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電影網專稿 2024年院線春節檔,多部電影大年初一齊賀歲,而與此同時,1月18日抖音發布2024春節檔精品微短劇片單,讓春節新年俗從大銀幕延伸到了小屏幕,微短劇也開始吹響角逐春節檔的號角。
仔細觀察可以發現,在片單中有不少熱門影視ip衍生劇,例如曾製作過《雄獅少年》的北京精彩、製作《孤注一擲》的壞猴子等影視公司紛紛參與進來,讓人不禁疑問,難道專業影視機構即將轉戰微短劇新賽道了?
此外,有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網絡微短劇市場規模達373.9億元,同比增長267.65%,接近電影市場體量70%,5年內市場規模有望突破千億元。在微短劇如此之猛烈的發展勢頭下,電影行業將會受到何種影響,微短劇與電影間究竟是“相愛”還是“相殺”?
電影與短劇,相愛還是相殺?
要探討微短劇是否會影響甚至取代電影,首先要明確電影和微短劇的特性。電影篇幅長,製作周期長,視聽語言豐富,有視聽技術加持,同時具有電影院聚集的社交屬性;微短劇從短視頻分流,特點以短、平、快為主,致力於讓觀眾在最短的時間內看到最具情感共鳴、最存在戲劇張力的劇情。
兩者的着力點,以及所能滿足觀眾的主要需求都是不同的,電影具有它不可替代的獨特性,更長的篇幅讓它得以承載更多的情感和內容,線下更具儀式感的觀看場景也讓電影具有更廣泛的社交話題屬性。因此從總體發展格局來看,微短劇和電影並不會互相阻礙對方的發展。
相反,微短劇的蓬勃發展反倒能夠反哺電影影視行業,進一步完善影視行業生態。
短劇發展三方面完善影視生態
首先,微短劇的興起為大量的演員、編劇、導演甚至於整個影視產業鏈中的演職人員提供了深度參與行業的機會,更低成本、製作迅速的微短劇項目讓更多影視行業人員得到充分鍛煉適應的機遇,更是在為整個行業的發展培養人才。
而且,微短劇的製作單位不僅僅是名不見經傳的一些小公司,包括華策影視、北京精彩完美世界、一同傳奇等製作過長劇,甚至是電影的製作公司都已入局微短劇,導演層面也有王晶、陸楊等專業電影人轉戰微短劇,影視行業新人通過出演微短劇被挖掘、被看見的幾率也得到加倍提升。
另外對於影視行業來說,微短劇它作為新的產品矩陣,一定會幫行業做大蛋糕,為行業基本盤提供一個更為堅實的土壤。
比如說暑期檔當中的爆款《消失的她》和《孤注一擲》在影片下線之後,都有相應ip的衍生微短劇出現,也意味着 ip的生命周期得到進一步的延長,同時像影片《雄獅少年》和《刺殺小說家》會有續作上線,在前作與續作間的空白期內,相關微短劇的出現起到了非常好的鋪墊作用,也更好地增強了ip的觀眾粘性。
那麼對於相關的影片也好,相關的題材和類型也好,微短劇顯然已經成為一個巨大的“媒介槓桿”。如何去理解呢,以《封神》系列電影為例,在《封神第一部:朝歌風雲》中許多受觀眾喜愛的人物角色,比如說伯邑考。
如果在後續《封神第二部》和《封神第三部》上映期間,把伯邑考這麼一個“從小就爭強好勝,一心想做個大英雄”的人物,結合特定的情節線開發成相關的劇集,相信一定會為影片帶來更大的熱度,劇集本身也會吸納很大的受眾量。
第三點,微短劇更靈活的形態和更多變的形式,為電影影視生態提供了一個快速反饋的閉環機制,通過對影片精彩劇情的剪輯及釋出,能夠快速驗證影片中的哪些橋段更能夠撬動觀眾情感,不僅有益於影片自身挖掘後續宣傳切入點,對影視行業的整體發展也是具有價值和意義的。
因此,專業的影視機構和專業電影人進場去做微短劇,它顯然不是一個簡單的分蛋糕的這麼一個過程,而是為我們行業繼續向前走,繼續做大做強而服務的。兩者是不矛盾的,是有共同利益的。
對短劇,我們還有哪些期待?
微短劇和影視行業之間的關係,也並不是互相砸飯碗,非但不是對手,反而還是共同奮進的戰友。同時這個過程是辯證的,既可以微短劇為電影服務,電影也可以完全可以為微短劇服務。
如果一些微短劇達到了具有破圈全民話題效應的基礎,那麼電影、連續劇就完全可以為相關的微短劇來服務,將短劇ip進一步製作成電影版、長劇版。整個的影視產業越來越完善、越來越完備,相應的人才有了更多的展示自己的這麼一個賽道。從長期來看的話,對於中國電影而言的話,這顯然是一個重要的機遇,能不能做到是需要時間驗證的,需要成果來驗證“長短結合”效果的。
說到頭來,微短劇其實真正引起市場和行業的注意,也僅僅是近兩年的事情,尤其是2023年爆款短劇《逃出大英博物館》,讓微短劇產生了廣泛的破圈式的話題傳播效應,然後也是在2023年,微短劇的備案量和在各大平台上的播放量都有一個集中的爆發。
但發展必然帶來潛在的問題,大量微短劇魚龍混雜,粗製濫造、同質化嚴重等問題也開始在微短劇行業泛濫,儘管在大型影視製作公司、名導演名演員下場微短劇的形勢下,微短劇逐步呈現出主流化、精品化、工業化的發展態勢,但我們仍期待着微短劇能夠在潑天的流量下,能夠快速適應,以更精良、更完善的樣貌華麗轉身,為未來的影視行業,添一塊硬梆梆的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