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減肥和勵志,賈玲還想用《熱辣滾燙》秀出些什麼?

首先上結論,《熱辣滾燙》算得上一部好電影,值得一看,可能略好於不少上映國片,但遠遠不夠封神,甚至連優秀也談不上。

儘管有前面的淺俗笑料,稍顯冗餘的煽情段落,但是當《送你一朵小紅花》響起,賈玲還是憑藉埋好的反轉(或許經驗豐富的影迷已經猜到)完成了《熱辣滾燙》的內核呈現。

戲裡戲外減肥暴瘦,處女作的驚艷票房,都為這部《熱辣滾燙》增添了諸多期待,也成為推動其成為今年春節檔最高票房的核心動力。相較於改編原作,日本電影《百元之戀》,仍能看齣劇本團隊的用心與不足,在其他技術層面均平淡無奇的前提下,故事的淺淡成為《熱辣滾燙》以及賈玲最顯眼的硬傷。

01. 減肥背後的階層真相

不管賈玲和電影團隊願不願意承認,“減肥”絕對是《熱辣滾燙》跳不開的關鍵詞。

同時,不管包括賈玲在內的任何人(特別是女性)如何粉飾自己的減肥行為,“女為悅己者容”,積極自律,挑戰自我,總要贏一次,等等。其本質動機,也永遠繞不開對主流審美觀念的妥協。

特別是賈玲這幾天公開亮相,確實瘦得像變了個人,以前圓呼呼的臉變成了端正的方臉,一出場就哭得梨花帶雨,跟原來樂呵呵掌控全場已經判若兩人,更被人猜測已經抑鬱。

可是,這項體重改變究竟帶來了什麼價值?

觀感提升嗎?沒覺得現在的賈玲有多麼美艷性感啊?反而是之前圓呼呼臉龐上的小酒窩,敦厚體型與溫暖笑容,一看到就讓人心生親切,更具備情緒價值。

勵志故事嗎?花錢,花時間,反人性,持續飢餓,情緒低落,每天票房幾個億還要哭得稀里嘩啦。最終達到的目標就是身材苗條,脂肪層變薄幾公分。鼓勵大家積極減肥?鼓勵大家迎合所謂的精英范、白嫩瘦審美?

也有支持的影迷提供了“健康”和“自律”層面的理由。但同樣站不住腳。先是增肥然後迅速減重,以專業團隊做支撐,付出隱退公眾視線一整年,情緒低落瀕臨抑鬱等等代價,這有何健康可言?

同時賈玲寫齣劇本,先拍好增重部分,然後帶着百多人的製作團隊,上億的成本投入,超百萬的觀眾期待,就為了後續的拳擊部分,為了走廊上自我對看的煽情段落。這早已不是什麼普通白領的自律,而是被資本和團隊裹挾着的“他律”。

其實,我無比懷念那些年的賈玲,與沈騰在王牌的熱辣互懟,在記者會上的爆笑全場,在生活和工作場合的親切隨和,那才是一位讓人喜愛的演員,是一段豐沛熱烈的人生。

原本獨立熱烈的存在,卻為了主流審美和大眾認知,從戲裡到戲外都完成了所謂的勵志和“蛻變”。這哪裡是蛻變?這不過是生動的個體,終於“削足適履”,跳進了主流意識(由精英構建)及平庸審美(由大眾附和)的陷阱當中。

儲殷教授的幾段發言已經道出了減肥的真相。

在物資匱乏的時代,都是以胖為美,有錢能吃肉,有閑能化妝,便是人間富貴。可是在物資豐沛的現代社會,變胖和悠閑幾乎是每個普通人的權利。於是精英們必須製造出新的“階層差異”和“精英標籤”,鍛煉、減肥,保持身材,養生美妝,過往被認作“病態”的白嫩瘦,反而成為了最潮流的審美趨向。

就連手握幾十億票房,擁有“准一流”導演話語權的賈玲,也不得不屈從於這樣的引領,或是誤導。

02. 惡意越深,勵志越燃

作為改編電影,《熱辣滾燙》與原作《百元之戀》有着接近的故事架構,都是以底層廢柴女學習拳擊開始,而後反轉逆襲、確證自我作為結局。而片中的多處細節,都能感受到賈玲團隊的認真用心,完成了從裡到外的本土化改造。

在經典戲劇理論中,“衝突”是決定影片精彩度的最重要內核。在復仇電影,衝突核心是狡猾又強大的敵人;在愛情電影,是現實的不可能性與家族、家人的超強阻礙;在勵志電影,則是現實的惡意、他人的嫌棄與最終實現的自我強大和成就逆襲。

代入到《熱辣滾燙》中,本土化的細節很多,而在改着改着,卻失去了原作更深沉的內核。也就導致衝突的不夠明顯,和勵志的不夠熱烈。

原作《百元之戀》的劇本中,一子被家人嫌棄,與妹妹撕打,被店長強暴,被男友嫌棄,被底層生活按在地板上摩擦。她的拳頭,是砸向貧困生活的憤懣和絕望,是砸向自身慣性的沉痾與束縛。她不需要迎合誰的審美,她正是在反抗別人投射到她身上的既定認知和刻板標準。

