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影:《怒火·重案》,誰是主角,觀眾究竟是衝著誰去看電影?

「在文字中證道。——唐淚」

關於《怒火·重案》。

誰是主角,觀眾究竟是衝著誰去看電影?

這個問題由來已久,也見過太多爭執,主體是謝霆鋒的部分擁躉,也會牽涉到一些甄子丹擁躉下場爭鋒。

這其實很容易理解。

但就或可以叫做,“擁躉印象偏差”。

實際上,電影自己會說話。

先看電影的配置和陣容。

電影投資兩億級,標準的港式商業大片無疑。

出品公司包括銀都機構、騰訊影業和英皇影業,而應該注意的是,聯合出品公司裡面,有一家超級子彈影業。

這是甄子丹的公司。

與之同時,甄子丹在這部電影裡面,佔比非常重,同時兼有投資人、動作導演、監製和絕對主演四種身份。

而就《怒火·重案》來說,陳木勝和甄子丹,這兩張香港動作電影的王牌,應該是最顯著的標籤。

所以,電影核心其實不言自明。

當然,就角色設計來講,一正一反,甄子丹飾演的張崇邦是是傳統意義上的好警察,不畏強權、絕不妥協,向來秉公執法,而謝霆鋒飾演的邱剛敖,本來是警隊的明日之星,卻因極端手段誤殺嫌犯,入獄之後黑化。

相對來講,謝霆鋒的角色更為複雜,也更有發揮空間。

然主輔意味明顯。

電影從現實與夢境的交錯開始。

張崇邦焦慮地駕車、在雨夜裡喘息着奔跑,前方是他的戰友和手足,他們正在用暴力審訊一個嫌犯,但無論如何,他也跑不到地頭。

隨着一個暴烈的擊打動作,他從夢境中醒來。

與懷有身孕的老婆簡單道別,他去到警局上班,與摯友和上司姚若成一通插科打諢,就暴露出自己“惹禍精”的本色來。

而接下來,一頓警界、商界大佬雲集的飯局,都未能讓他屈服。

看到這裡,觀眾就知道,這個人就是“一根筋”。

這是前十分鐘的劇情。

這個時候,反派邱剛敖帶着一眾小弟出場。

昏暗的光線、凌亂的空間,關公神像、泡麵、啤酒和堆積成小山的彈閘和子彈,說明這群人,絕非易與之輩。

邱剛敖出場第一句話,“別說我沒講清楚,如果這件事,有誰連累了大家,老天爺都不給面子。”

