諜戰劇的精髓是什麼,是諜戰的生命又是什麼?是嚴謹的邏輯、是細如髮絲的細節。
沒有嚴謹的邏輯,任憑全員老戲骨出動的作品,也會因劇情的撕裂讓人不忍直視。
沒有細如髮絲的細節,即便有頂流演員的加盟,也會因組線條的劇情,讓人失去觀看和討論的慾望。
幸運的是,《群星閃耀時》雖然小瑕疵不斷,卻總在不經意間給人一劑心靈上的強心針。
當我被駱勤芹求助向遠生弄的一頭霧水時,當我看着向遠生如“豬八戒背媳婦”般背着駱珉敏跑路時。
本以為這將會是一場只為突出《人類群星閃耀時》這本書的“無意義”劇情,本以為這將會是一場略顯尷尬的孤男寡女江上夜話而已。
誰曾想,在向遠生為駱珉敏講述太平洋這片廣袤的大海時,卻將目光與焦點指向了那片曾經沒有任何爭議的大海——南中國海。
無論《群星閃耀時》中的華楨是否如他所講到過這片海域,無論他是否真如自己所講曾經在南沙群島眺望過頭頂的群星閃耀。
至少此時此刻的劇情,與《群星閃耀時》所在的“民國二十五”做到了完美契合,並再一次正視了歷史。
南海這片貌似遠離大陸的海域,無論是今天的國際通行叫法“南中國海”,還是自周朝時期便已經被稱作“南海”。
雖然在歷史長河中他曾有過“漲海”“沸海”等不同叫法,也曾被葡萄牙水手稱作“中國海”(葡萄牙語:mare da china)。
但無論是在歷史文獻與資料中,還是戰前、戰後的國際地區與實力劃分下,這裡都如向遠生所說:在中國的最南端,太平洋的西海域,有一片領土叫南沙群島,有一片海叫南海。
是的,無論是南海還是南沙群島,都是至少在“民國二十五”那個時間節點,都是向遠生口中的“固有領土”。
而“南沙群島”這個名字,同時也出現在“民國二十三年”《外交評論》期刊中,由中央大學教授胡煥庸第一次提出這一稱呼。
寫到這裡,筆者不得不欽佩《群星閃耀時》對歷史的詳細了解,以及在時間邏輯上的嚴謹與細緻。
雖說直到“民國三十六年”,這一叫法才正式被“民國政府”使用並標註進了“中國南海疆域圖”中。
但直到此時,幾乎沒有任何人、任何國家對這樣的叫法與領土劃分有過爭議與不同意見。
這就是向遠生曾經到過祖國領土與邊疆的最南端,這裡曾經被古人稱作“萬里長沙”,也曾經被古人叫作“萬里石塘”,更是今天爾等後輩寸土必爭的“南沙群島”。
在這片看似遠離祖國大陸的海域上,這片被無數人垂涎的南沙群島,是在“燕山期華夏陸緣體”時形成的。
早在喜馬拉雅山期,當他擴張陸緣完全結束後,其形成的斷裂系最遠端,但是今天的南中國海的最南端,也就是向遠生口中的最南端領土“南沙群島”。
這不僅僅是歷史上的固有領土,更是地質學上的強有力輔證。
“燕山運動”不僅初步奠定了今天中國東部廣大地區的現代地貌,更為“東南丘陵”“大興安嶺”“太行山”“雪峰山”以及“南沙群島”的形成提供了強有的支撐與積極作用。
這不是神話,更不是百年歷史上的一廂情願,而是有着堅實科學根據的現實。
雖然向遠生在“南海”與“南沙群島”這兩件事上只是一筆帶過,轉而與駱珉敏聊起了人的渺小,只因為在當時華楨的心中,這就是他口中的“領土”,沒有任何爭議與異議。
《群星閃耀時》中看似“毫無意義”的江上夜話,雖然最終以男女雙方的尬聊結束,但卻帶出了很多將要發生的“國讎家恨”。
這些故事也許不會在《群星閃耀時》中發生,也許不會被《群星閃耀時》所提及。
但有心的《群星閃耀時》卻通過一段夜話與尬聊,向我證明與說明着:至少在“民國二十五年”,南海與南海群島都是中國最南端的領土,因為作為華楨的向遠生曾經去過。
關於《群星閃耀時》的解讀暫時先寫到這裡,更多精彩解讀且聽下回分解。
若覺得文章不錯,還請點贊、分享與關注哦,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