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辣滾燙》爭議:這是一部關於“減肥”的電影嗎

賈玲自編自導自演的《熱辣滾燙》在2024年春節檔獲得顯著成功,成為最大贏家之一,票房口碑雙豐收。無疑,“賈玲減肥”是這部電影的最大話題點,雖然賈玲在諸多採訪中一再強調,不希望觀眾認為這是一部關於“減肥”的電影,但從這部電影官宣定檔到上映之後,觀眾談論最多的卻始終是賈玲減肥,與此相關的熱搜至少有十幾個,不乏在熱搜上“爆”的話題。這也確實成為很多觀眾的觀影動機——想親自到影院里看看賈玲成功減肥100斤的驚人效果。

《熱辣滾燙》中瘦身後的賈玲

“賈玲減肥”成功帶動票房,也讓電影陷入一定的爭議。比如有觀眾質疑,這就是一部“減肥”的電影吧,或者說“賈玲減肥紀錄片”?不論主動還是被動,鋪天蓋地的話題圍繞“減肥”展開,會否加劇人們“肥胖=失敗,瘦下來=愛自己”的偏見,加劇body shaming(身材羞辱/體型歧視)?如果我們將《熱辣滾燙》與日本原作《百元之戀》進行比照,可以鮮明發現,日版的故事邏輯並不建立在減肥基礎上,《熱辣滾燙》何以凸顯減肥?不完美的《熱辣滾燙》,為何仍是重要的?

《百元之戀》並不建立於減肥基礎上

《熱辣滾燙》翻拍自2014年上映的日本電影《百元之戀》。32歲的女主角一子(安藤櫻 飾),是大齡啃老族,失業在家,過着消極且缺乏目標的生活,停滯於打遊戲、吃飯和休息等基本需求中,目光無神,邋裡邋遢,混吃等死。一子沒有明確的社會角色和職業定位,沒有成就感,自我認同感極低,自稱是只值一百日元(不到人民幣五元)的女人,這也是片名“百元”的來源。

《百元之戀》中不求上進的一子

一子是日本深受“頹喪”文化浸染的諸多普通人中的一員,他們消極且低慾望地生活,大抵源於一種悲觀的人生哲學“無”——用網友形容《不求上進的玉子》中的一段話來描述,“人生‘無可奈何’,角色‘無名小卒’,命運‘無所適從’,改變‘無濟於事’,挫敗‘無處不在’,成功‘無人問津’,狀態‘無精打采’,情緒‘無所顧忌’,‘灰暗’無孔不入。”

人生的“無望”,是日本社會結構的產物。日本經歷經濟泡沫破裂後經濟一度陷入停滯,被稱為“失去的二十年”。這期間,房價高企,生活成本增加,就業市場特別是終身僱傭制度逐漸削弱,年輕人畢業後難以找到穩定工作,或者即使找到工作也面臨高強度勞動和低起薪、收入增長相對緩慢等問題,社會原子化傾向加劇,個體內心孤獨感愈發強烈……當日本年輕人看到種種現實限制和困境,認識到即使擁有自由意志也很難逆天改命,很容易導向虛無主義,乾脆選擇低慾望的“躺平”。

由此,《百元之戀》不用刻意去呈現或強調一子如此頹喪的原因,並且,“無望與虛無”並不僅僅是一個默認的社會背景,也經由圍繞一子的社會眾生相反映出來。

行屍走肉狀態下活着的一子,起初對於痛感是麻木的,哪怕遭遇強姦,她報警然後徑自離開,一路上喊着痛;男友背叛自己,她只是等在路邊問一下,冷靜看着男友與他的新對象離開……意外練習拳擊後,一子的身心狀態逐漸發生變化。

影史上有不少成功的拳擊電影,大多講述頹廢失敗的小人物練習拳擊後找到自我,比如《憤怒的公牛》《洛奇》《阿里》《鐵拳男人》《百萬美元寶貝》等等。以拳擊為切入口並非偶然,拳擊是一項高強度、高對抗性的運動,它對訓練者的身體與心理進行着雙重的鍛煉。身體上,拳擊運動對訓練者的耐力和力量提出極高的要求,必須克服惰性、克服恐懼、挑戰身體極限,才能提升身體能力、形成對抗的實力。通過克服身體上的種種艱辛以及不斷挑戰自我,訓練者可以獲得心理上的滿足感和成就感,它們幫助訓練者重建自我認知、提升自我價值觀,逐漸從消極到積極、從軟弱到強大。除此,拳擊還是一個強烈的情感出口,在揮汗如雨的訓練過程中,通過揮拳、戰鬥,能將生活中的挫敗感、將不平不服不屈等憤怒情緒發泄出來,轉化為有目標的行動力,從中獲得力量。

