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抱“民主”,換不來保護傘,特朗普告訴台灣:想要保護得加錢

美國區分敵友,不看制度只看利益

特朗普暗示:台灣想要保護就得加錢

被榨乾價值的台灣,終將被美國拋棄

擁抱“民主”,也換不來美國的保護傘

天底下沒有免費的午餐,資本主義那裡更沒有。西方一邊向全世界推銷“自由民主”那一套價值觀,一邊以所謂的“自由民主”干涉他國內政,彷彿擁抱了所謂的“自由民主”就是一家人了,拒絕“自由民主”就是西方的敵人。

而盤踞在島上的“台獨”勢力,自知僅憑自己的實力,根本無法與大陸抗衡,因此他們將“謀獨”的希望寄托在了美國身上,指望到了關鍵時刻,美國大兵能夠“神兵天降”,保自己苟延殘喘。

為此,“台獨”勢力一直將自己標榜為“民主衛士”,想要以此來拉近“民主聯盟”的關係,妄圖得到美國的庇佑。“台獨”勢力多年來一直想要在國際上宣傳一個概念:自己就是“民主堡壘”,若中國實現統一,就等於“民主堡壘”被攻破,所以西方民主國家應該“出兵保台”。這就等於將原本屬於中國內政的問題,演變為了陣營之間的對抗問題。“台獨”勢力想要以擁抱民主的方式,為自己換來保護傘。

然而只是擁抱民主,就一定能得到美國的保護嗎?前幾年的納卡軍事衝突可是歷歷在目,積極升級與美國關係的亞美尼亞,在納卡地區節節敗退的時候,美國可一直沒有伸出援手,只是不痛不癢的發出了幾句譴責阿塞拜疆的話。

塞爾維亞明明是一個民主國家,卻依然遭到西方的分裂,平時喊着“自由民主”的美國,公然支持科索沃地區獨立。塞爾維亞議會大選結果出爐,武契奇所在的黨派聯盟獲得大勝,整個選舉過程完全是在民主模式下進行的,然而美國卻站出來對塞爾維亞選舉結果指手畫腳,指責選舉過程存在不公正的情況。

僅僅擁抱自由民主,並不能換來美國的認同,比如武契奇這種民主制度下選出來的總統,但是他領導下的塞爾維亞親俄親華,那在美國眼中就算不得“民主大家庭”的一員了。

但是只要你夠親美,哪怕國家體制不那麼民主,依然能當美國的盟友。比如小馬科斯的父親,如果按照西方的評判標準,老馬科斯治理下的菲律賓屬於標準的反民主國家了,但是老馬科斯足夠親美,所以能夠在菲律賓當十幾年的“土皇帝”,被政變趕下台後依然能跑到美國得到政治庇護。

被西方口誅筆伐的薩達姆,早年也是美國在中東地區扶持的盟友,美國前總統老布什與薩達姆的私交甚厚,當年薩達姆在伊拉克搞種族滅絕,美國知道的一清二楚,但是依然在兩伊戰爭期間暗中支持伊拉克。若不是薩達姆後來的行為太過作死,觸犯了美國的石油利益,也不會被美國人送上絞刑架。

至於沙特這種君子專制體制國家,哪怕是犯下“卡舒吉事件”這樣天怒人怨的大案,依然能被美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曾經揚言要讓沙特變成“賤民國家”的拜登,當上總統後卻立即換了一副臉面,厚着臉皮跑去訪問沙特。

而莫迪領導下的印度,被美國政府譽為“最大的民主國家”,可莫迪在成為印度總理之前,就曾因為殘害穆斯林被歐美稱為“古吉拉特屠夫”。如今卻搖身一變,成為了美國政府的貴賓,訪美期間受到一眾美國政客的追捧。

所以說,美國區分敵友,從來不看政治制度,而是看利益。只要你能給美國帶來利益,哪怕你是暴君、屠夫,依然能成為美國的朋友;但倘若你親俄親華,哪怕你是民主國家,依然會遭到美國的報復,因為美國掌握着“自由民主”的最終解釋權,美國說你不民主,你就是不民主。

特朗普告訴台灣:想要保護得加錢

所以“民主衛士”的頭銜並不是“台獨”分子的保護傘,至少在特朗普眼裡,美國沒義務“保台”。4月30日,美國《時代周刊》刊登了對前總統特朗普的專訪內容,特朗普表示:如果美國在歐洲或亞洲的盟友被攻擊,如果不付賬,就無法得到美國的保護。自己當選後,會把盟友劃分為“付出夠多防衛預算”以及“防衛預算不足”的兩派,對於後者,他將坐視不管。而在台灣問題上,特朗普拒絕說明是否會“出兵保台”。

特朗普向台灣所傳遞的信息就是:如果不給錢,那就別指望得到美國的保護。美國這個國家的行事風格向來都是以利益為先,美國干涉台灣問題是因為“台獨”勢力自封的“民主衛士”頭銜嗎?如果真是這樣,美國當年壓根就不會與台當局斷交,更不會堅持“一個中國”政策。

