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和防暴隊》熱映 導演李達超:用真實致敬中國維和警察

作為金像獎“最佳動作設計”頭銜的獲得者,李達超在執導《維和防暴隊》時的宗旨,竟然是“能不打的時候,就不打,用文戲來解決。” 五一檔電影《維和防暴隊》正在熱映,李達超近日在接受北京青年報記者專訪時表示,這部商業大片不僅演繹了中國維和警察的英勇傳奇,更是在展示人性中默默流淌的無私溫情,“武戲是為深刻的人文元素服務的,人性才是電影的核心”。

取材真實事件  1:1還原場景

《維和防暴隊》是中國首部海外維和題材商業大片,由曾經參與過《黑客帝國》的動作設計、《十月圍城》獲得金像獎最佳武指的李達超執導,劉偉強監製,匯聚了黃景瑜、王一博、鍾楚曦、歐豪等主演,為觀眾呈現了一場驚心動魄的維和之旅。影片講述了余衛東、楊震、丁慧、周家軒等維和警察在異國他鄉執行維和任務,解救人質、保護當地民眾的故事。

李達超告訴記者,自己在2010年被一則新聞深深觸動,“新聞講述的是中國維和警察在執行任務中犧牲,他們的遺體被莊重地運回國內,長安街上的警察肅立敬禮。”這一幕成為了李達超心中不可磨滅的記憶,也成為激發他拍攝《維和防暴隊》的靈感,“我由此採訪了很多人,記錄了很多事,然後找到老搭檔劉偉強想要做這部電影。”

李達超想要通過這部影片傳遞的信念是“沒有和平的年代,只有和平的國家"。他說:“中國也曾歷經戰亂,但是在國家強大之後,中國願意承擔起大國的責任,為世界和平貢獻力量。當別人需要幫助時,中國無私地伸出援手,這正是維和行動的意義所在。”據了解,自2000年以來,中國先後派遣維和警察近2700人次,為飽受戰亂之苦的人們帶去和平與安寧,為世界的和平與穩定作出了巨大貢獻。

由於此前中國電影市場上並沒有這類題材的商業片,戴着藍色貝雷帽的維和警察群體也鮮少出現在聚光燈下,李達超導演和他的團隊面臨了巨大的挑戰,“我們需要從零開始,進行大量的原創工作,包括劇本創作、場景設計等。“最終,片中所有場景均按照維和任務區實際情況全景搭建,做到了1:1真實還原,將破敗不堪的樓宇、殘屍遍地的泥路、逼仄髒亂的貧民窟、海邊獨有的高腳屋等等場景悉數構建,而片中規模最大的場景馬納夫廣場,則耗時200餘天搭建完成。影片在內容上也取材中國維和警察真實的海外維和任務,並邀請原維和警察為電影內容和演員表演全程把關。李達超導演表示,希望用“真實”來致敬中國維和警察們。

幾位演員表現優秀  與角色契合度高

《維和防暴隊》中,幾位主演將維和警察們直面炮火,無畏無懼的颯爽英姿展露無遺,他們恪守着“最低限度使用武力”的原則,用智慧和勇氣化解危機,用血肉之軀築起了一道藍色的生命防線。李達超表示,現實中,中國維和警察的挑選可謂是百里挑一的精英,在影片中,幾位主演也都軍姿筆挺,在拍攝前經歷了嚴格的訓練,要跑步、打球、練習戰術,並且與角色的性格有契合之處,在群像中帶有各自的鮮明個性。

李達超說:“影片中,黃景瑜飾演隊長余衛東,他出身於軍人家庭,出演過多部軍警題材影視作品,可謂是‘內娛特種兵’,無論外形的硬朗還是性格的沉穩自信,都符合隊長一職。王一博演這部電影時,是他第一次主演電影,他有很多潛質,在影片中他扮演楊震,這個角色帶有一種‘成長性’,從一個單兵作戰能力很強的戰士,最後融入到整個團隊之中。王一博非常努力,在開拍前不斷為角色增肌、曬太陽,影片中也可以看到他的力量感,而且王一博的身體協調性很棒。”

此外,鍾楚曦扮演的丁慧是一位聯絡官,為了演好這個角色,鍾楚曦在開拍前就從零學習法語,她很有語言天賦,將法語老師的發音錄下來,反覆練習。而我與歐豪已經合作了很多次,他飾演的小隊長周家軒有一直內斂的沉着,影片中他通過英文對白展現了維和警察的精神,是非常重要的角色。“

讓李達超感到驚喜的是,影片拍攝時,演員們經常會有即興的發揮,”比如,黃景瑜的巴西柔術非常厲害,在拍攝他跟一個很壯的演員打鬥的時候,他就使了出來,非常適合那個情景。而王一博在拍攝與戰友掰手腕時,互相調侃開玩笑的對白,也是劇本上沒有的,他們玩玩鬧鬧地就說出來了。“ 

在武戲中有深刻的文戲元素 人性才是核心

《維和防暴隊》不僅從頭打到尾,更是從頭炸到尾,讓觀眾感受到酣暢勁爽的銀幕體驗,其中的重火力槍戰、追車爆炸、刺激肉搏等高燃鏡頭都是實拍完成的。李達超表示,為了保證爆破戲份的安全性和觀賞性,重頭戲都需要提前至少幾個星期準備,”演員們早就熟悉了路線與走位“,他表示,合作的動作團隊已經有二十多年共同奮戰的經驗了,”一切都非常順利,遊刃有餘,我們絕對不會拿演員的安全冒險”。

而李達超與《維和防暴隊》的監製劉偉強也是幾十年的老搭檔了,兩人一起合作了《中國機長》等十幾部電影,談起劉偉強對於自己的支持,他說:”他支持我的一切決定,給予我極大的支持和信任,我們的默契為影片的成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儘管《維和防暴隊》中不乏生死一線的血脈沸騰,但是,李達超表示,自己並不是要刻意凸顯動作或者場面,而是在武戲中也有深刻的文戲元素,“這部電影,我們在情感上深入挖掘,讓觀眾在視覺和心靈上都得到多重衝擊,我希望展現的是人性的高度,人性才是影片的核心。”

武指出身的李達超也並沒有把自己未來的創作拘泥在動作、戰爭題材,他表示,自己二十多年前就已經開始導演工作,並不會局限於某一類型的影片,“我也拍過很多文藝片、劇情片、甚至女性題材。目前我的下一步作品已經在籌備之中。”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肖揚

編輯/弓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