學習拳擊一個月後,一子的身材沒有發生太明顯的變化,但觀眾從她的體態、眼神等,發現她變得“精神”,她的眼神更堅定、少了躲閃和猶豫,她不再總是佝僂着背,軀體變得穩健有力,她的面部表情也不再只是麻木,逐漸自然且富有感染力……不用喊什麼口號、說什麼台詞,觀眾就能感受到一子正找到生活的某種實感,她動起來了。

煥然一新的一子

故事的最後,一子參加職業拳擊賽,她拼盡全力還是輸了,走出拳擊館,看着正在門口等着她的前男友,一子這才失聲痛哭起來“好想贏,贏一次也好”。電影沒有落入心靈雞湯的窠臼,比如比賽結果不重要、一子已經戰勝過去的自己、她已經贏了云云,一子想要贏,這是她找回痛感的標誌,是她在與生活長期搏鬥、長期失敗甚至已經安於失敗後激起的勝負欲,一次勝利很重要。一子輸了,貼合的是現實的邏輯——在很多情境下,我們努力了也還是會輸,生活永遠是最大的敵手並難以戰勝;但我們可以確信的是,一子不再是以前的那個一子,她已經習得戰鬥的姿態。

一子的蛻變並不建立於減肥基礎上。這部電影漂洋過海擊中國內不少觀眾的內心,是因為很多人能夠共情那種“無望與虛無”的感受,能夠共情那種“好想贏”卻又輸了的無奈與心碎,但它導向的不是絕望,也不是雞湯,而是一種直面慘淡的現實主義:不是不戰而敗、繳械投降,而是互相搏鬥,然後互相拍肩。

《熱辣滾燙》以“肥胖”來塑造人物

《熱辣滾燙》對《百元之戀》進行了本土化的改動。在春節檔這樣一個全民觀影檔期,確保故事更加通俗易懂是賣座的一個前提。“頹喪”文化對於國內不少觀眾而言或有一定的接受門檻,《熱辣滾燙》補足了女主角樂瑩(賈玲 飾)頹廢的緣由,用樂瑩自己的話說:自己對人挺好的,但總是受到傷害;而用賈玲在採訪中的話說,樂瑩在過去的生活方式中“找不到愛”。

樂瑩(賈玲 飾)

劇情將樂瑩設置成一個雖然看着躺平、頹廢、好吃懶做,但本質上善良、總是對別人好、卻沒有得到他人善意回應的人。比如妹妹樂丹(張小斐 飾)覬覦樂瑩的房子,還總是對樂瑩口出惡言,而樂瑩也確實將房子給了妹妹,還是沒能換來妹妹的感激;男友杉子(喬杉 飾)出軌樂瑩多年的好閨蜜莉莉(李雪琴 飾),被男友與最好的朋友共同背叛,他們卻還要樂瑩在他們的婚禮上當伴娘,樂瑩也確實去了;樂瑩一度對拳擊教練昊坤(雷佳音 飾)掏心掏肺地好,昊坤卻在偽裝被她拆穿後讓她滾,並且在人後根本不承認他與樂瑩的關係;她對遠房表妹豆豆(楊紫 飾)傾注了最後的信任,豆豆也背叛了她,豆豆只是把樂瑩當作自己轉正的工具,內心深處對樂瑩充滿鄙夷……

說實話,這樣的劇情設定是狗血的,也是極端的,它演繹的其實是“他人即地獄”的邏輯——無論是親人、閨蜜、男友還是朋友,沒有一個是可靠的,都是“壞人”,都在利用、背叛、糟蹋樂瑩……現實生活一定存在這樣的極端,只是這類極端並不“普適”,它不是現實主義所謂的典型人物的塑造方法。

而樂瑩雖然看似是“討好型人格”,比如《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中的松子,但二者也只是“形似”——畢竟樂瑩在家躺平10年,家裡催了無數次找工作,妹妹更是罵了很多回,她都不為所動,這完全不符合討好型人格過度迎合他人、不懂拒絕別人、對批評和拒絕極度敏感等特點。甚至,一開始求職節目上門來,樂瑩還當著所有人的面罵了粗話。

