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會否超越人類文明?科幻作家會被AI取代?劉慈欣這樣說

是追尋一個完美全能的ai,還是應該保留一部分屬於人類的能力留給自己?

“當ai能全知全能地滿足我們的一切需求,我想這並非一件好事。”2024年中關村論壇年會期間,在首鋼園28日舉辦的中國科幻大會京港澳科幻融合論壇上,著名科幻作家、北京元宇科幻未來技術研究院院長劉慈欣如是說。“人類如果真的想長久地延續下去,我們必須保持生命最本原的不斷開拓的精神,開闢新世界,開闢未知,對未知的追求,對新世界開拓的進取精神。”

論壇高峰對話環節,圍繞“科幻照見未來,科技創新驅動發展”這一議題,眾多與會的科幻界嘉賓大咖討論熱烈,從科技、文學、歷史、文明發展歷程等角度談到科幻洞見未來的能力,表達人類對於科技發展的關懷,對人類自身命運的深思。大家談到,面對科技的高速發展,人類應該始終保持自己的心智狀態、進取心和奮鬥精神,不斷迎接新的未知的挑戰。

來自科技、科幻創作、科幻教育和產業界人士在交流時表示,要加強新質生產力的培育發展,加強科普科幻教育在人才培養過程中的比重,為中國的未來培養更多創科人才。京港澳三地應當藉助科技創新和科幻產業發展,緊跟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步伐,攜手構建新時代高科技產業合作的新業態和新模式。京港學術交流中心總裁、香港科技創新聯盟理事兼秘書長徐海山擔任高峰對話環節主持人 。

隨着科技發展日新月異,以往存在於科幻作品中的場景,逐漸“走進”現實世界,引領科技創新前進的方向。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的接連出現,又會對科幻文學創作產生什麼影響?

"如果人工智能繼續以當前的速度和趨勢發展,它可能會極大地介入科幻文學創作。"在劉慈欣看來,就想象力和創造力方面而言,人工智能現在確實不如人類。但從長遠發展來看,很難下定論。在創作領域,不管是作家、導演,還是畫家,都面臨著人工智能巨大的挑戰。

“我們需要更多的科幻作家、科研人員和技術專家的參與,共同探索前沿科技如何在科幻作品中表現得更合理和更有吸引力。”在另一場“元宇·光年”科普科幻教育平行論壇上,劉慈欣進一步表示,需要進一步加強科普與科幻的結合,提升科幻文學的科學性和藝術性,擴大其在科普教育中的作用。

“在短期內,人工智能將在許多領域取代人類的工作,而社會必須適應這種情況。從長期來看,人工智能的智能水平可能會接近甚至超過人類,對人類生活方式、社會形態和認識世界的方式產生深刻影響。這種影響甚至可能是顛覆性的。”劉慈欣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夠探索這一主題,但他也承認,科幻作家本身也可能被人工智能取代。

在人類在面對人工智能超越自身文明的這一可能性上,中國科普作協科幻創作研究基地主任、著名科幻作家王晉康表示,“面對更高階ai智能文明的可能性,人類應順應智能發展的客觀規律。”但他相信,人類在長久的線性的發展之中,一定會有一個陡峭的躍遷。香港大學協理副校長、香港青年科學學院院長岑浩璋對待這一前瞻預設則表示,要發揮人工智能的積極作用,“對待人工智能要保持中立的態度,在人工智能問題中,怎樣去利用人工智能才是最關鍵。”

“現在大模型的能力進步非常大但還處於早期,隨着模型層數的變多,寬度的變大,在未來一定會有很大的上升空間。”中國網絡空間安全協會副理事長馬傑對ai的技術迭代能力有相當的信心,而香港中文大學助理教授、weitu ai創始人王歷偉則從科研的角度出發,談及了ai監管的必要性。他表示對於agi的研發仍應以一種相對可控的,更高效的方式去探索。另外,人工智能大模型在安全性及諸多實際場景上的應用監管仍需進一步前瞻布局,“全球在ai倫理規範方面目前已有相當的共識。”

劉慈欣認為,科幻文學是人們與科技對話的橋樑,能使複雜的科技概念化繁為簡,激發普通大眾對科學的興趣和好奇心。同時,還能引領公眾思考在宇宙的廣闊舞台上如何找到人類的位置。

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黨組成員、副主席孟凡興表示,科技創新和科普、科幻教育是推動社會進步和人類文明的雙輪驅動。在這個信息傳播日益發達的時代,科技創新不斷湧現,科普教育與時俱進,科幻教育則是激發青少年好奇心和想象力的重要渠道,是培養青少年科學素養的重要手段。

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中國紀實文學研究會會長白庚勝。

正如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中國紀實文學研究會會長白庚勝在京港澳科幻融合論壇致辭中所說,文學和科技的結合,將會使文學充滿硬實力,也只有當科技和文學、文化更好地結合在一起,才能讓文學更加繁榮,實現突破。“要鼓勵更多的文學創作者插上幻想的翅膀,幻想是文學的第一要素,沒有幻想,科學技術的前進將十分的緩慢;沒有科幻,我們的幻想將永遠只是空想。科學技術和文學的結合,是強強聯手,是中國實現強國文化建設當中的先鋒。”

采寫:南都記者呂虹  莫倩如 李玲 陳秋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