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到底是梁朝偉6封影帝,還是大鵬創造歷史?

一年一度的港圈盛事,香港電影金像獎快要開始了。

這一屆《白日之下》以16項提名領先,不出意外,它和《年少日記》(12項)應該是最大贏家。

最佳女主角的競爭,基本上毫無懸念,《白日之下》的余香凝穩了。

一來和她競爭的其他幾位女演員,實力都不太強。

二來她已經接連拿下香港電影導演會年度大獎、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香港網絡影評人highlight大獎,該拿的獎都拿了。

三來,余香凝的表現出彩,她身上的那股子英氣,和角色非常貼合。

42屆金像獎,最大的懸念來自最佳男主角,任何一位拿獎,都是有可能的。

5位入圍者,實力都很強,先來說金手指》的梁朝偉。

他飾演的程一言,和之前的角色反差比較大,看得出來偉仔花了不少心思,後期的那種自信、癲狂,由內而外散發,充滿了魅力。

也許為了從票房上考慮,還給他安排了一場驚魂逃難的戲份,各種槍林彈雨和吊鋼絲。

偉仔拍這段戲雖然辛苦,但對表演和整部電影沒有加成,反而使影片前後割裂嚴重,以至於口碑不佳。

不過他細膩的表演,在此已經贏得了認可,還拿了香港電影導演會年度大獎和香港網絡影評人highlight大獎。

假如這次再拿金像獎,將是他第六次封帝,如果不拿的話,依然沒有人打破他的紀錄。

曾經憑藉《重慶森林》《春光乍泄》《花樣年華》《無間道》《2046》,拿過5次最佳男主角。

接着是《毒舌大狀》(毒舌律師)的黃子華,他拿獎也是有資格的。

第一,在香港電影編劇家協會,他已經拿到2023年度「最佳電影角色獎」。

這是子華神入行以來首個電影獎項,意義非凡,由他的偶像許冠文為其頒獎。

第二,電影《毒舌大狀》在香港賣了1.15億港幣,成為首部破億的港片,創造了紀錄。

影片的賣座,極大的鼓舞了電影工作者,起到了救市的作用。

這個有點像當年周星馳的《少林足球》,拯救了低迷的香港電影,然後在金像獎大殺四方。

第三,黃子華的表演很有感染力,把他的棟篤笑直接搬到了法庭,喊出了向不公作戰。

當然了,喜劇演員在獎項上一直不受認可,能拿獎的屈指可數。

然後是《年少日記》的盧鎮業,他算是5位提名者,比較弱的一位。

電影中,他飾演一位教師鄭有俊,通過一封沒有署名的遺書,回想起自己小時候充滿暴力與遺憾的往事。

鄭有俊這個角色,分別由三位演員飾演,少年、童年和成年,此舉無疑分散了盧鎮業的戲份。

盧鎮業的表演是過關的,奈何其他幾位實力太強,所以提名對他來說就是一種肯定,畢竟還年輕。

難得的是,盧鎮業並不是專業的表演科班出身,他是以導演身份入行。

接着是《白日之下》的林保怡,這是他首次提名金像獎最佳男主角

導演簡君晉一開始就找他演院長,但林保怡當時拍攝《嘆息橋》,抽不出身來。

後來天下一電影公司投資這部電影,老闆古天樂想親自演院長的,但化過妝之後,發現不合適。

在一次聚會的飯局,古天樂和林保怡重提《白日之下》,他認真看過之後,決定接下。

林保怡覺得這個角色足夠“變態”,自己有很大的發揮空間

拍攝過程中,他本人非常厭惡這個角色,甚至都不敢照鏡子。

等到拍完之後,他立馬從角色中抽離出來,然後剃了鬍子,這才敢在鏡子面前正視自己。

林保怡在塑造角色的時候,給他安排了一個自洽的邏輯,他覺得自己照顧這些老人和低智的女人,有權力欺負他們,是理所當然的。

這一次林保怡拿獎的呼聲很大,但女主角余香凝的拿獎,再考慮到金像獎有可能平均分配的話,那樣對林保怡來說有點損失。

最後是《第八個嫌疑人》的大鵬,先來分析他為什麼很難拿獎?

第一,金像獎的保守性,迄今為止影帝裡面,只有一個李連杰是特殊的。

李連杰當年憑藉《少林寺》出名,但這部電影是合拍片,香港電影人主導。

之後到香港發展,在嘉禾和徐克的推動下,才成為古裝片里的一代宗師。

如今李連杰又身在他國,將其歸為內地演員或香港演員都不合適。

這樣算起來,內地男演員,在金像獎影帝這個獎項上顆粒無收。

至於提名,大鵬倒不是第一位提名的男演員,最早是第7屆的達式常憑藉《書劍恩仇錄》入圍,但那一次碰上三部電影入圍的周潤發,《監獄風雲》《秋天的童話》不敵《龍虎風雲》。

然後是第21屆的胡軍和劉燁,輸給了周星馳的《少林足球》;第29屆,《十月圍城》的王學圻,不敵《歲月神偷》的任達華。

第31屆,葛優和姜文,憑藉《讓子彈飛》,雙雙提名最佳男主角,再加上劉青雲的《奪命金》和《竊聽風雲2》,都沒能打過劉德華的《桃姐》。

第34屆,《親愛的》黃渤輸給了劉青雲的《竊聽風雲3》;37屆,田壯壯的《相愛相親》,不敵古天樂的《殺破狼·貪狼》。

最年輕的一位是39屆憑藉《少年的你》提名的易烊千璽,最後輸給了太保的《叔·叔》。

第二,大鵬為這部電影下了不少功夫,先是增重20斤,之後又減肥30斤。

表演上也突破了他以前的桎梏,做到了和角色的貼合,奈何這次的對手都很強,勝算不大。

說完了大鵬很難拿獎,也聊聊金像獎為什麼需要他拿獎。

自1982年,香港電影金像獎走過了40多個年頭,早期剛創辦的時候,大膽頒發給新人,推動了香港電影新浪潮的發展。

後來隨着一些協會的加入,慢慢形成小圈子文化,受到不少人的批評。

比如吳鎮宇就說過:香港的娛樂圈,講運氣、講人脈、講觀眾緣,但是就不講實力,實力是放在很後面的。

杜琪峰也炮轟過,做得出色演員沒有獎,做得普普通通就拿獎。杜sir先後多次拒絕出席頒獎典禮。

尤其是近幾年的頒獎,有時候可能是大的電影公司發力,讓自己公司的藝人拿獎。

有的是為了敬老,平衡各方聲音,反正就是不考慮電影的好壞和演員的表演。

90年代左右,香港電影如日中天,一年200多部影片,自然能選出好的作品,競爭力也比較大。

如今一年的產量撐死幾十部,再加上市場的縮小,影響力越來越小,金像獎的關注度也在逐年下降。

假如42屆金像獎,能將影帝獎盃頒給大鵬的話,一定能帶來話題和討論度。

大鵬拿獎,將是創造了歷史,而金像獎如果趁此機會放開影片參選標準,說不定可以打造成為華語電影最具含金量的一個獎項。

當然了,按照爾冬陞他們的保守性,應該不會放開,所以大鵬的希望很小。

個人猜測,第42屆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應該會在黃子華和林保怡兩人之間產生,你們覺得呢?(撰文: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