有意思的地方恰恰在這裡:大部分觀眾、包括那些嚴苛的評論者,大多忽略賈玲在極端化設定上的破綻,反而認同樂瑩的人物塑造邏輯,覺得這是可信的。這並非觀眾對賈玲格外寬容,而是因為賈玲聰明地利用了“肥胖”,讓樂瑩的處境顯得合理化。假若樂瑩是張小斐來飾演,她對人那麼好卻總是被傷害,這種極端狗血的塑造手段,會讓電影的人物崩盤;可如果是讓增重後達到200多斤的賈玲來飾演,觀眾就覺得可信了。因為在人們的偏見和社會範式中,一個胖女孩遭遇更多的辜負和歧視,彷彿就是那麼自然而然。

200多斤的樂瑩

為了飾演一開始那個頹廢的樂瑩,賈玲先是增重了40斤。對此,賈玲的說法是,她以前的形象很討喜,為了讓角色一出場更顯沉重頹廢才增重。但《百元之戀》已經很清晰說明了,人物的頹廢狀態並不需要經由肥胖來體現。真正的原因反而是,賈玲深知社會的偏見,深知一個女胖子在生活中會遭遇多少歧視、會被辜負多少善意。

《熱辣滾燙》火了之後,以前那個肥胖的賈玲在娛樂圈的坎坷經歷,重新被營銷號搬了出來,大家紛紛感慨以前賈玲多麼不容易。初入相聲界時,賈玲的身材很是苗條,只是“女孩子講相聲,就像是走錯了澡堂子”,後來她胖了起來,才“幸運”地在喜劇圈立足,胖胖的女性喜劇演員利用自身外在形象來增強角色的親切感和喜劇效果,胖起來的賈玲催生了一系列“身材梗”,製造諸多笑料。從人人可以踩一腳的喜劇“笑料”,華麗轉身為國內最具商業價值的女導演,賈玲太明白一個胖子遭受的冷眼、嘲諷與捉弄,“對別人哭有什麼用啊,誰會可憐你,特別是我胖乎乎的,像個猛漢一樣”。而這背後,是業內、也是諸多觀眾對於肥胖人士的偏見。

這種偏見,本質上是歧視與惡意。在長期的媒介塑造下,我們不僅以瘦為美,更可悲的是,將身材與人格聯繫起來,一個人的身材常被用來象徵或推斷個體的性格、品質、社會地位甚至道德水平。比如,偏胖的身材被認為是懶惰或放縱的結果,健碩的體格被認為是自律和決心的象徵;我們還會通過自己對身材的認知來投射到他人身上,比如很多人覺得保持良好身材需要自制力,進而就會認為擁有健美身材或者成功減肥的人,在生活中其他方面也有類似的自制能力,反之,肥胖就會被視為缺乏自律、沒有自制力、缺乏上進心。

我們都知道正確的道理:直接將身材與具體人格特質劃等號是不科學的;一個人肥胖,受到多種複雜因素的影響,如遺傳因素、生理疾病、藥物副作用、心理壓力等,與自律並無正相關關係。但懂得大道理是一回事,心中的偏見卻是難以移動的大山。

電影雖然極力規避對樂瑩的身材進行調侃,但當200多斤的樂瑩出場時,電影已經成功調動觀眾的偏見,我們自動用偏見腦補樂瑩的經歷——這個肥胖的女孩,不美,不自律,沒有毅力,飲食和生活方式不健康……所以,身邊的人不喜歡她,所以她對別人好才會被別人辜負,所以她遭遇的種種極端處境才不顯得狗血。賈玲正是利用了觀眾的偏見,將對於胖女孩的惡意轉化為對樂瑩凄慘遭遇的認同,讓樂瑩遭遇的來自四面八方的背叛變得可信。

《百元之戀》中,一子可以不胖,但《熱辣滾燙》中,樂瑩必須肥胖,否則這個人物無法立住。

《熱辣滾燙》的人物蛻變建立在“減肥”基礎上

賈玲在很多採訪中真誠表示,這部電影並非關乎減肥,“我不想引起身材焦慮,但這個人物的成長和她要做的事確實是通過外形變化展現的,希望觀眾去電影院看到的是她變強了,不是變瘦了。”她在處理樂瑩的家人在看到她瘦100斤後的反應時都沒有着力表現,“大家都一晃而過,我不想在身材上做太大文章。”

很多評論者基本也延續這個說法,認為電影中樂瑩減肥,只是她蛻變的附帶結果,不是她減肥了所以她蛻變了,而是她蛻變的同時,順帶減肥了。真的只是這樣嗎?

