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讀懂:特朗普首度刑事受審如何進行

美國前總統特朗普即將於4月15日迎來其首次刑事審判,整個審理過程,從陪審團遴選到最終裁決,預計將持續六到八周。此次備受矚目的審判首涉2016年向知名成人影星斯托米·丹尼爾斯支付封口費事件,作為當前四宗待審刑事案中的首發案例,將直接牽動着特朗普這位潛在的2024年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的命運。為全面追蹤此案的審理進展,我們梳理了刑事審判的基本流程:

1.陪審團召集。數百名紐約縣居民收到陪審員義務通知,要求他們在4月15日抵達曼哈頓刑事法院履行陪審職責。

2.陪審員篩選與淘汰。法官和雙方律師將深入探究潛在陪審員的背景和觀念,確保他們具備公平公正裁決的能力。在此階段,某些陪審員可能會因法定原因被豁免,即存在不可抗拒的理由導致其無法勝任陪審員角色;此外,雙方律師還享有任意罷免權,無需說明具體緣由即可排除他們認為不適合的陪審員。

3.陪審員宣誓就職。經過選拔後的陪審員及替補陪審員將進行宣誓,承諾以公正無私的態度履行職責。法官還會強調,陪審員在審判結束前應避免接觸媒體報道,並禁止與他人(包括其他陪審員)討論案情。

4.開庭陳述。控辯雙方律師將分別闡述各自對案件的理解和指控理論,提前揭示預期呈現給陪審團的證據線索。值得注意的是,律師的開場陳述並非實際證據,僅供陪審團參考理解。

5.檢方呈交證據。檢察官將通過證人證詞和實物證據逐步構建案件事實。辯護律師有權對檢方證人進行質詢,目的在於質疑或削弱其證詞的有效性。證人的實際答覆會被視為證據,而非律師提問本身。

6.被告辯護階段。雖然刑事被告並無義務自證清白,但據推測,特朗普的法律團隊計劃傳喚至少一名證人出庭。同時,特朗普有權行使沉默權,不必親自在庭上作證。陪審團須尊重並不得對被告未出庭作證的行為進行負面揣測。

7.檢方反駁階段。檢察官可以提交針對辯方證據的附加證據。不過,檢方不一定非要提供反駁證據。

8.結案陳詞。控辯雙方律師分別進行總結陳詞,力圖說服陪審團採納己方觀點。檢方首先發言,因為他們承擔舉證責任,隨後辯方律師進行結案陳述,而檢方擁有最後發言權,可就辯方論點進行回應。

9.陪審團指導與指控解釋。法官詳細指導陪審團必須考量的對被告的具體指控以及適用的法律規定。

10.陪審團審議。由12名陪審員組成的陪審團將仔細審議審判期間提供的全部證據以及對被告的各項指控。陪審團的決定必須達成一致共識。他們將收到一套包含庭審中所有認可證據的副本,必要時可以申請復聽證人證詞。陪審團可通過書面方式與法庭溝通,並對案件提出疑問,此時各方需共同商議最佳答覆方式。

11.陪審團裁決。當陪審團達成決定後,將在法庭上宣布裁決結果,並逐一核實陪審員的表決是否與其在法庭上宣讀的結果一致。若陪審團在審議過程中遇到分歧,法官可能會督促他們繼續努力達成共識,至少嘗試一次達成統一裁決。倘若始終未能達成一致,法官最終可能宣布審判無效,即形成懸而未決的陪審團局面。

12.量刑階段。若陪審團裁定被告有罪,法官將在之後的量刑聽證會結束後對被告進行判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