在美國擁有絕對軍事實力優勢的情況下,他們自然樂意使用武力干涉台灣問題,畢竟美國也不願看到海峽兩岸完成統一,讓美國的第一島鏈土崩瓦解。美國願意“出兵保台”,是因為收益遠大於風險,在美國僅需出動2艘航空母艦就能左右戰局的情況下,美國政府的確擁有“出兵保台”的意願。哪怕台當局沒有“民主衛士”的頭銜,個個比當年的國民政府還腐朽不堪,美國政府依然還是會救。

保颱風險增加,美國提高“保費”

可今時不同往日了,中美之間的軍事實力差距早已不像1996年那樣懸殊了,中國甚至已經具備了在第一島鏈跟亞太美軍正面抗衡的實力。這也就意味着美國武力干涉台灣問題的風險提高了,風險提高了,那“保費”自然要增加了,美國這個資本主義國家當然明白這最基本的保險業務。

於是美國現在開始向台當局索要好處了,前總統特朗普的話已經說的足夠露骨,人家不管你是什麼“民主衛士”,想獲得庇護就要交更多的保護費,否則美國大兵憑啥要為幾千英里之外的一座島去拚命?

而拜登雖然沒有把話挑明,甚至揚言美國會“出兵保台”,看似是在守衛“民主堡壘”,其實這一切的背後是台當局一直在不停的給拜登政府交保護費,兩者的交易早就開始了。比如拜登上台後,台當局聽從了美國為其量身定製的“豪豬戰略”,準備打一場不對稱戰爭,大量採購美國許多淘汰下來的武器,充當美國的二手武器回收站。

又比如拜登上台的當月,台當局正式開放了對美國“萊豬肉”的進口,以犧牲台灣民眾健康的方式討好美國政府。

此後,台積電也開始了向美國轉移生產線以及技術人員的工程,成為了拜登重振美國製造業的“貢品”。台積電過去一直被台當局視為“護島神山”,只要有台積電在,美國為了防止中國獲得先進的半導體技術,就會盡全力的“保台”。

而現在拜登政府卻開始了對台積電的大抽血,一是藉機壯大本國的製造業,另一點恐怕就是為將來的“棄台”做準備,等到台積電失去了利用價值,美國政府就可以在利益最大化的情況下拋棄台灣了。

在拜登執政的這幾年時間裡,美國從台灣那裡獲得了價值不菲的好處,且台灣的血庫還未被吸干,因此拜登政府自然願意繼續“保台”了。

然而這就讓特朗普很眼紅了,眼看拜登政府不停的在台灣身上割肉,那特朗普自然就更不客氣了,現在還沒當上總統就提前放出風聲:等我上台後,台當局若想繼續得到保護,那就要交納更多的保護費。

特朗普不會管你是不是“民主衛士”,就連靈山腳下佛祖地盤都有人收香火錢,台灣想得到民主陣營的保護,那就更應該出點血了。

所謂的民主制度,是為了更好的控制你,而不是你反過來索要保護的籌碼。台當局這幾年給拜登政府上供的“好處費”,特朗普可是一筆筆都記在心裡,等到他執掌白宮了,台灣前幾年的好處費就算白交了,又要重新開始上供。至於美國的“保台承諾”?不好意思,那是拜登的承諾,特朗普這個擅長撕毀協議的美國總統,才不會被上任的承諾給綁架,不給錢憑啥保護台灣?

而這也是美國對中國實施打壓的原因,並不是因為中國不擁抱“民主陣營”而遭到了美國的打壓,而是打壓中國會給美國帶來戰略利益,所以美國才會打壓中國。哪怕現在中國擁抱了民主陣營,只要中國對美國的威脅依然存在,美國就不會停手。上世紀90年代的俄羅斯為了融入西方,總統葉利欽親自跑到美國“納投名狀”,甚至主動表態願意加入北約,結果換來的只有克林頓的嘲笑。

而“台獨”分子能夠獲得美國的支持,也並不是他們擁抱了所謂的“民主”,而是維持台灣海峽“一中一台”的局面,對美國有利。阿塞拜疆使用武力佔領納卡的時候,也沒見美國站出來反對使用武力改變現狀,美國政府也沒有威脅出兵保衛“納卡共和國”。

烏克蘭軍隊試圖使用武力奪回東武的時候,也沒見美國站出來呼籲用和平的方式解決問題。美國政府支持或者反對一個地區的分裂,從來不會看是否民主,而是完全從利益角度出發,對自己有利就支持,對自己有害就反對。

在美國對中國發起科技封鎖的當下,他們最不想看到的是台灣發達的半導體產業,會因為統一而為中華民族所用。所以他們一邊扶持“台獨”勢力,一邊喊着反對使用武力改變台海現狀。美國政府現在想達到的目的就是拖,拖到美國將台灣大部分價值榨乾、拖到台灣回歸對中國帶來的科技增益不再明顯。等到那個時候,中國的軍事實力也足以輕鬆突破島鏈了,台灣作為第一島鏈核心的戰略價值,也將大打折扣,美國就可以視情況將其拋棄了。

而現在,台灣若還想繼續獲得美國的保護,打“民主感情牌”是無效的,只能乖乖配合美國政府,將大把的好處送到白宮。等到美國新一屆政府上台,台灣又要重複一遍被“勒索”的過程,周而復始,直至有一天變成美國政府眼中的“雞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