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鳳行》和《花間令》都說自己是爆劇,趙麗穎和鞠婧禕粉絲太猛

不知道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好像每播有粉絲看的一部劇,它就一定取得了多亮眼的成績,有着多漂亮的數字,創造了什麼樣的記錄,平台給予了高度的肯定,也就必然屬於爆劇的範疇。

因此,最近看到播出的這四部劇《追風者》、《與鳳行》、《烈焰》、《花間令》,在各自粉絲嘴裡,都已經大爆了。尤其像趙麗穎、鞠婧禕等人粉絲數量眾多,普通路人就是逃,都逃不過兩部劇被他們被吹得天花亂墜的數據。只不過,雖然粉絲很猛,但是路人也不願意苟同。

數據比劇情吹得還詳實

網上隨便一搜這些劇的相關關鍵詞,檢索內容,我們就會發現,他們每一部劇都是擁有着非常漂亮的數據。不管是網絡平台還是上星衛視數據,從酷雲到cvb,從所謂的官方到所謂的不官方,我們能叫出來名字,叫不出來名字的,全部都看起來非常不錯的樣子。

諸如:爆開爆走、熱度口碑全方位無短板、滿廣開局等等字眼,看得眼花繚亂。有時候真是佩服我們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這遣詞造句的功力,堪屬是世界一流水平,一般路人看過來絕對要被這幾個字眼給唬住。可是,恰恰是這個吹得天花亂墜的數據之中,讓人們發現了有哪些不一樣的地方。

那就是大家看到的,滿眼塞的是數據,而非是大家討論的劇情。這其實就讓人能夠瞬間明白,問題究竟出在了哪裡。一部劇,是看劇情,不是看數字的。正常觀眾朋友們看劇的時候,正常看的是劇情(電視劇核心是劇,所有的附加都是基於劇情之上)而非是這部劇的數字有多亮眼。一般人討論某部作品的時候,也會用很簡短的一兩句話討論一下劇情,而不是認認真真地擺出來數字。

再說,誰看劇會看數據呢?按理說,數據是不好記的,想必每一個經歷過中高考、上過學的人都有這個印象。歷史事件很好記,可是要記住歷史事件發生的對應年份,是怎麼都記得記不住的。當大家看到他們的數據比劇情要寫得更加詳實的時候,大家也就明白了,這是一個數據流量大於內在劇情的劇。

粉絲裝路人捂嘴真觀眾

那麼,是誰在為這些劇統計奇奇怪怪、來路龐雜的數字?結果呼之欲出,還是那些死心塌地的粉絲。

這些向來嘴最硬的粉絲們,裝作自己是路人到處都在說他們在追這部劇,發表一番純路人觀感多麼多麼好看的感慨,然後貼上來一組數字。

一部劇,真正想要有來勢洶洶的破圈之感,那種衝擊力就是平常不看劇的老百姓都知道。比如超級爆劇《狂飆》、正常爆劇《隱秘的角落》,小爆劇《長相思》。即便很多人都不看,但是體感上都能感覺到他們在各個平台的出圈熱梗在流傳。

換作《與鳳行》,乍一看好像還有點討論度,但那都是靠着趙麗穎的國民度和路人緣撐起來的。這部劇的真實情況,還是大部分靠着劇集自己的營銷在找話題,做推手,沒有自發的觀眾。

粉絲裝模作樣的行為,大家能理解,作為粉絲,希望自己的偶像被更多人的看到,然後假扮路人在追劇的樣子向大家安利,也是一個無可厚非的營銷手段。可是,讓大家真正反感的地方,在於他們還要捂嘴其他的真觀眾,我們覺得沒意思就是沒意思,我們覺得不好看就是不好看,他們非得要說,看我們的數據有多亮眼,你不懂這個好,來捂嘴真正的普通觀眾,是讓人們最不能接受的地方。

撲劇和爆劇還要看時間

至於一這部劇,到底算是爆了還是撲了,還是平平無奇地播完了,根本用不着看數據,觀眾會用腳投票,這些都需要時間去檢驗。

正如大家能夠看到,當年趙麗穎的《知否》,即便是過去了七年的時間,它依舊在年度劇集熱播榜之上,甚至成為了平台的養老劇,不需要粉絲費口舌說它的數據有多好。撲爆,自在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