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宇輝入“央視”主播圈!真正的本事,其實很簡單……

作為央視的兩大名將,朱廣權和撒貝寧下凡,和直播界的兩大男神李佳琦和董宇輝合體,着實很有看點。

身為段子手的朱廣權,憑着一身妙語連珠的本事,還真不是一般人能壓得住的對手。

而同樣文化涵養高規格的撒貝寧,也不是人人都能讓凡爾賽的他,化身為迷弟。

誰被盛讚,誰被虐,簡直是顯而易見。

其中,虐得很慘的李佳琦,讓朱廣權玩得開心的同時,也不免羨慕起撒貝寧,畢竟,雖然降為打擊快樂無比,還是比不上撒貝寧拿着公費和知音聊天的痛快。

一起來看看,文化圈內人和普通人的肚裡的墨水,是怎樣的參差?

被朱廣權壓得喘不過氣的李佳琦

朱廣權和李佳琦不止一次地聯手,在助力湖北時,朱廣權就和李佳琦連台,一口押韻無比的開場白,簡直震驚全場。

一個產品,朱廣權能給你說出話來,時不時還來個腦筋急轉彎,接話的李佳琦內心都在瘋狂地顫抖。

“黃鶴樓雪糕要從哪邊吃?不妨告訴你,就是西邊,因為故人西辭(吃)黃鶴樓。”

朱廣權逗李佳琦,李佳琦一臉的痛苦面具,話里話外的試探,無一不是揭露李佳琦的短板,這樣的“羞辱”簡直比上面的打擊還要可怕。

而更可怕的是,對方要賣的是產品,輸出的是文化,他的文化還不是文縐縐,而是講成了大眾喜歡的樂子。

觀眾看了他的段子,根本就不想再聽“買它買它”這樣貧瘠的話語。

和朱廣權互動,李佳琦接不上話,朱廣權一段精彩的段子輸出,李佳琦除了張嘴打call和鼓掌,根本想不到如何把話頭接下去。

身為直播老手,這樣的“事故”現場,簡直就是對他專業形象的沉重打擊。

事實證明,文化人是很可怕的,李佳琦幹不了央視主播的活兒,但是央視主播能輕易地頂替他,成為直播間的帶貨王。

有了這樣的意識,在央視直播間再搭時,李佳琦為了挽尊,特意做好了充足的準備。

而朱廣權在上一次的合體中,已經明白了李佳琦的短板,於是,他不再如此的咄咄逼人,而是開始真正地配合起李佳琦來。當然,其中的滋味難評,畢竟,帶貨這件事情,如果配合默契,無疑是一種很好的體驗,但只是單純的帶貨的話,其中就少了很多的趣味性。

和什麼人一起做什麼事,風格自然要向某一方靠攏,李佳琦無法向朱廣權靠攏,於是,放棄了文化交流的朱廣權,只能默默地把工作當成工作來看待。

撒貝寧和董宇輝相談甚歡

撒貝寧就不同了,在和董宇輝北大錄製的《開講啦》,兩人的交流一度往深處延伸,在北大學生的眼裡,宛如一場精神的盛宴。

董宇輝講什麼,到最後都會落腳到洗滌聽眾的心靈上。他的金句,完全不輸於朱廣權。

就比如說,當撒貝寧問起董宇輝當初新東方已經宣布沒落時,有沒有想過自己真的走掉了,會怎麼樣?

董宇輝說了一句堪稱經典的話,他說人生無法假設,我們不能站在現在的角度,來去責備當時無望、怯懦或者是猶豫的自己。

這是第一層意義上的詮釋,第二層的詮釋再次讓人心靈一亮。

他說到當時自己已經做到了多年的老師,也因此,有很多學生問了一個相同問題,那就是為什麼要學習。這讓董宇輝意識到了,學習,從來不是方法的問題,而是信念的問題。

所以,他就想,若是自己擁有一份堅定的信念,或許,能置之死地而後生,原地翻盤猶未可知。

這段發自內心的聊天式的話語,即便是經歷過無數語言沉澱的撒貝寧,也不由得代入其中。不知不覺,兩人竟旁若無人地把話題聊了下去,而每一句,撒貝寧都能完美地接上話頭,就像多年相交的好友一般,越是聊下去,越是聊得深刻而共鳴。

董宇輝的魅力,就在於他口中的那些清醒而治癒的話,都是大部分人在成長中所經歷過的,當年很多人無法明白和解脫的事,董宇輝靠着自己的琢磨,已經想通了其中的關鍵之處。

也難怪,就連撒貝寧,對董宇輝的話也聽得津津有味。

那是兩個文化人之間的心靈碰撞和惺惺相惜,這樣和諧而珍貴的場面,看幾遍還要從來都不為過。

最好的努力,還是好好學習

董宇輝和撒貝寧,一個是培訓班老師轉變成的帶貨主播,一個是央視培養的名嘴。

在某些程度上,董宇輝其實已經可以替代半個撒貝寧。再雕琢雕琢,興許也能成為撒貝寧一樣的存在。

畢竟,在思想境界上,董宇輝已經和撒貝寧一個層次,只是在專業上的火候,還有些欠缺。

這樣的標準,也難怪董宇輝在競爭激烈的直播平台,即便是後起之秀,也可以做到封神的地步。

董宇輝之前,很多人都認為李佳琦簡單粗暴的喊詞,才是直播平台喜愛的方式,事實上,直播到了後頭,想要出頭,才是真正檢驗真章的時候。

當然,不可否認的是,李佳琦在創業初期的那份堅持和努力,但是很顯然,更好地努力,還是要好好學習,提升自己才能在抓不住時機的時候,也能崛起。

直播這個職業,總會走向式微,如果有哪一天,能再次轉型的,相信依舊是文化人。

可以循環使用的本事,才是真本事

有一種人,只用一種本事,就可以無數次接受市場的挑戰,進行不同的轉型。

這樣的人,就是長久的人才。

很顯然,朱廣權、撒貝寧、董宇輝就是這樣的人才。

董宇輝已經經歷過一次成功的轉型,朱廣權和撒貝寧已經是鐵飯碗,這三人看似分量有差異,但是同一類人。

他們三人,用自己的經歷,告訴我們滿腹經綸的知識,才是可以循環使用的本事。一夜成名和流量的眷顧只是附加品,只要知識準備好,它們隨時會來。

無須空手等着幸運的眷顧,你只需要做到最好的自己,去積累,去沉澱,總會厚積薄發!

---end---

本文作者 | 茉莉

責任編輯 | 楨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