連演21場!音樂劇《愛情神話》回歸舞台,解鎖了哪些亮點與玩法?

安福路上的人群熙熙攘攘,老白家的客廳里仍上演着飲食男女的糾纏曖昧……當上海這座城市的弄堂煙火與摩登精緻,伴着親切的滬語,在舞台上一一鋪陳開來,現實與戲劇的邊界彷彿消弭。

自5月2日起,煥新歸來的音樂劇《愛情神話》在美琪大戲院連演21場。觀眾們通過老白家的那扇窗,既能看見這座城市中多元而雜糅的市井風情,還能在音樂劇的舞台上,遇見爆笑到流淚的都市愛情故事,體驗限定款高跟鞋、網紅咖啡和手工蝴蝶酥帶來的小資情調。

靜安區供圖(下同)

打磨“上海味道”

去年10月,由同名電影改編的滬語音樂劇《愛情神話》在上海文化廣場成功首演,一連六場,熱度節節攀升,收穫良好口碑。歷經半年修改打磨後,音樂劇《愛情神話》在今年五一假期回歸舞台,最大的亮點莫過於一眾實力新卡的“入駐”。除了宗俊濤、王昊、趙毅劼等原班陣容,劉令飛、施哲明、劉浩冉等與上海有着不同淵源的音樂劇演員奉上了他們的滬語音樂劇首秀。更濃的噱頭在於,除了“嗲妹妹”黃齡再度領銜“格洛瑞亞”外,脫口秀演員王勉、滬劇演員徐祥也呈現了他們的跨界嘗試。

精細打磨後的音樂劇《愛情神話》“含滬量”也有了進一步提升。不僅新加入了不少上海籍的演員,那些不甘願被貼上“洋涇浜”標籤的非滬籍演員們也在滬語指導徐磊的幫助下,滬語發音純正了不少。部分台詞也更加貼合上海話的語境,得以更為精準、細膩地傳達出人物的情感起伏。

相比首輪演出,美琪大戲院的舞台和觀演空間都變得更加緊湊。為此,劇組調整了部分舞台調度,拉近“街道”之間的距離,更顯出市井生活的熱氣騰騰。在歌曲部分,主創團隊再次放大不同曲風的色彩對比,在爵士的基調上,踢踏、探戈、搖滾、流行相得益彰,從“香蔥茄子”和“鄉村騎士”的諧音梗,到貝多芬、肖邦、布魯克納和乖乖隆地咚的雅俗共賞,津津有味。

講好上海故事

作為一部從大銀幕搬上舞台的滬語音樂劇,音樂劇《愛情神話》既讓觀眾感到新鮮,又有着久別重逢之感。有觀眾評價說,“當演員在台上用上海話唱出第一句歌詞‘伊不會跑了伐?’時,音樂劇《愛情神話》就已經成功了”。

用“上海味道”講述“上海故事”,不止於“形”,更在於“精、氣、神”。音樂劇《愛情神話》摒棄了東方明珠、外灘這些公眾熟悉的上海符號,而是將目光轉移到安福路這樣的城市文化新地標,讓弄堂口的修鞋鋪和咖啡店各安一隅。風雅和市井,戲劇和生活,在這裡都成了“一牆之隔”;演員隨手拿起的咖啡、紅酒、蝴蝶酥,樂池裡即興響起的爵士小提琴,讓人分不清是表演設計還是真實生活。舞台上旋轉的布景,集合的不僅是城市的不同立面,也是上海這座海派城的兼容並蓄的文化樣貌。

同電影的線性敘事不同,音樂劇《愛情神話》側重於點和面的挖掘展示,將人物的內心矛盾糾葛和現實的陰差陽錯,毫無遮掩地暴露在觀眾的面前。無論是眾人在餐桌前的句句調侃,還是老白的愛在心口難開,各懷己見卻又彼此尊重,步步為營也留有退路,都將“君子和而不同”,這個海派文化的最典型基因進行了淋漓盡致的闡釋。

解鎖創新玩法

隨着新一輪音樂劇《愛情神話》大幕的開啟,更多的創新玩法也被一一解鎖。細心的觀眾可能已經發現,演出中老白多次提到他個人的“白辛苦,不辛苦”音樂會的地點選在港匯恆隆廣場。事實上,這不是一句台詞,而將是一場真正的音樂會——5月19日下午3時,劇中主演將亮相港匯恆隆廣場,為遊客帶來一場精心編排的音樂會。此外,劇組還將亮相“五五購物節”的全球大直播,向海內外觀眾推介音樂劇《愛情神話》這出濃縮着上海文化圖景的都市大戲。

在文商旅的融合實踐中,音樂劇《愛情神話》找到了戲劇作品與商業品牌、熱門商圈之間的最大公約數,從打造城市文化創新樣本的站位出發,跑好文商旅的融合發展的第一棒,助力推動城市消費的擴圈提頻。

來上海走一走,玩一玩,這座城市有着數不清的“打開方式”,但看一次音樂劇《愛情神話》,早已列在了很多遊客的心愿清單之上。

新民晚報見習記者 陳佳琳 通訊員 邢蓓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