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多家媒體為肅寧烈士尋親”後續:雪村戰鬥背後的肅寧紅色故事

“為肅寧無名烈士尋親”全國媒體聯合報道組

縱覽新聞記者 李見

在河北省肅寧縣窩北鎮,有一個普通的小村莊,坐落於鹽鹼地之上。每逢春季,鹽鹼上升,白如積雪,故得名雪村。

如此詩意的名字,每每被人提起,卻總是關聯着一場悲壯的戰鬥。1942年5月1日,侵華日軍對八路軍冀中地區發起慘絕人寰的“大掃蕩”,冀中軍區八分區司令員常德善、政委王遠音率部隊在冀中轉戰,伺機殲滅敵人。6月8日,侵華日軍向肅寧縣雪村展開猛攻。突圍中,因寡不敵眾,千餘名八路軍指戰員壯烈犧牲,常德善、王遠音以身殉國。

這就是“雪村突圍戰”,也是近日來令無數網友淚目的“82年前懷抱女子照片的烈士”犧牲的戰鬥。4月30日上午,縱覽新聞記者趕到肅寧縣窩北鎮,探尋82年前這場戰鬥背後的故事。

“說是雪村戰鬥,其實我們窩北村距離戰場也就是烈士們的犧牲地更近。戰鬥結束後,當時窩北村黨的負責人尹殿臣和村裡的第一位黨員李體正組織村民們用閑置的炕席安葬犧牲的烈士,甚至把炕上鋪着的席子都揭了下來。”76歲的窩北鎮窩北村退休幹部王繼政說,他對雪村戰鬥的歷史資料進行過認真整理,結合權威歷史資料和村裡前輩的講述,語氣沉痛地向記者還原了當時的情景:“開始是一張炕席裹一位烈士遺體,後來用半張,最後只能在坑底部鋪一張炕席,上面並排安放好幾位烈士遺體,就這樣全村的炕席都不夠用。”

村裡老輩們說過的一個細節,令王繼政記憶猶新:“有一位負傷的戰士藏在了村北邊的麥地里,一位村民路過恰好看到他,當時那位戰士正在吃青杏充饑。村民趕緊安排戰士去麥地里的小屋躲起來,還從家裡拿出乾糧和水給他。”上世紀80年代,這名戰士還曾回到肅寧尋找當年幫助過他的那個村民,可惜沒有找到。

王繼政向記者講述雪村戰鬥的故事。縱覽新聞記者 王思寧/攝

當地百姓從未忘記先烈們的英雄事迹。安葬完烈士後,每逢清明,都有村民自發前去祭奠。從上世紀50年代起,附近的學校更是每年組織學生對烈士墓進行祭掃,還會邀請尹殿臣和李體正等老黨員講八路軍和雪村戰鬥的故事。

“當時八路軍生活條件非常艱苦,吃的東西都在隨身袋子里,都是栗面火燒、棒子麵窩窩等粗糧。即便這樣,大家也堅持跟日本侵略者戰鬥到底,沒有一個人投降。我們永遠懷念他們!”王繼政激動地說。

今年是肅寧解放80周年,對本地紅色文化研究多年的肅寧縣文體廣電和旅遊局局長袁樹凱向記者講述了肅寧這片土地上發生過的可歌可泣的故事。

“肅寧1944年9月30日解放,是冀中地區第一個全境解放的縣。說起肅寧解放戰鬥,頗具傳奇色彩。”袁樹凱介紹。當時,參與肅寧解放戰鬥的群眾和民兵是正規部隊的兩倍多。“當時正值闔家團圓的中秋前夕,晉察冀軍區冀中第九分區三十四區隊兩個連,會同縣區武裝組成攻城部隊,冒着敵人的槍林彈雨一舉攻克了肅寧城。”袁樹凱說,老百姓的熱情非常高,對八路軍像親人一樣。

“鼓聲”,是肅寧解放戰鬥的另一個傳奇因素。“肅寧百姓自古有敲鼓的傳統,只要有大事就敲鼓。戰鬥打響後,當地群眾自發從家中抬出了108面大鼓,將肅寧縣城圍了起來,給戰士們敲鼓助威。戰鬥持續了19個小時,鼓聲也持續了19個小時。油畫《擂鼓克肅寧》表現的就是這個事。”袁樹凱邊說邊拿出手機給記者展示這幅畫。

袁樹凱回憶,當年解放肅寧的指揮員之一的楊棟樑曾說,“戰士們聽着鼓聲,士氣大振,都敢迎着子彈往前沖。老百姓在後邊看着我們呢,咱不能讓老百姓失望!”

這咚咚的鼓聲,是軍民合作、同仇敵愾的佳音,被作家魏巍寫入其長篇小說《火鳳凰》第三卷四十九章“文旗隨戰鼓”中。

圖為16集文獻紀錄片《平原豐碑》。肅寧縣文體廣電和旅遊局/供圖

肅寧縣有關部門從2014年開始籌拍16集文獻紀錄片《平原豐碑》,4年時間行程兩萬公里,採訪了200多位在肅寧戰鬥過的同志和他們的家屬,片子作為黨史教育的重要內容在全縣推廣。同時,有關部門在肅寧縣烈士陵園建立了烈士紀念展館,黨史辦還牽頭出版了系列書籍。

“接下來,我們會利用這一次雪村戰鬥烈士墓遷移出土的文物,挖掘背後的紅色故事,做好先烈們英雄事迹的宣傳工作。”袁樹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