電影中理解樂瑩蛻變的一個關鍵情節是,減肥成功的樂瑩與父親一起吃飯,兩個人談到一個分蘋果的假設。樂瑩問爸爸,如果你有兩個蘋果,一大一小,你的朋友想要,你會給哪個?爸爸說,給大的。樂瑩說,以前的她會兩個都給,朋友都以為她不愛吃蘋果,現在呢,看心情。

以前樂瑩將愛建立在他人身上,她一直向他人付出愛,希望得到他人愛的回饋,結果一直受傷害。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她,無異於一次重生,她決定愛自己,自己給自己愛。這個轉變是電影的重中之重,需要給出足夠的說服力,才能讓結尾的高潮具備情緒感染力。

《百元之戀》中,一子的蛻變沒有經過這類點題式的台詞,它更接近於一個活着的真實人物的變化邏輯——很難說哪一刻發生變化,但一子在接觸拳擊後不知不覺間完成了狀態的轉變。《熱辣滾燙》延續《百元之戀》拳擊這一核心設定:“兩個人打成那樣,還能抱在一起。我以為想得到擁抱,只有對人好才行呢!”這是樂瑩蛻變的重要動因:讓自己站在舞台上,拼盡全力去戰鬥,贏得對方的尊重與擁抱。

拳擊是樂瑩蛻變的因素之一

但與《百元之戀》不同的是,《熱辣滾燙》將樂瑩的訓練周期拉長。《百元之戀》一子訓練只有一個月,就站在拳擊台上,她的身材沒有大的變化;《熱辣滾燙》將樂瑩的訓練周期拉長到一年,春夏秋冬四季更迭,樂瑩的身材變化有了視覺上的直觀體現:她從200多斤,瘦了100斤後,身材不僅苗條,更有腹肌、肱二頭肌與背闊肌。

《百元之戀》中,一子從第一次現場觀看別人拳擊比賽,到自己練習拳擊,並通過拳擊考試,只歷時一個月時間

為什麼《熱辣滾燙》要放大原作所沒有的減肥元素?有人或如此解釋:樂瑩以前很胖,所以訓練時間更長才符合打職業賽的體格標準,她瘦下來也是因為拳擊。

但誠如前文所言,樂瑩這個人物得以成立的前提,是她的“肥胖”,當觀眾在偏見中將人物的身材與她們的品格聯繫起來,成功減肥的樂瑩自然被附着頑強、堅韌、自律等美好品格。由此,減肥就成為樂瑩蛻變的另一關鍵因素,這是與《百元之戀》的最大不同——一子不必“變瘦”,就可以讓人感受到“變強”,樂瑩必須“變瘦”,所以“變強”了,假若樂瑩沒有成功減肥,她“變強”會失去說服力。

成功減肥,是樂瑩蛻變的另一因素

電影之外,賈玲成功減肥同樣贏得觀眾“太強了”等讚譽。電影在結束後的彩蛋中,放出賈玲的減肥花絮,這個過程不僅“痛苦”,賈玲還扛着巨大壓力——一旦無法成功減肥,電影直接就無法接着開機,甚至有可能趕不上春節檔。但賈玲憑藉超乎常人的毅力挺過減肥平台期,最終瘦下來的她如願穿上夢想中的白色禮服。不少觀眾在此時自發給出掌聲。

從社交平台上的反饋來看,很多人認為這個減肥花絮比電影本身更震撼。這又是賈玲的厲害之處,也是她的真誠之處——她掏心掏肺拍電影,兩部電影都是將自己最私密的體驗獻給電影。《你好,李煥英》是她對母親最真最深的感情,《熱辣滾燙》是她的艱難減肥紀錄,是她給自己的一個交代。電影內外的高度同構與互文,很難說樂瑩只是電影中的角色,她已經糅合賈玲的靈魂。雖然《熱辣滾燙》沒有渲染樂瑩瘦身後得到的讚譽,但電影外的賈玲得到眾多人格上的讚譽,樂瑩也就間接得到了。

在這個層面上,有些人擔憂《熱辣滾燙》無意中流露出的“肥胖=失敗,瘦下來=愛自己”,會加劇body shaming,讓肥胖人士更加難以自處。這其實也是賈玲所擔憂的,所以她需要在採訪中屢次強調,《熱辣滾燙》不是一部關於減肥的電影。

只是電影的傳播與影響,並非主創者能夠完全把控的。當《熱辣滾燙》對減肥進行濃墨重彩渲染,並客觀呈現主人公在瘦下來後變得更強、更好,這一敘事方式確實可能在無形中強化“肥胖等於弱小/不成功”的社會觀念,導致觀眾對肥胖者的刻板印象加深,並可能對現實中的肥胖人群產生負面影響,比如增加他們的心理負擔和社會壓力。

