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奧斯卡大獎的姐夫和小姨子文學,評分7.7卻被全網噴?

宮崎駿新片《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上映好幾天了,大家都看了嗎?

票房高得驚人,在清明檔一騎絕塵,中國內地的票房甚至比日本還高。

網上鋪天蓋地說這是宮崎駿最後一部作品。

本以為又是狼來了的故事,畢竟宮崎駿已經公開說過7次退休,每次都忍不住有下一部。

直到看到他專門送給中國觀眾的禮物,一張中文海報,上面寫:再見了我的朋友。

才意識到,這次好像是真的。

宮崎駿已經83歲了,他身體不好,握力不足,只能用更軟的鉛筆作畫。

在創作過程中,他說,做好了在完成它前就死去的準備。

這是他“把自己作為主角畫的一部電影”。

很多中國觀眾的童年都曾被宮崎駿治癒過,中國也是這部新片在全球的唯一一站宣傳。

宮崎駿走不動了,就拜託好朋友,吉卜力工作室董事長鈴木敏夫,代表他來中國與觀眾見面。

從前看宮崎駿的少年都已長大,這或許是最後一次穿越時光,與少年重逢的機會。

看了,但沒看懂?

有點意外,這部獲得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獎的電影,在觀眾這裡卻得到兩極分化的評價。

不喜歡的人說,看不懂,看睡著了。

喜歡的人說,這是宮崎駿集大成之神作。

宮崎駿,到底拍了個啥?

二戰時期,男孩真人的母親在戰火中去世,和父親搬到鄉下老家,和繼母夏子阿姨——也是真人的小姨生活在一起。

真人想念母親,難以接受父親再婚,在新學校被同學排擠,以自殘來逃避現實。

屋外的蒼鷺叫囂“你母親還活着”,夏子阿姨失蹤,真人在冥冥引領中踏進神秘塔樓,進入奇異的亡靈世界開啟尋覓之旅。

森林、大海、草地、塔樓、哇啦哇啦小精靈、還有成群結隊的婆婆們,整部電影的美學風格有種熟悉的治癒。

故事並不複雜,很多人看不懂,主要是符號和隱喻太多,顯得故事晦澀且零碎。

或許是懷着創作最後一部電影的心情,宮崎駿加入了很多私人化的表達,不再討好觀眾,更像是為自己而拍。

宮崎駿生於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戰火不斷。

他6歲時,母親患上不治之症,常年卧床,即便是小小的擁抱,宮崎駿也得不到。

電影中,真人媽媽所在醫院被轟炸,失去媽媽,就是宮崎駿年少時最深的恐懼。

《龍貓》里總是住在醫院裡的媽媽,也是宮崎駿母親的縮影。

新電影彌補了遺憾,真人在亡靈世界見到年輕時的媽媽,在大火中身亡的媽媽化身勇敢少女火美,有操縱火的神力。

在火美的幫助下,真人找到夏子阿姨,準備回到現實世界。

此時,火美卻選擇回到自己的時空,儘管會重複悲劇,但她不怕:因為我要去做你的媽媽。

真子和媽媽緊緊擁抱告別,也像是宮崎駿終於抱住了童年時無法擁抱的母親。

第二個主題是反戰,這幾乎貫穿宮崎駿所有電影。

第一幕的大火和驚惶痛苦的人們,是這部電影陰鬱的開篇。

異世界中,迅速擴張、會吃人的鸚鵡,就是當時日本的軍國主義,他們讓這個世界陷入恐怖,加速坍塌。

鵜鶘是被裹挾的士兵和普通人,靠捕食新生的靈魂哇啦哇啦們,獲取養分。

既是加害者,也是受害者,他們困在這裡,飛不出去。

不過羊最想講的還是少年的成長和宮崎駿的告別。

電影中的真人看起來非常勇敢沉靜,但這背後其實是強烈的自毀傾向。

打破自己的頭來報復同學和父親,面對危險不閃避,說明真人潛意識裡,是想要靠近死亡的。

這也是從前的宮崎駿,一個籠罩在陰影下,散發著死亡氣息的少年。

直到遇到大他5歲的前輩導演高畑勛,一起創辦吉卜力工作室。

高畑勛於他,亦師亦友亦競爭對手。

被高畑勛誇了,宮崎駿高興得一副不值錢的樣子。

沒被高畑勛選擇認可,他又會沮喪嫉妒:我把青春獻給你,你心裡竟然還有別人?

就連做夢也只會夢到高畑勛,“常常以他為目標,當成要去超越的存在。”

宮崎駿試圖在新電影中“報仇”,讓高畑勛導演擔任新作品的製片人,因為想讓他嘗嘗“不能出手干涉的痛苦滋味”。

然而在電影創作過程中,高畑勛因為癌症去世。

看起來平靜接受了的宮崎駿,畫著畫著突然自言自語:“我的橡皮擦怎麼不見了?一定是高畑君拿走了。”

也會在工作到深夜的間隙嘆息:為什麼只有我還活着呢?

