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一九四四》反轉不斷熱度上漲 秦昊分飾雙角傳遞信仰力量

高能暗鬥諜戰劇《哈爾濱一九四四》正在愛奇藝、東方衛視、江蘇衛視、北京衛視同步熱播中。播出以來,《哈爾濱一九四四》憑藉環環相扣的劇情鋪設、目不暇接的智斗博弈、鮮活生動的群像描摹和細密綿長的立意輸出,呈現出不錯的大劇品相,熱度一路走高的同時,亦引發了觀眾多角度的熱烈討論和深層次的精神共鳴。

多重看點呈現暗涌諜戰 強共鳴點燃觀劇熱情

年代諜戰劇作為經典影視題材,向來擁有不俗的號召力。《哈爾濱一九四四》播出以來,吸引了全年齡層受眾觀劇,無論是傳統電視機受眾,還是偏好在視頻網站觀劇的年輕觀眾,都對劇集表現出很高的關注和討論慾望。劇集開播24小時愛奇藝熱度破8500,刷新2024年愛奇藝熱度最快破8500紀錄,目前熱度已突破9085。

開播以來,#哈爾濱一九四四 小人物群像# #哈爾濱一九四四好多伏筆# 等多個話題詞輪番登上熱搜,不少觀眾表示“劇情緊湊,帶感過癮刺激”“畫面有質感”,認為劇集有一種“別樣風格的時代真實”“能夠讓人在觀看中了解歷史和歷史帶來的思考”。

同時,主創在製作上的用心,也為劇集加持帶來多方位品質亮點。《哈爾濱一九四四》在美術、置景、造型等多方面精益求精,劇中既有等級分明的警察廳,也有哈爾濱街巷中的煙火氣,以立體的場景描摹為觀眾呈現了復古風格的年代美學,而回憶片段的黑白抽幀鏡頭則在區隔故事發生時間的同時,讓劇集呈現出更值得細品的電影質感。無論是根據收集到的資料一比一復刻的老報紙,還是真實再現歷史細節的窗戶上的米字形膠帶,以及“吃大米都要分三六九等的地方”等台詞深意、宋卓武偽裝成日本軍官時吃着飯糰來證明自己身份等劇情細節,則讓觀眾得以透過歷史的罅隙一窺屬於那個特殊時代的真實與殘酷。

極限鬥智打造反轉,多懸念收割期待

《哈爾濱一九四四》開播以來,不僅收穫了大量來自觀眾的討論,亦收穫了不少來自主流權威媒體的積極評價。人民日報客戶端認為“在三重維度構建下,《哈爾濱一九四四》探索着一條獨特的諜戰題材表達之路,並在其中觸摸時代紋路和歷史脊樑。劇集聚焦的是紛亂時代下,一群熱血滾燙的小人物,於暗流涌動中矢志不渝踐行信仰,而其中所呈現出來的家國情懷與個人價值追求,與觀眾產生了深層次的情感共鳴。”光明日報則發文表示“《哈爾濱一九四四》以群像塑造構建豐富感知,從歷史敘事中產生具象思考,從而能讓觀眾在觀照當下的同時有所感悟,為年代題材注入了更具共鳴感的現實內核。”中國新聞社點贊“劇集基於人物的底層行為邏輯和所處立場,讓其關係隨着情節延伸、彼此交織並互相影響,自然而然地構建起密密匝匝的群像脈絡,構成了一幅層次豐富且頗具厚度的人性畫卷。”中國青年報則認可劇集“以歷史時空為幕,刻畫鮮活革命人物形象,在暗流涌動的局勢之下彰顯複雜人性。”

就諜戰劇這一經典題材來說,往往會通過跌宕起伏的情節和緊張刺激的懸念鋪陳吸引觀眾的視線,讓觀眾能夠跟隨劇中主角的視角從危險的漩渦中全身而退,從而收穫酣暢淋漓的觀劇體驗。《哈爾濱一九四四》同樣在這方面下足了功夫,通過對“劇情鉤子”的精巧鋪設和多重反轉的不斷拋出,在諸多並進的故事線和草蛇灰線的伏筆設置中穿針引線,步步推進劇情走向高潮。劇中,宋卓文、宋卓武兩兄弟固然可以利用雙生身份,一明一暗配合完成任務,但也要同時計算好精確的“時間差”,在“人均八百個心眼子”的“虎狼窩”特務科眾人面前滴水不漏,並在博弈中利用複雜的人際關係讓對方彼此制衡,極限拉扯的反轉力和巧妙破局的情節點,讓觀眾欲罷不能。

群像探究人性底色 深立意輸出信仰力量

不難看出,《哈爾濱一九四四》通過一個個立體化的人物設定和精準刻畫,勾勒出一幅張力十足的群像圖譜,並遵循人物各異的立場和其底層行為邏輯,隨劇情的發展構建出精巧的人物關係網。同時,劇集並未忽視對配角的塑造,劇中諸多角色都有血有肉、讓人印象深刻,

同時,極具張力的群像圖譜之下,是對複雜幽微人性的深刻洞察,劇中每個人的選擇都立足於自身的人性底色之上。而在對時代眾生相的描刻過程中,劇集想要表達的核心立意呼之欲出。《哈爾濱一九四四》通過細節的堆疊和故事的鋪陳,呈現屬於1944年的哈爾濱的時代全景內容,以歷史縫隙中獨一無二的一筆展現了更多屬於時代的本真。劇集將背景置於抗戰勝利前夕的哈爾濱,日方勢力行將就木、日落西山,但也開始了前所未有的瘋狂反撲,一句“活到年底都算喜喪”的台詞看似閑筆,卻直觀呈現了對於當時的普通人來說,艱難、殘酷、歷盡掙扎的生存處境。

在這樣的背景下,卻依然有無數共產黨人為了信仰與理想,義無反顧地跋涉在彼時尚不明朗、仍舊深信不疑的道路。有觀眾表示:“我們甚至不知道他們的完整名字,但他們的故事卻被永刻於心”,更有不少觀眾感慨“你的名字無人知曉,你的功績與世長存”。《哈爾濱一九四四》以宋卓文與敵方勢力的往來較量切入,體現了革命先輩對信仰的執着堅守和前赴後繼的大無畏精神,輸出滾燙熾熱的信仰共振,為觀眾帶來前所未有的心靈震顫和持續不絕的精神力量。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楊文傑

編輯/喬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