這是個狠角色。

僅一分鐘的戲份,畫面轉到警局。

警隊抓捕一個重度嫌犯的大行動,撇開了張崇邦及其下屬。

而這件事,又與前文那個飯局有關,慣愛得罪人的張崇邦,一心破案不管其餘的風格,給自己的前途設置了很多障礙,他當然沒有錯,但是這個世界,並不是那麼簡單。

向上司索要行動位置無果,張崇邦計劃單獨行動。

變生肘腋。

邱剛敖一行,干擾了警方通訊,先行解決掉了警方欲抓捕的交易雙方,並通過預先埋放的炸藥,以少打多,重創一眾警察。

這裡埋了一個伏筆,其中一人動了貪念,順走了重犯手上的名表。

遲到的張崇邦,唯見一地的死傷慘重。

一轉頭,邱剛敖與另外一人交易了錢貨,帶着幾個小弟回到了藏身地。

他交代眾人,保持低調。

重案組警司姚若成殉職,張崇邦出席葬禮、緬懷摯友,隨後帶隊調查背後真相。

鏡頭轉到獨處的邱剛敖,他與張崇邦,原來卻是昔時警隊故舊,彼時的邱剛敖,前途一片大好,但因為一樁富豪被綁架案,誤殺嫌犯,墜入深淵。

此時,影片時間過去了約四分之一。

張崇邦繼續追查。

他發現此前被人劫走的貨,出現在市場上,線索指向一個極度危險的人物,區萬貴,江湖人稱“猛鬼”,藏身茶果嶺,養了大批打手,尤其難纏。

其後張崇邦上演了一場獨闖龍潭的戲碼。

這場混戰與追逃的戲,總時長超過八分鐘,其中九成以上的時間,都是打鬥,甚至還重現了昔時《三岔口》中的塑料袋蒙頭橋段,期間一眾下屬警察趕來幫忙,最後以交通肇事收尾。

甄子丹的身手確實很有看點。

而發覺事情敗露的邱剛敖,自然有其應對。

肇事車當然就出自其手。

線索至此斷裂。

巨變之後。

在一個弔唁舊友的場合,張崇邦與邱剛敖首次見面。

二人各有心事,自說自話。

畫面迴轉到昔年,緊追慢趕過去的張崇邦,發現邱剛敖一隊人誤殺嫌犯,而事已至此、無力回天,又該如何收場?

在隨後的庭審中,被救的富豪落井下石,曾經放言會力保邱剛敖等人的警隊高層,矢口否認自己下過嚴令,而上庭作證的張崇邦,雖有心維護,卻因目睹邱剛敖動手,只得在律師的逼問中,承認見到諸人毆打嫌犯。

邱剛敖一行人鋃鐺入獄,其中一人後來自殺。

時間線回到當下。

那個順走名表的人,花名公子,意外之下暴露了行蹤。

線索回到了邱剛敖這裡。

接下來一場街頭追車、槍戰戲,尤其精彩。

張崇邦高空撲下,落到行駛中的車輛頂上,再被甩飛出去,後來再駕車凌空飛越,邱剛敖摩托飛車,二人在疾馳狀態下纏鬥,最後張崇邦滾身甩車,並救下一個險些被撞的小孩。

陳木勝的視覺氛圍營造和現場調度能力,皆值得大讚。

反派中一人被抓,其餘人等逃脫警察追蹤。

其後,邱剛敖殺掉已經暴露的公子,並在警察準備大舉出動找他的時候,來到警局報案。

他說,自己有個朋友失蹤。

這個朋友,當然就是已經被他滅口的公子,而雖然明知他有問題,但苦於證據不足,警方一籌莫展。

最後,張崇邦與邱剛敖一番對談,互放狠話。

這當然只是暴風雨來臨之前。

很快,警方查出公子的死訊。

但線索再次斷裂。

張崇邦怒髮衝冠,卻又無可奈何,就在彼時,又聽得妻子被人綁架的消息,然而只能,眼睜睜看着邱剛敖一行人揚長而去。

綁架一事,正是邱剛敖主謀。

他抓住了昔年置他們於地獄的警隊高層司徒傑,設計了一個非常複雜和精巧的炸彈,令炸彈與司徒傑的脈絡相連,而若要想終止爆炸,除非殺掉司徒傑。

被逼無奈之下,司徒傑說出了當年誤殺嫌犯事件的真相。

最終,狙擊手被迫擊斃司徒傑。

很有趣,飾演司徒傑的演員是袁富華,老戲骨一枚,也就是正在熱映的電影《周處除三害》中的那個壞人香港仔。

張崇邦因為向拆彈組開槍,被紀律部門聆訊。

而邱剛敖一行,徹底陷入瘋狂。

一場街頭怒火,正邪一戰,最終罪魁伏法,雨止風歇。

可惜世間再無陳木勝。

有句話。

很多人都知道,但時常都會忘記。

這句話當然就是,出自《戰國策·齊策三》的“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社交圈層,與志同道合的朋友,所以通常會出現,一個並不正確、也不符合辯證法的認知,自我即世界。

故而他們會不自覺地成為“代表”。

一開口就是,全網絡,所有人等等,無形中陷入了認知的缺陷,和邏輯的陷阱。

當然,在他們的角度來講,不會認為自己有錯。

就如上文所言,衝著誰去看電影?

細想之下,只余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