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娛樂對話《大盛魁》導演王新民:《大盛魁》不只是一部電視劇!

每年暑假都是一場影視劇間的“戰爭”,不論是現代職場劇,還是古裝偶像劇,抑或懸疑推理劇,所有類型應有盡有,其中製作精良、熱度極高的爆款劇也不在少數。在暑期競爭如此激烈的影視劇市場中,十餘年前拍攝的歷史商戰劇《大盛魁》卻“殺出重圍”,首輪上星並在樂視視頻上線,在新劇不斷湧現的暑期影視劇市場中收穫了不錯的成績。中國網娛樂也就此與《大盛魁》的導演王新民進行採訪,一同探討《大盛魁》的創作心得及其當下播出的意義。

(《大盛魁》相關收視數據,圖源:樂視視頻提供)

《大盛魁》是由王新民執導,于震、喬振宇、吳連生領銜主演,由呼和浩特市政府、內蒙古電視台、玉泉區人民政府、鄂爾多斯羊絨集團、北京晉商博物館於2009年共同投資拍攝的電視劇。“大盛魁”系列由創業、興業、歇業三部構成,歷史跨度270年,講述了自清代“走西口”歷史背景下由晉商創造的中國清代最大的跨國貿易商號——“大盛魁”的興衰傳奇。現已播出的《大盛魁》聚焦於“創業”這一部分,講述了“大盛魁”商號創始人王相卿、史大學、張傑三人如何在各種困難與挫折中建立起異姓兄弟關係、與草原各民族進行貿易往來、建立“大盛魁”商號獨特的經營制度。其中貫徹“大盛魁”對舍利求財、以義經商精神的探索與堅持,為觀眾展現了一部蕩氣迴腸的“草根逆襲”創業史。

(《大盛魁》海報,圖源:劇方供圖)

因為一部電視劇,出了一部史志圖書

《大盛魁》定位為歷史劇,其製作相較於其他類型的影視劇,對於歷史真實性的追求更為重視。王新民導演及其創作團隊在確定選題後,選擇與內蒙古通史館進行研究合作,並組織歷史學家們一同進行多地歷史史料考察。

團隊先後到山西、湖北、北京、內蒙古各地進行資料收集,導演本人也多次到蒙古國和俄羅斯去尋找中國商人曾經的印跡。團隊的史料搜集方式不僅有實證方法下對史料考據的注重,還有對口述史研究方法的重視,採訪了大量當年曾拉過駱駝給“大盛魁”做買賣,或者給別的商號做買賣的商人夥計,通過他們的口述對當時的生活與買賣的細節、故事進行補充,從宏觀和微觀兩個視角出發逐步還原出當時旅蒙商販的商貿活動與生活。所收集的1000多萬字資料最終融匯成200萬字的一部史志圖書《旅蒙商通覽》,導演介紹道,“這兩本書就成為我們以後的編劇也好,我們的演員也好,我們的美術也好,主創團隊也好,成為他們的必讀書。”正因對歷史的尊重、對事實的嚴謹考證,才使《大盛魁》從拍攝場景到服化道德能夠極度還原史實,從未丟失其作為歷史劇的本位。除了對電視劇拍攝帶來的價值,因考史而產生的《旅蒙商通覽》包含內蒙古500多年來經商的史料,也在學術研究上提供更多對蒙漢貿易文化的參考。

當然,創作中的素材採集也並非一帆風順。王新民導演坦言他們大多數收集到的資料聚焦於商號“大盛魁”後續的經營,對於三位創始人則只提及姓名與簡單的生平介紹,通過走訪他們的家鄉也只能知道一些大致的性格,劇中創業的過程以及三位主人公人物形象的細節,都是主創團隊根據有限的史實不斷進行討論和完善的結果。“根據這個歷史的這一點依據,關於這三個人物究竟每個人物的定位應該怎麼定就討論了有很長時間,先後推翻了好幾稿。"在資料如此缺乏的情況下,為了更真實地展現人物,主創團隊採訪了大量的企業家,對故事情節進行豐滿,例如對史大學的刻畫,導演介紹道:“我們也聽了很多朋友講山西人在買賣的過程中的故事,以及他們生活中節儉的細節都用在史大學身上。”

(劇中“史大學”形象,圖源:劇方供圖)

“當我們把這個故事,把三個人物的性格定位之後,因為收集的很多材料、很多故事,我們就把它聯繫起來,根據人物的性格自然還能產生很多新的情節。”在遵循歷史真實,逐漸完善人物與故事細節的過程中,在極盡還原的時代背景下,劇中的人物也有了屬於自己的生命力,書本文字背後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對生活的掙扎與他們獨有的成長曆程經過演員的塑造呈現於觀眾面前,時代畫卷就此真實可感。

(“大盛魁”在劇中的三位創始人,圖源:劇方供圖)

 

