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靜妃二十多年不爭寵的背後,藏着哪些秘密?

01

《琅琊榜》里靜妃作為笑到最後的那個人,她的城府絕對超越了甄嬛。

靜妃年少時,梅長蘇的父親林燮對她有救命之恩。

靜妃作為醫女,她為了報林燮的救命之恩,就進宮去給林燮的妹妹,也就是辰妃調理身體。

由於出入皇宮比較多,她就被梁帝看上並納為嬪妃。

赤焰之案發生時,林家遇難,祁王被賜死,辰妃內心悲痛絕望就選擇了自戕。

靜妃就默默無聞在皇宮裡生存了下來。

我們知道,在皇宮裡沒有恩寵,日子是很難過的,尤其是有兒子的嬪妃,自己不受寵,也會連累兒子。

因為靜妃不得寵,所以靖王也一直不是梁帝喜歡的兒子。

為什麼這麼多年靜妃不去爭寵呢?哪怕是為了兒子,她也應該去努力。

其實,靜妃並非我們看上去的那般與世無爭。

02

靜妃之所以不去爭寵,是有原因的。

首先,靜妃內心是有喜歡的人

林燮救她之後,也讓年少時的靜妃產生情愫,但無奈林燮有喜歡的人,所以靜妃就把這份感情放在了心裡。

很多人願意為了自己愛的人去付出,靜妃也是這樣。

林燮妹妹進宮後需要調理身體,靜妃也就自告奮勇,主動接下這份差事。

其次,林家被滅之後,辰妃離世,祁王被賜死,靜妃作為“赤焰餘孽”,很容易被牽連。

當時的靜妃只有默默無聞與世無爭才能減少後宮其他嬪妃以及前朝的注意,母子倆為了能夠生存下來,做了很多努力。

靜妃在後宮不爭寵,也教育兒子靖王不參與黨爭,懂得退讓守拙,避免引人注意。

本來靖王就在祁王身邊長大,他的脾氣和祁王又很像,只有靖王遠離朝堂,長年不在京城,才能讓梁帝以及皇子們放心,她的孩子也才有機會平安長大。

再次,靜妃只所以不爭寵,是因為她對梁帝是真心不喜歡。

梁帝納她為嬪妃,是她不能拒絕的。

赤焰之案以後,林燮一家和祁王一家被滅,就連她敬重的辰妃也離世,靜妃心裡必然會有怨恨。

林燮,言侯和梁帝一起打過江山,梁帝坐上皇位之後,不但林燮被滅,言侯也不再受重視,甚至連自己的親生兒子都不曾被梁帝放過。

這些都被靜妃看在眼裡,她看透了梁帝的猜疑和涼薄,這樣的人又怎麼會值得她付出真心呢!

靜妃不爭寵的原因還有一個,那就是她的母家沒什麼勢力,如果在後宮爭鬥中稍微出點事情,沒有人為他們母子撐腰和兜底,所以她不敢冒險。

03

在靜妃心裡,與其和別人一樣參與後宮爭鬥,不如安靜的過好自己的日子。

這二十多年,她在後宮裡默默無聞,安靜的過自己的日子。

直到梅長蘇選擇支持靖王,靖王告知她自己要參與奪嫡之後,靜妃才開始主動出擊。

因為靜妃很早就知道了梅長蘇就是林殊。

她愛的人是林燮,林殊是林燮的兒子,她當然愛屋及烏。

所以,很多人說靜妃對林殊比自己的兒子還好,自從知道梅長蘇是林殊之後,她做的點心裡就從來沒有出現過靖王愛吃的榛子酥,因為她知道林殊從小就對榛子過敏。

並不是靜妃對林殊的愛多過於靖王,而是靜妃對林殊的愛很複雜,有遺憾,也有心疼,更有對他父親的感恩之情。

尤其是知道梅長蘇中毒之後,靜妃更是痛苦,她不能解救林殊,只能幫助林殊去實施自己的復仇計劃。

其實,復仇也曾是靜妃的念頭。

只可惜當年她沒有那麼多的有利條件,靖王年幼,她也只能忍耐。

現在林殊回來,靖王已長大,並在邊關鍛煉多年,靜妃的時機來了。

沒有人喜歡永遠被忽視,這條路雖險,但是值得她做出犧牲。

在宮中這麼多年,她早已明白後宮裡的情況,以她的實力,想要獲得梁帝的注意並不是什麼難事。

靜妃這麼多年一直不爭寵,就是在有意逃避梁帝,梁帝身上的冷漠,兇狠,猜疑,都是她討厭的。

就像《甄嬛傳》里的沈眉庄,她之所以不爭寵,也是對皇上冷漠和涼薄的反抗,她的性格接受不了自己去討好這樣的皇上,去獲得那些不值得的寵愛。

同樣靜妃也是這樣,真實的她並不想用這種討好去過日子。

後來因為靖王奪嫡,林殊復仇,她的討好才有了價值,因為梁帝不值得她去討好,但靖王,林殊,還有死去的林燮和祁王一家,值得她的付出。

從始至終,靜妃都是一個清醒的人,她知道自己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事情,懂得蟄伏,懂得謀劃,最可貴的是她還有一片真心。

(本文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