《百元之戀》的前半段中,幾乎完全處於壓抑灰暗的狀態,沒有幽默,沒有抒情,有的只是徐徐流淌的生活河流,以及浮在水面的油污和垃圾。一子身旁所有人似乎都帶着深刻的惡意,充滿着“發達國家”的冷漠。

這些鋪墊為一子選擇拳擊,並且在拳台上全力泄憤提供了強大的情感支撐。

反觀《熱辣滾燙》,卻通過常規喜劇操作,以插科打諢的笑料消解了這份沉重。包括喬杉和李雪琴這對cp的小品對白,燒烤店的欺凌和對談,都添加了笑料和包袱,表面看是讓觀影過程更輕鬆一些,但事實上卻消解了影片最核心的衝突動機,以及反轉敘事的懸念張力。

特別是賈玲和雷佳音的戀愛段落,雷佳音並沒透露出明顯的惡意(不承認情侶身份也許是出於羞澀?),兩人更像是底層情侶的依偎相依,互相支持。

被消解的惡意,被疏泄的憤懣,最後都推演出無法飽滿支撐的拳台段落。

於是片中的多處燃情段落,都逐漸顯得重複和冗長(《小紅花》一段例外),不斷沖刷掉觀眾的耐心和熱情。

不僅如此,觀眾很快察覺到這樣的拳擊無疑是不專業和不可信的,轉而還會質疑減肥行為本身的合理性。

身為一名底層廢柴青年和燒烤店小工,她可以長期支撐一節課三百元的拳擊運動?有時間去跑步練拳運動,然後減掉100斤肥肉?

同時也引發了質疑,一位擁有討好型人格的女孩,有可能宅居家中啃老數年?

03. 討好人格的自我確認

為了分析片中杜樂瑩的自我認知及討好型人格,不得不做出一些劇透,儘管本人會非常克制。

在家中宅居啃老,被離婚的妹妹嫌棄,還被妹妹算計着手裡的房子,但樂瑩忍氣吞聲,默默簽字將房子送給了妹妹;

閨蜜和男友搞在了一起,閨蜜還想請她當伴娘,來掩飾自己的小三行徑,樂瑩忍辱負重,成全了閨蜜的臉面;

忍受着破身的劇痛,迎合了男友的需求,卻聽到男友並不承認兩人的情侶關係,對旁人說“就是一學員”;

還有對錶妹心生憐憫,幫她完成綜藝節目上的誇張表演,表妹以此表現,順利得以入職轉正,但又被樂瑩聽到,表妹不過是利用她的肥胖做噱頭,對她並無情感可言。

風雨交加之夜,萬般絕望之際,樂瑩從窗口縱身躍下,卻並未結束生命,甚至“一點傷都沒有”,於是,她觸底反彈,開始尋求一場人生的勝利。

容我淺插一句,《送你一朵小紅花》似乎符合情緒,但卻並非合適的選擇。因為作者趙英俊已逝,這首歌也因為同名電影有了更為寬闊和沉重的內涵。

在“減肥”和“煽情”之外,賈玲試圖將話題引向自我確認和內心強大。

她和父親的一段對話做出了點題:一大一小兩個蘋果,該怎麼送給別人?

以前的樂瑩會立馬將大的蘋果遞過去,表達自己的善意;可是她逐漸發現,拿到大蘋果的別人,會繼續盯着小的蘋果。更有甚者,會習慣於認為樂瑩並不喜歡吃蘋果,送蘋果並不是她的善意,而是受贈者在幫她解決麻煩。

就像男友一直認為樂瑩就喜歡吃牛蛙。

成長之後的樂瑩不再立馬遞上大的蘋果,不再本能地選擇討好和善良。給大給小或是不給,都在於自己的心情。

所以,肥胖或是瘦削,包容或是斷交,迎合或是抽離,接納或是拒絕,標準僅僅在於順應自心,無須在意他人看法,無須顧及世俗觀感。這才是經歷過磨鍊後成熟而穩定的健全人格。

從走廊一段的自我對比,到片尾對男友的冷淡表態,都是樂瑩強大之後的瀟洒狀態。

所以,這才是《熱辣滾燙》的真實主題,那便是順應自己的選擇,放棄討好世俗,放棄討好他人(甚至包括家人),以強大的自我,閃耀出絢麗的光芒。

所以,最後剩下的一個問題是,既然推崇大家都順應本心,做回自己。那麼,有了《你好,李煥英》的母女真情,有了《熱辣滾燙》的減重和拳擊。下一次,能不能脫離自身光環,拍一個視角相對客觀的第三人稱電影?賈玲導演?

畢竟影迷更應該關注電影作品,而不是導演自己的花邊軼事,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