寫作的是“大盛魁”的故事,更是民族文化間交流互動、和諧共生的見證

在談及為何選擇“大盛魁”商號的歷史作為主題時,導演表示“大盛魁”本身在中國跨國商貿歷史上具有獨一無二的地位,規模大、歷史長、具有不同於傳統繼承製度的經營制度以及三個創始人傳奇的人生都成為自己在選題時的重要考慮因素。而王新民導演本人也在呼和浩特出生、長大,與蒙古族文化、草原文化都有深刻的了解與交織,蒙古族文化中的包容性、關於“為長生天守護財富”的獨特財富觀念以及蒙漢文化在貿易交流中因為相互影響而形成愈加緊密、共生共贏的關係,都是他希望表達和傳遞的內核。

(王新民導演在《大盛魁》劇組現場,圖源:劇方供圖)

“不同的民族,在我們中國這塊土地上共同生活、共同建設這片土地,誰也離不開誰。特別是在少數民族地區,對蒙古族來說離不開內地的物資,但是內地也離不開蒙古族的牛、馬、羊、藥材,兩者之間缺了哪一方都會給生活生產帶來不便,所以我覺得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

(導演在《大盛魁》劇組,圖源:劇方供圖)

而不同文化在接觸中是交流與碰撞並存的,王新民導演認為在表現多民族文化題材時,也不應避諱文化差異帶來的行事差異從而衍生出的矛盾與問題,包括對民族文化不正確的認識、為人處世方式差異而帶來的誤解等。但寫文明的碰撞,是為凸顯文明融匯下對彼此的成就,例如蒙古族對誠信的高度重視影響了王相卿並給予他做賒賬買賣的勇氣;王相卿獨到的經商視角也為蒙古族人民更好地實現的財富轉換與改善生活提供幫助。

可以說,雖然《大盛魁》的主線是關於開創事業、商業經營的商戰劇,但除了以義經商的中國商業精神,更重要的是展現蒙漢民族間“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和諧交互關係,傳遞出團結和睦下人民間深刻的情誼與密不可分的命運,具有更為深刻高遠的意義與價值。

(《大盛魁》劇照,圖源:劇方供圖)

除此之外,王新民導演也與我們分享了針對“大盛魁”這一主題,聯合內蒙古旅遊開發的相關部門進行的文旅實踐,和他的團隊策劃運作了大盛魁系列文化產業。無論是圖書層面推出的長篇小說《富甲天下大盛魁》,還是音樂層面在烏蘭恰特大劇院演出的“大盛魁交響組曲”,抑或旅遊景點打造方面建設的大盛魁文創園、茶葉之路影視基地。從多角度豐富“大盛魁”及其所包含的文化對當代人的影響,讓觀眾也能切身體會到其中的精神文化價值與意義。

 

是對歷史的回望,也是對當下的啟發與未來的展望

《大盛魁》時擱十餘年與全國觀眾見面,無論是社會發展,還是觀眾的精神文化需求與審美取向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談及《大盛魁》上星播出帶來的現實意義,王新民導演也與我們分享了他自己的思考。

(王新民導演照片,圖源:劇方供圖)

“我覺得現在整個我們中國人的心態是不太一樣的。就目前應該說處於一個大的轉型時期,社會現在面臨很多的挑戰,很多年輕人從去年開始經常談到‘躺平’這個詞,覺得對前途不是那麼有信心。那麼現在看《大盛魁》,我覺得能夠給今天的更多人帶來一種思考,就是想一想300年前,這些在當時也算年輕人的人,來到了內蒙古草原,既沒有權,又沒有錢,也沒有背景,也沒有後台。而且這個地方是和內地完全不同的環境、語言、生活方式與民族,面對這樣一種狀態,一部分人退卻了退縮了,但是王相卿、張傑、史大學這三個人沒有退縮,他們堅持走下來,一直歷經起起落落,幾次成功,幾次失敗,從失敗中總結經驗,吸取教訓,最終創辦了一個震驚時代的商號,大盛魁,那麼就這一點,我覺得可能會對今天很多人有一定的激勵作用,會使他們產生了一些信心。”

(《大盛魁》劇照,圖源:劇方供圖)

“這個戲它也告訴我們另外一個道理,那種一夜暴富是不可能的。我們在前 20年、30年那個時候,由於國家當時的形勢,很多人可以一夜就暴富了。但更常態的是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才能幹成一件事。就像王相卿一樣,開始就是想‘一口吃成個胖子’,所以他這個也干,那個也不幹,一事無成。最後受了香玉的刺激,決定回到老采頭那挑水,從 挑1000 桶水開始做起,就像他們這個大盛魁,也是一步一步走上來的,這對我們今天確實很有價值。”

(《大盛魁》劇照,圖源:劇方供圖)

好的影視劇能使人們處於不同階段、不同社會背景下都能獲得不同的收穫與啟發,更好地為現實中的生活提供指引。2023年《大盛魁》在樂視視頻上星播出,不僅為觀眾提供了一部製作精良、內容豐滿的歷史劇,展現了民族文化間交流互促的美好,更是以歷史上人物的開拓進取精神不斷激勵當下的人們努力進取、堅定信心,腳踏實地,以飽滿的精神態度迎接生活中一個又一個挑戰。希望每一位觀眾都能去體會、去感受,在獲得視聽享受的同時,在《大盛魁》中收穫對於自我生活狀態更好的解讀與發展前進的動力。


版權聲明:

凡本網站註明“來源:中國網娛樂”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

轉載時註明“來源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