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蒙太奇的雙重手段, 造就了陳可辛的《投名狀》

著名攝影師斯托拉羅曾經說過:“色彩是電影語言的一部分,我們使用色彩表達不同的情感和感受。就像運用光與影象徵生與死的衝突一樣。”有人說《投名狀》是一個悲劇,它的世界是悲涼而絕望的。影片是以清末年動亂時期為背景,因此影片整體籠罩着沉悶的氣氛。整部片子都是一種濃重的墨藍色調,藍黑色的服裝,墨藍的天空,甚至連人的心情也是黑色的。

色彩作為電影語言,可以給觀眾強大的衝擊力。導演通過灰暗的色調、富滿悲情的弦樂以及荒涼殘酷的戰後場面,在結構上造成一種強烈的、心理上的失落感。社會是黑暗的,戰爭是黑暗暴力的。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在這種情況下也顯得黯然失色。因此,觀眾的內心也就會顯得異常緊張同時充滿期待。

色彩作為電影藝術造型的一個重要的視覺元素,除了能還原景物的原有色彩,同時。還能傳遞感情,表達情緒:色彩不但可以表現思想主題,刻畫人物形象,體現時空轉換、創造情緒意境,烘托影片氣氛,更是構成影片風格的有力藝術手段。當然,由於人們對不同色彩有不同的生理、心理反應,這也就形成了色彩的情感作用。

通過蒙太奇手段,電影的敘述在時間空間的運用上取得極大的自由。蒙太奇的運用,使電影藝術家可以大大壓縮或者擴延生活中實際的時間,造成所謂“電影的時間”,而不給人以違背生活中實際時間的感覺。

蒙太奇這種操縱時空的能力,使電影藝術家能根據他對生活的分析,擷取他認為最能闡明生活實質的,最能說明人物性格、人物關係的,乃至最能抒述藝術家自己感受的部分,組合在一起,經過分解與組合,保留下最重要的、最有啟迪力的部分,摒棄省略大量無關輕重的瑣屑,去蕪存菁地提煉生活,獲得最生動的敘述、最豐富的感染力。

《投名狀》的鏡頭處理別開生面,除了通過戲劇與現實戰爭的切換來推進事件發展。整場電影節奏非常緊張,使觀眾感覺彷彿空氣都是凝固的。那場兄弟之間的嬉戲場面與戰場上衝鋒陷陣的情節交互切換的蒙太奇剪輯也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其間傳達出來的反差效果令人難忘。攻打蘇州城的細節是影片最耀眼的亮點,陳可辛通過不同角度,呈現出城內與城外一個共同點:對戰爭的疲憊、對自由生活的嚮往。

整個蘇州城形同囚籠,城內如此,城外亦然。特別是影片中屠殺士兵的場面並不是直接呈現給觀眾的,而是通過三兄弟的情感變化以及屠殺者的反應來表現的。二哥的掙扎與呼喊令觀眾為之動容:放箭的士兵們在射殺自己的兄弟時,無奈與凄涼。這些場景將人性表現的淋漓盡致,不得不使觀眾陷入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