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五一檔動作大片《維和防暴隊》舉辦北京首映禮,監製劉偉強,導演李達超,演員黃景瑜、王一博、鍾楚曦、趙華為等現場與媒體暢聊拍攝幕後趣事。
導演李達超:用“真實”致敬中國維和警察
說起電影的創作由頭,導演李達超說,在2008年,因看到中國維和警察犧牲的紀錄片頗受打動,在心中埋下了“拍一部維和警察電影”的種子。“08年看到紀錄片,在外犧牲的警察,給我深深的感觸,埋下了這個種子。接了這個項目,“我採訪了很多人,記錄了很多事,然後找到老搭檔劉偉強想要做這部電影。”作為監製的劉偉強表示:“中國維和警察是最接近死亡的人,他們用身體換來和平,值得我們去歌頌。我們用心去拍,讓觀眾知道維和警察到底是怎樣的。”
電影中從頭打到尾的追車爆破、刺激肉搏、重火力槍戰等高燃動作場面讓當天觀影的媒體記者直呼“刺激過癮”。李達超導演分享了影片對於真實性的追求。片中最大化還原了維和任務區實景,高溫酷暑、環境惡劣、部落衝突、罪案高發等特徵都在片中有所展現,而大到裝甲車、小到演員們的頭盔、槍彈、防彈衣、警務腰帶,都是1:1 還原。在籌備過程中,主創們也和許多原維和警察進行了深入地交流,只為將中國維和警察的精神風貌傳遞給觀眾,讓這個很少出現在聚光燈下的群體,被更多人知道。李達超感慨道:“我們中國在過去也經歷了戰亂,靠自己慢慢站起來。我們國家強大後,就有大國擔當,這就是中國維和的力量。他們用身體給我們和平,他們值得我們歌頌,我們用電影支持他們。”
黃景瑜:新的警種又增加了
出道8年,在各類影視劇中扮演數十種警種,被稱為內地影視圈“警察”的黃景瑜,又多了一個“新身份”——中國維和警察。從特種兵、刑警、緝毒警察、陸軍再到此次出演的維和警察,黃景瑜直言很光榮:“我這幾年拍攝的影視作品中,警察的角色佔比比較大。在一定程度上很能理解警察在外執行任務不能歸家,或者執行保密任務時的心境。正是這些感覺,讓我對各個警種、警察更加尊敬、尊重。希望通過這次的表演,能向更多人傳遞出警察的可愛之處,也能讓更多人了解維和警察這個警種。”在片中飾演隊長的余衛東,黃景瑜認為這是個“臉冷心暖”的反差型角色。不擅長表達情感的隊長,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擋在隊員的面前。“他很護犢子。”黃景瑜用東北話說。
因維和警察需堅守“最低限度使用武力”的原則,在拍攝廣場暴亂戲的時候,黃景瑜不僅要被“棍棒”打,還要全身塗滿防火膠摔進火里,這也讓他對真實經歷這一切的維和警察敬意倍增。“‘這麼大規模’挨揍我也是第一次經歷。”片中數場爆破戲,黃景瑜仍記憶猶新:“很真實、很燙!”他回憶到,導演為呈現更逼真的效果,用了“足量”的炸藥,讓現場更真實,“雖然很燙很怕,但是導演給我們最真實的體驗,演員都給出了最真實的反應。”
導演自爆選角標準:王一博能跑、鍾楚曦語言很好
片中,王一博飾演的楊震從一開始的“刺頭”變成一名獨當一面的狙擊手,楊震經歷了從一個人融入一群人的過程。導演李達超直言,王一博在片中戲份多數在“跑”。對於這次的拍攝體驗,王一博的關鍵詞是“新鮮”,從裝甲車裡360度連續翻滾、到身臨其境地近距離大爆炸、再到第一次嘗試自己拍攝主觀鏡頭,都讓他覺得刺激又過癮。
該片拍攝於2019年,拍攝前,王一博不斷為角色增肌,曬太陽,讓自己看起來更“粗糙”一點。“這是我拍攝的第一部電影,對於當時的我動作戲難度比較大。導演設計比較困難,盡量地去完成這些動作戲。”他回憶,在拍攝一場從屋檐“盪”到平台的戲份時,因導演拍攝的是長鏡頭,無法設置保護墊,他只能死死握住繩子,“不然就要掉下去了,那就是真實的,感覺緊張又刺激。”
鍾楚曦在片中飾演的聯絡官丁慧,是一個既溫柔易親近、又堅韌勇敢的角色,在片中她一次次不計自己的安危、去保護異國他鄉的小朋友。鍾楚曦說,中國維和女警察和志虹的一句話深埋在她心中:“於大千世界,我也許只是一根羽毛,但我也要以羽毛的方式,承載和平的心愿。”正是這句話,讓她“投入”到角色中。為了塑造好丁慧這個角色,鍾楚曦從零開始學習法語。導演表示:“她的語言能力很好。”拍攝期間鍾楚曦將法語老師的發音錄下來,反覆練習。在片場,她更是能熟練地在普通話、粵語、英語、法語4個語種之間切換自如。“拍攝期間最怕的就是現場改詞,那我得馬上重新學法語。”鍾楚曦笑說。
值得一提的是,杜一帆的飾演者是貴州籍演員趙華為。在片中,杜一帆要駕駛裝甲車,還要躲避敵人鋪天蓋地的火力壓制,將全車人的安危繫於一身。他說:“在電影中開車不用擔心,可以橫衝直撞,因為我是看劉偉強老師拍攝的《頭文字d》長大的。”有幸出演維和警察,也讓趙華為倍感榮幸。
電影《維和防暴隊》於5月1日全國上映。
貴陽日報融媒體記者 杜立
編輯:田原丨審核:胡亞妮丨簽發: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