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大姚:桑葉青青 繞絲成“金”

尹馨

春日裡,雲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縣石羊鎮的萬畝桑海連綿起伏,蠶農們正在搶抓農時採桑葉、剪桑條、除雜草……

石羊鎮有着悠久的蠶桑種、養歷史,是雲南省重要的優質蠶繭基地。近年來,“基層黨組織+公司+基地+農戶”的發展新模式,促進石羊鎮蠶桑產業蓬勃發展,不少村民嘗到了增收致富的甜頭。

大姚縣石羊鎮大中村委會的萬畝桑園。石羊鎮農業農村服務中心供圖

石羊鎮柳樹塘村委會磨石江小組的村民趙芳忙碌了一天,把採摘的幾大筐桑葉搬上三輪摩托。趙芳種桑養蠶已經30多年,有8畝桑園,當前春蠶長到了第三期,一家老小都忙碌起來。

“家裡的3間老房子全部騰出來作為蠶室,為了方便運送桑葉,又將家門口的200多米土路整修拓寬。”趙芳細細算着這些年種桑養蠶的“投入產出比”,“去年養蠶的毛收入有8萬多元,今年市場前景好,我又開始培育蠶種,希望明年能擴大養殖規模。”

在柳樹塘村,大多數農戶都以蠶桑為主要經濟來源。“今年乾旱特別嚴重,對桑葉影響較大,一些桑園較少的散戶面臨桑葉不夠用的情況。”柳樹塘村黨支部副書記張高說。為此,鎮農業農村服務中心的蠶桑技術人員到戶進行技術指導,為蠶農解決引水澆灌、中耕管理、病蟲害防治等問題。目前,柳樹塘村委會種植桑樹面積2480畝,每年能產蠶卷120噸,產值近700萬元。

大姚縣石羊鎮大中村委會的萬畝桑園。石羊鎮農業農村服務中心供圖

石羊鎮先後投資502萬元開展蠶桑標準化示範園、小蠶共育中心、儲桑室建設,建成以石羊南河片區為核心,西河片區及清河、郭家為補充的蠶桑產業經濟帶。鎮黨委、政府每年研究出台蠶桑生產意見,落實從蠶種改良到優繭收購的扶持補貼資金,積極應對蠶桑產業發展過程中遇到的種種問題。

“包括落實管桑四項關鍵措施和養蠶三項核心技術,推廣省力化養蠶器械和桑園綠色防控技術。”石羊鎮黨委副書記、鎮長趙志紅介紹,目前,白石谷、柳樹塘、大中村實施了2400畝蠶桑集中綠色防控示範樣板項目,桑園綠色生態防控示範在省內走在前列。

2023年,石羊鎮桑園種植面積1.37萬畝,養蠶農戶1685戶,產繭1197.5噸,全年蠶桑產值達8167.62萬元。2023年7月,石羊鎮被雲南省農業農村廳認定為全省蠶桑“一村一品”專業鎮、4個村委會被認定為蠶桑“一村一品”專業村。

村民開三輪摩託運送採摘的桑葉。人民網 尹馨攝

石羊鎮只是大姚縣蠶桑產業發展壯大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大姚縣把蠶桑產業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建成高標準桑園8.9萬畝,養蠶農戶戶均收入2.2萬元以上,蠶桑已成為大姚縣特色產業之一。

產業要發展,光是“種出來”可不行,還要“賣出去”。在收購環節,大姚縣與楚雄大洋繭絲綢公司建立長期的“產供銷”合作關係,整合“小散亂”的市場,保持蠶繭價格穩定;在加工環節,引入浙江企業進行絲織品加工,形成“桑、蠶、繭、絲”一條龍的完整產業鏈。

工人在雲南七彩絲綢有限公司的車間里忙碌。人民網 尹馨攝

雲南七彩絲綢有限公司是楚雄州唯一的桑蠶絲面料深加工企業,公司年產200萬米桑蠶絲面料,產品主要銷往廣州、深圳、上海、杭州、蘇州等地。

“大姚縣發展蠶桑產業的基礎較好,蠶絲質量也較高,產業鏈上需要補足深加工環節。”雲南七彩絲綢有限公司董事長朱葉坤說,公司每年需要1500噸農副產品鮮繭原料,發揮龍頭企業輻射帶動作用,有效促進了大姚及楚雄州蠶桑產業的發展和群眾增收致富。

工人正在操作無梭劍桿織機。人民網 尹馨攝

如今,大姚縣正積極探索蠶桑產業發展新思路,開發桑芽茶、桑葚干、桑果酒等特色旅遊商品,“游桑園、採桑果、品桑宴、飲桑酒”的農桑旅遊體驗項目成為農旅融合發展新模式的有力抓手,蠶桑產業綜合收益穩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