這是《百元之戀》處理得更好的地方,它通過展示角色內在的成長、自信的建立以及面對挑戰時的心理韌性,來體現人物蛻變。《熱辣滾燙》不想錯過賈玲減肥這個最大的賣點,獲得票房收益也不可避免遭遇爭議。

有些滑稽的是,賈玲成功減肥後,社交媒體上一些評論說:減肥後的賈玲不太討喜,還是更喜歡以前的賈玲云云。這是女性遭遇更嚴重body shaming的縮影。當女性肥胖,她們被調侃、戲弄,這讓很多人獲得心理優勢;當女性瘦下來,他們的優越感消失,反而被女性減肥過程中彰顯的精神與意志所震驚,並感受到某種惘惘的威脅。這是人格卑怯與孱弱的體現。

無論如何,還是有必要強調:我們要尊重身材的多元化,肥胖不必然意味着不自律和不健康(比如有些人bmi雖然高於標準範圍,但身體脂肪含量較低、肌肉量較高,身體功能反而比一些bmi正常的人更好),不健康的瘦身方式可能讓身體更不健康。減脂瘦身是個人自由,自律自製值得欽佩,但儘管肥胖也要盡情享受美食也是值得尊重的個人選擇。

“醫生提醒:賈玲式減肥不適合大部分人”的報道,也提醒着公眾減肥必須遵循科學

《熱辣滾燙》不完美但重要

要客觀承認,《熱辣滾燙》不是一部完美的電影,它的人物塑造邏輯存在瑕疵,對減肥元素的凸顯、強化與營銷,的確有加重身材焦慮的可能。

不過,《熱辣滾燙》不完美,但它仍很重要,它的意義遠遠大於它的不完美。

很多人早就注意到了,不只是春節檔,而是很多重磅檔期,女性導演很少、女性故事很少。這是因為電影行業長久以來存在男性主導的現狀,在投資決策過程中,製片方、投資人更傾向於選擇具有成功經驗和票房號召力的導演,而這些角色往往由男性佔據。

賈玲的出現進一步打破這個局面。《李好,李煥英》讓她一度成為全球票房最高的女導演,當時很多人認為這只是運氣,但這一次《熱辣滾燙》的又一次成功,無疑助力賈玲成為中國商業片領域最具號召力的導演之一。

有票房號召力的女性導演的出現很重要,“誰在拍電影”很重要。電影是一種言說,言說就是一種權力。如果都是男性導演講故事,很容易變成男性中心、男性視角、男性規則,我們確實很難指望,男性導演會優先、會注重去講述女性故事。就像《愛情神話》導演邵藝輝說的,“歷史上本來就是女性創作者比男的要少很多,女性的確是文化意義上的弱勢群體,男性就是一個強勢的群體。但是對於創作上,其實一個弱勢群體才會去琢磨更多的東西。弱勢的人會去琢磨強勢的,強勢的人可能覺得不太需要琢磨弱勢的。”只有當越來越多女性參與言說,女性的感覺、經驗、思想進入電影語言,女性才能逐漸改變被言說、被定義、被塑造的命運。

春節檔的諸多電影中,賈玲的《熱辣滾燙》是唯一一部女性視角電影,也是唯一一部女性為第一主人公的電影,講述的也是女性的成長故事。《熱辣滾燙》之於女性電影,還有兩個頗具標誌性的意義:其一,女性的挫折、頹廢、痛苦及蛻變在主流商業大片中得到濃墨重彩地呈現——這在以往基本局限於文藝電影中。其二,主流商業大片中,女性不需要獲得愛情來體現成功。不同於《百元之戀》的結尾(事實上,在日本原版的故事邏輯中,這個結尾處理並不差,頹喪的人生中有時就是需要一點慰藉),《熱辣滾燙》的結局更符合電影中樂瑩“看心情”的轉變,她拒絕昊坤,獨自離去,保持着戰鬥者的姿態。“看心情吧”,這就是女性導演給我們帶來的女性視角。

賈玲的電影提供了一些難得的女性表達

從更深遠的意義來看,更多女性導演加入,有助於性別平等與多元視角、題材拓展與藝術創新、人才培養與產業發展。譬如《熱辣滾燙》上映當天,好萊塢五大之一的索尼影業就官宣購買《熱辣滾燙》的全球發行權,這是索尼影業首次在沒有參與出品的情況下,直接買下中國內地電影的海外發行權,既是對賈玲作品的信任,也是中國女性電影人進一步走出去的標誌,對產業發展就有幫助。

總之,客觀正視《熱辣滾燙》存在的不足,不是否定這部電影、否定女性創作,恰恰相反,我們希望有價值的批評聲音能夠幫助女性導演完善創作,走得更遠,給我們帶來更多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