直到有一天,宮崎駿拿起畫筆,把高畑勛畫進了電影,就是異世界的秩序搭建者太舅爺。

太舅爺想讓真人做他的繼承人,重新創造一個美好的異世界。

但真人選擇回到現實,直面新生活。

這就像在高畑勛引領下,進入電影世界的宮崎駿,逐漸褪去脆弱的人生。

對宮崎駿來說,電影才是現實,而現實世界是虛構的,在電影中,宮崎駿完成了對高畑勛的告別。

宮崎駿的電影里,從前都是主角獨自踏上旅程,但這次真人身邊多了一個蒼鷺,一個初見時的狡猾老頭,最後陪伴他完成冒險的好朋友。

原型是他相識相伴46年的鈴木先生,吉卜力的大管家。

雖然經常吵架,鈴木抱怨宮崎駿太任性,合作太麻煩。

但也會堅定說出:對我而言,可能有各種各樣的路可以走,但當我遇到宮崎駿導演時,我就想和他一起走下去,一直到有一個人去世為止。

不止如此,電影里厲害瀟洒的霧子阿姨也有原型,是宮崎駿的老戰友,色彩設計師保田道世。

電影里,真人一一告別太舅公、蒼鷺、霧子阿姨,彷彿也看見宮崎駿一一告別夥伴,告別觀眾,告別死後就再也看不到的美麗落日。

他說:這將是最後的旅程。

看宮崎駿長大的小孩不會變壞

不管劇情懂沒懂,宮崎駿留的彩蛋,大家應該很熟悉吧?

白白胖胖的亡靈哇啦哇啦,和《龍貓》里的小煤球一樣可愛。

還有老宅里的婆婆,長得也很像《千與千尋》里的湯婆婆。

火美操控的火苗,夢回《哈爾的移動城堡》里的卡西法。

童年記憶里的那個奇幻世界,好像真的存在於某個地方,是從不回頭但永遠都在的避難所。

總是很藍的天,看起來簡單卻誘人的食物,草坪上的小野花,勇敢的少女,乾淨的少年,以及有靈萬物。

難怪有人說,有一種美好,叫宮崎駿的夏天。

《龍貓》里有最純真美好的童年。

《風居住的街道》一響,就好像回到坐在電視機前的那個暑假。

跟着小月、小梅一家,開啟鄉下新生活。

看能跑能飛的灰塵精靈,躺在龍貓的肚皮上睡大覺。

龍貓是最好的森林朋友,小月在車站等爸爸回家等到夜晚,龍貓默默陪伴撐傘。

小梅想去醫院看望生病的媽媽,迷路了,龍貓巴士帶她抵達終點。

據說只有純真的小孩才能看見龍貓,這隻大朋友,治癒了多少人的年少孤單。

《懸崖上的金魚姬》是純愛鼻祖。

無論何時何地,波妞都會大聲表達愛意:波妞喜歡宗介。

見到喜歡的人,一定要用跑的。

縱有驚濤駭浪,鞋都跑掉,也義無反顧,緊緊抱住。

少年人的心動總是熱烈真誠,讓人想起失而不可復得的勇氣。

《哈爾的移動城堡》可能是最早的救贖文學,原來好的愛情,會讓雙方都變得更好。

就在前幾天,哈爾還入選了宮崎駿宇宙帥哥榜第一,4月底,電影將在中國重映。

《千與千尋》最接近成人世界,它說世界並不美好,但這就是成長之路。

千尋的父母因為貪吃變成豬,嬌生慣養、愛哭膽小的千尋進入異世界,第一次承擔起責任,踏上拯救父母之旅。

她以失去名字為代價,換來一份苦哈哈的工作,為了生存而忍耐,像不像成年人的職場?

會遇到好心的陌生人,但也只能陪她一段路。

千尋沒有丟掉善良,冒險營救受傷的朋友,在路途中收穫勇氣和智慧。

最終找回了自己的名字,告別朋友,獨自踏上回家的路。

宮崎駿曾說創作《千與千尋》的初衷,是想告訴越長大越困惑的孩子們,怎樣好好生活在這現實中。

千尋的名字就是答案,無論世界如何殘酷黑暗,不要忘記初心,不要丟掉自我。

宮崎駿得過奧斯卡終身成就獎,嘉獎他把世界各地的觀眾帶到一個迷人的、不可磨滅的、充滿想象力的世界。

那就告個別吧

往前走,別回頭

和他的作品完全不同,宮崎駿本人並不治癒,甚至還很暴躁。

上班狀態跟大家都差不多:太麻煩了!太痛苦了!沒完沒了!

在工作室,他是固執苛刻的前輩,直接說同事的作品“看不下去”,說兒子“沒有導演才能”,親近的人與他反目。

發行人要刪改他的《幽靈公主》,他給人寄了把武士刀,刀刃上寫“不得刪減”。

他對自己要求也很高,堅持手繪,4秒鐘的鏡頭能畫15個月。

賺了錢後,雖然很想買房買車。

但想想還是不行:“我要是真這麼做了,大家背後會怎麼說我呢?就算為了面子,我也要把錢花在更有意義的地方”。

最後把錢投入了新電影項目。

嚴苛矛盾和純粹純真是他的一體兩面,有些觀眾不喜歡新電影的沉重與陰鬱,而這些,或許就是他真實自我的展露。

但新電影也不僅僅是私人自傳。

創作這6年,他逐漸衰老,世界也發生了很多糟糕的事情。

但他仍然懷着用電影改變世界的決心,拼盡全力,他說希望在上映時,“不論世界結束風雨飄搖還是陷入新的災厄,本片都可以超越時代。”

電影取名《你想過怎樣的生活》,既是宮崎駿的自問自答,也有對年輕人的希冀與告別。

太舅公讓真人用積木搭建一個沒有惡意的世界,真人選擇了回到現實直面人生。

還有霧子阿姨帶真人離開危險的亡靈世界時,那句熟悉的“不要回頭”。

還記得嗎?《千與千尋》里,當千尋要回到人類世界,白龍也說過,往前走,千萬別回頭。

原來分別的伏筆和未來的答案早就埋下,他總是創造一個夢幻的世界,最後又目送少年們獨自啟程去過自己的人生。

但經歷和記憶不會消失,旅途中獲得過的友誼、勇氣、愛和善良都是力量,就像懷揣着秘密花園,一個人也不覺孤單。

那就說聲謝謝,告個別吧,帶上從宮崎駿世界裡獲得的善意,去成人世界裡,活出你想要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