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學者大衛·波德維爾去世,“我們全都欠他很多”

美國當地時間2月29日,著名電影學者大衛·波德維爾(david bordwell)因病去世,享年76歲。

2014年4月4日,大衛·波德維爾出席香港國際電影節新秀電影競賽評審團記者會。視覺中國 圖

波德維爾或獨立撰寫、或與妻子克里斯汀·湯普森(kristin thompson)合著的諸多電影學論著,如《世界電影史》《電影藝術:形式與風格》《好萊塢的敘事之道:現代電影中的故事與風格》《電影詩學》等,早已被一代代影迷讀者奉為經典。

《世界電影史》

《電影藝術:形式與風格》

《好萊塢的敘事之道:現代電影中的故事與風格》

《電影詩學》

他在《香港電影王國》(舊版譯為《香港電影的秘密》)一書中引用《紐約時報》影評文章的那句“盡皆過火、儘是癲狂”則早已成了世人研究、評價港產片時最愛使用的金句。此外,他還常年為影迷津津樂道的cc收藏版(the criterion collection)dvd製作花絮內容和評論音軌,在電影文化普及上,做出過巨大貢獻。

《香港電影王國》

大衛·波德維爾1947年7月23日出生於美國紐約州,據其本人介紹,因為家裡經營的農場遠處偏鄉,小時候他根本沒機會去城裡看電影,只能在電視機上看些好萊塢老電影。“但我從12歲開始就看了不少關於電影的書籍,就此對電影產生了巨大興趣。不過那時候有關電影的書本身就很少,而且大部分都是講電影歷史的書。此外,我也讀影評,包括時尚雜誌上的影評專欄,以及《電影季刊》《電影》和《電影文化》等專門性雜誌。16歲,我考出了駕照,終於可以自己開車去附近城裡看新上映的外國電影了。於是我看了費里尼的《八部半》,還有好多奧遜·威爾斯的電影。閑下來,我也嘗試過自己製作8毫米電影。”

之後,他進入紐約州立大學奧爾巴尼分校英語專業就讀,原本打算要做高中語文老師,但始終難以放下對電影的強烈興趣。尤其是大學期間,他通過組織校園電影放映俱樂部,接觸了大量好萊塢經典作品和最新的外國藝術電影,終於決心要改變人生規劃。“1965年的秋天,我在紐約布利克大街電影院看了溝口健二的《山椒大夫》,被深深打動。我想要更多地了解這部電影乃至電影本身,於是同時申請了愛荷華大學和紐約大學相關方向的研究生資格。”

最終,他被愛荷華大學錄取,完成研究生課程後又加入了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長期在傳播藝術系擔任教職工作,直至2004年退休。

終其一生,波德維爾共撰寫、合著或編輯約22部書籍,既有針對單個導演的專門論著,如《德萊葉的電影》《小津與電影詩學》《愛森斯坦的電影》等,也有着眼於不同國家電影風格和電影製作模式的《香港電影的秘密》和《經典好萊塢電影》(the classical hollywood cinema),更有與妻子湯普森合寫的電影研究入門級教科書《電影藝術:形式與風格》。該書於1979年首次出版,之後一再更新再版,被翻譯成十數種語言,影響力巨大。

此外,夫妻兩人還在網絡時代開創性地辦起了名為“電影藝術觀察”(observations on film art)的個人博客,分析電影理論,介紹觀影感受,忙得不亦樂乎。博客上,波德維爾的最後一篇發文,來自2月26日,他去世前三天。文章介紹了標準公司在線平台三月即將推出的侯孝賢導演作品選,強調這些影片在西方平時很少能看到,“但對於那些欣賞他晚期作品的人而言,這些影片也絕對有必要看一下——早在上世紀90年代,我就專程去布魯塞爾和台北看過這些影片的膠片版放映”。

波德維爾的死訊傳出後,全球各地大量電影學者、影評人均通過各種方式致以哀悼,包括好萊塢著名編劇大衛·凱普、製片人詹姆斯·夏慕斯在內的多位電影人,也在社交媒體上誠摯感謝波德維爾為電影藝術的普及所作出的貢獻。

《爆裂鼓手》《愛樂之城》的導演達米恩·查澤雷更是表示,“我從大衛·波德維爾那裡學到的電影知識比從其他地方學到的都要多。對我來說,他就是美國的安德烈·巴贊……他以一種全新的方式,將電影理論與電影評論相結合。他的《電影敘事》一書,改變了我對故事的看法;他的《光影人物:論電影場面調度》(figures traced in light)一書,改變了我對取景的看法;他的《好萊塢的敘事方法》,改變了我對好萊塢的看法。他是一位巨人,一代又一代的電影人、電影評論家和電影理論家(說到底,我們這些人都是同一類人),全都欠他很多。”

筆者此前在《外灘畫報》周刊擔任編輯時,與波德維爾有過兩次接觸。一次是想刊載他個人博客上的一篇關於坐在影院頭排觀影個中況味的趣文,發信詢問可否授權以及該如何支付稿酬。他很快回函,欣然應允,並表示無意收取稿費。另一次是在策劃的影評人訪談專題中,也包含有波德維爾。他在採訪中透露,自己最喜歡的導演是小津安二郎,但沒有特別喜歡的影評人;至於影評人、教授、作家的多重身份,他還是“最喜歡教書和寫作”,尤其退休後“在電影博客上的寫作給了我很多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