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音樂響起|語聞·萬有引力

家離單位有近18公里,坐公交車需要一個半小時。以前很不喜歡這樣,人流擁擠,車聲嘈雜,耳聞目睹,總有破碎和粗鄙湧入,偶爾看到一個髒兮兮的垃圾袋隨風飛舞,如果正好心情低落,更覺得彷彿要被這個糟糕的世界吞沒。

直到戴上耳機,音樂響起。

外在的一切遁為遙遠的背景,喧囂被音樂取代,音樂將目之所及“溶解”成一部沒有劇情但意蘊豐富的電影。一個半小時,竟然成為一趟溫暖而百感交集的旅程。

音樂是隨機播放的。先是大提琴低沉的音色,彷彿一個滿面滄桑的男人在深情訴說,車窗外掠過的鏡頭,恰好是守在零落報攤旁的一個孤獨老人;然後是男低音,不急不緩唱着動人的情歌,聲音里藏着滿腔說不完的心事;然後是一首聽不懂歌詞的西班牙情歌,如此纏綿悠長,讓馬路上憤怒的卡車也有了無限柔情。

正是音樂讓車窗外的一切都飽含深情,輕快的鋼琴聲讓那個騎着自行車的遲緩老人變得輕盈,古雅的簫聲讓冰冷黝黑的隧道深入叢林,清脆嘹亮的嗩吶響起,驚起無邊湛藍的天空一群自由的飛鳥。

隨機播放的音樂,總會讓你遇到那麼多不期而遇的美好。貝多伊齊·斯美塔那的《伏爾塔瓦河》,豐厚寬闊,令人感動不已。看評論區留言,有一條關於這首曲子的背景介紹:“1874年秋天,後來被譽為捷克音樂之父的作曲家斯美塔那因患耳疾而痛苦萬分並一度想結束生命。那天清晨,他緩緩地走上大橋,沒有人知道他想幹什麼。就在這時他突然聽見了伏爾塔瓦河的激流在撞擊查理大橋的聲音……斯美塔那銘心的離別,誕生振聾發聵的作品,尤其是遠離祖國,漂泊異鄉,那種悲涼、痛楚是揪心的,那種憂鬱、眷念是無以形容的。交響詩套曲《我的祖國》就是這樣一部作品。全曲共6首,其中最撼人心魄的就是《伏爾塔瓦河》。”

還有網友留言:“音樂的敘事自有它的獨特,總是渾然而精準。它不會告訴你,伏爾塔瓦河到底有多寬、多長、流經哪些城市、灌溉哪些土地,但只要那一段旋律升起,這條河便在你心裡忽然具體起來,連同飄過它的風、河上霧氣、陽光、流經的原野味道,也都歷歷分明。”

真心喜歡網易音樂上的這些評論,彷彿是音樂和畫面之外的“旁白”或“對白”,讓一部“電影”變得完整、豐饒。“灰燼,也有過熊熊燃燒的壯觀;塵埃,說不定也有聚沙成塔的機會。”而一首《訣別書》,有一條網友的留言是——“我覺得這首歌這麼歡快的原因是,自己沒想到那是最後一次,就像母親推着史鐵生逛花園時,鐵生自己也沒想到,那樣歡快的場景竟是最後的訣別。”另一條留言是,“為何曲調如此歡快卻叫訣別書呢?因為我收到了一封信,可我不知道它是訣別書。”

沒有“戾氣”,只有平和、溫暖的話語,和在對音樂的溫暖理解中,以三言兩句透出的引人遐思的故事。

三言兩語的故事,又是多麼動人啊。在趙鵬《親密愛人》的評論區,有一個故事是這樣的:“聽到這歌就忍不住分享給我先生。我們相識13年結婚5年,兒子已經5歲了,相愛如初,互相理解,彼此扶持!在我踏入社會後的第九年他堅定地支持我考研,所幸我考上了全日制研究生!現在雖然相隔1500公里,但是彼此之間還是戀人般的感覺。感謝你!”

在毛不易《消愁》的評論區,有一個故事是這樣的:“肺癌四級了!要走啦,天天聽,可惜以後沒機會再聽啦!各位幫我聽下去,因為喜歡的東西太多了,可惜再也沒機會了!再見啦。”這一條留言的下面,又有那麼多人回復,有人說:“自己活下去聽啊。”有人說:“你自己喜歡的,你自己聽。你又沒給我錢,我才不要替你聽呢。回來,自己打開聽,趕緊的。”有人說:“會好起來的,明天還很美呢。”最動人的是一條引用了卡爾薩根的話的留言——“我們dna里的氮元素,我們牙齒里的鈣元素,我們血液里的鐵元素,還有我們吃掉的東西里的碳元素,都是曾經大爆炸的萬千星辰散落後組成的,所以我們每個人都是星辰。”

其實公交車下車後的步行也蠻有意思,耳機已經摘下,音樂已經停止,藍天空闊,樹影婆娑,陽光把高樓分割光明和陰影。彷彿維瓦爾的《四季》又在耳邊響起,天地,好清爽。

拿起手機順手拍張照片,忽然看到朋友圈裡佛山的小林老師發了一條某位小學生的試卷截圖,截圖是一道“古詩文填空”題,這位小朋友在“君子坦蕩蕩”後面填上了一句——“小人手機機”。我抱着手機,在路邊開心地笑了半天。心想這小娃娃也太痛恨“手機機”了,其實“手機機”也是個好東西啊,比如,它能釋放出如此深入人心的音樂,給灰暗的世界注入如此蓬勃的活力。

重要的當然不是手機,而是我們的心。心的位置,決定了世界在我們眼中的面目——浮起來,是喧囂和煩躁,沉下去,是豐饒和寧靜。

記者:錢歡青 編輯:徐征 校對:楊荷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