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玲為《熱辣滾燙》藏的這個秘密,你發現了嗎?



短視頻|言寺、kino
文|kino

賈玲春節檔新片《熱辣滾燙》在官宣之際就瞬間引爆全網。隨着越來越臨近大年初一上映日,關於電影的內容也慢慢揭開面紗。
除了等待賈玲本人帶來的驚喜,她還為本片藏了一個秘密。或許很多觀眾沒有注意到,《熱辣滾燙》的英文片名是一個特殊的詞語——yolo。

yolo是什麼意思?為什麼取名yolo?
賈玲解釋,“yolo=you only live once,你只活一次。所以被嘲笑也沒關係,想哭也沒關係,失敗更沒有關係,因為yolo,你只活一次。”
yolo一詞在2016年首次作為詞條收錄牛津詞典,它的詞義與《熱辣滾燙》要表達的精神相貼合,就是傳遞活在當下,大膽去做的人生態度。
如今有越來越多國產電影的英文片名像《熱辣滾燙》這樣不直接翻譯,而是脫離原片名的限制,根據影片的主題、內容、風格來調整或重新創作命名,傳遞中文片名之外的影片信息,吸引更多觀眾。
01
2024春節檔電影的英文片名
以今年春節檔影片為例,它們的英文片名體現了當前國產影片英文名常用的幾種翻譯方法。
張藝謀導演的《第二十條》英文片名是“article 20”,屬於“直譯”,就是在英語翻譯中完全保留漢語詞語的意義,這種譯法非常簡潔明了。
張藝謀前作《滿江紅》的英文片名逐字翻譯成“full river red”,曾引發廣泛討論。有人認為太過直白,有人指出許多漢語專家翻譯的《滿江紅》就是這個版本,有人建議直接用拼音。翻譯成“full river red”也有好處,或許能讓感到不解的西方觀眾對本片產生好奇。

動畫電影《八戒之天蓬下界》的英文片名“ba jie”採用了“音譯”,就是用和英語相近的拼音或發音來翻譯,一般運用在以人名作為片名的電影里。
此前的經典例子有《哪吒之魔童降世》譯名為“ne zha”,《菊豆》譯名為“ju dou”,《武俠》譯名為“wu xia”,這種譯法有助於推廣漢語,讓國外觀眾更加了解中國文化。

《飛馳人生2》《紅毯先生》《我們一起搖太陽》的英文片名和《熱辣滾燙》一樣,用“意譯”或“創譯”的方式,在不改變電影原意的前提下改用另外一個片名。
《飛馳人生2》沿用了《飛馳人生》原來的英文片名“pegasus”,譯為天馬、飛馬,源自希臘神話中的希望之神珀伽索斯。電影正是借用這個神話的寓意來描繪賽車手張弛的故事,他衝出賽道的飛翔姿態貼合了珀伽索斯的銀白色飛馬形象。
《紅毯先生》沒有粗暴直譯成“mr. red carpet”,而是用“the moive emperor”(電影皇帝),既點出了劉德華的角色身份是電影巨星,“emperor”一詞還暗含了角色性格里有自我專斷的一面,和影片要達到的諷刺意味相契合。

《我們一起搖太陽》選取了coldplay樂隊的經典歌曲“viva la vida”(生命萬歲)作為英文片名。影片講述兩個身患重症的年輕人因為“生死約定”,撥開命運陰霾,終見生命陽光的故事。“viva la vida”這首歌同樣讚頌了生命,傳遞對生命積極樂觀的態度,呼應了電影主題。
除了《我們一起搖太陽》,也有不少影片會使用知名歌曲的歌名當作英文片名,這些歌名恰好符合電影要傳達的內容。
《我要我們在一起》借“love will tear us apart”(愛會將我們分開,點明片中戀人的相愛與分離。《交換人生》通過經典老歌“five hundred miles”(五百英里),抒發鄉愁之情。“the best is yet to come”(最好的還在後頭),與《不止不休》中文片名的含義有異曲同工之意。

02
這些國產片的英文名有巧思
這些年來,國產電影出現了許多有趣味和解讀空間的中譯英片名,體現了影片的主旨內涵,有助於創造更多商業價值。
《消失的她》的英文片名“lost in the stars”(迷失在星空中),是解開這部懸疑片故事懸念的其中一把鑰匙。
這個片名暗示了本片和梵高畫作《星空》有緊密的關聯,提示了結尾的謎底——喜愛《星空》的女主角被男主角設局迷惑,最後她望着海底星空,迷失在這段虛幻的愛情里,消失在人間。

賈樟柯為《無名》取的英文片名——“hidden blade”(袖劍),非常符合影片的主題和氣質。袖劍是一種藏在袖子里用於暗殺的武器,具有輕便、隱蔽的特點,用它來形容抗日時期隱蔽戰線的無名英雄形象,借物喻人很巧妙。

《宇宙探索編輯部》譯名為“journey to the west”(西遊記)。在人物關係上,片中主角五人團到西南尋找外星人,和《西遊記》師徒西天取經有一定的對應關係。導演孔大山解釋說,這是一種致敬,影片想做成當代的《西遊記》,“兩個故事的內核都是一個懷揣強烈信念的人,帶着自己的小夥伴們一起踏上旅途。”

《人生大事》創造性翻譯成“lighting up the stars”(點亮星星)。電影里,三哥安慰小文說外婆死後會變成星星,殯葬師就像“種星星的人”,幫逝者完成最後的儀式,他們用愛將星星點亮。這個片名成功傳達了電影的靈魂。

《奪冠》的英文名就用了一個詞:“leap”(跳躍),捕捉到了排球運動中奮力一躍的動作,精準譯出了中國女排不斷飛躍、最終奪冠的熱血精神。

《地久天長》的“so long,my son”(再見了,我的兒子)是特別亮眼的英文譯名。“so long”一語雙關,有離別的意思,“long”也指距離和時間的長,揭示出了夫妻失去兒子後的思念和他們積怨數十年後的釋懷和坦然,尤其在片尾最後一個畫面緩緩出現這個片名,十分貼近影片的傷感氛圍。

有一些關注社會現象議題的影片會採用具有希望感的英文片名,來和中文片名做區別。比如網絡詐騙題材的《孤注一擲》用“no more bets”(不再賭博),格鬥孤兒題材的《八角籠中》用“never say never”(永不言棄),校園霸凌題材的《少年的你》用“better days”(更好的明天),都寄託了影片對探討問題的理想期許。

還有一些英文片名會選擇俚語、成語、諺語、網絡流行語等來傳達電影的中心思想。
比如《不虛此行》的英文片名“all ears”,是“洗耳恭聽/“傾聽”的意思,表明了“傾聽”是主人公聞善悼詞寫作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傾聽”也在電影里流經了聞善和每個普通人的人生。

“sheep without a shepherd”直譯為“沒有牧羊人的羊群”,也可稱作“烏合之眾”,是《誤殺》的英文名。sheep(羊)在電影里多次出現,承擔隱喻的功能。監製陳思誠表示,這個片名講的就是一種集體無意識狀態,是這部作品的核心表達,“不要輕易給人下定論,不要輕易去誤殺別人”。

電影《保你平安》把2016年牛津詞典評選的年度詞彙post-truth(後真相)選作英文片名。根據定義,“後真相”指的是“客觀事實對公眾輿論的影響力,小於情感和個人信仰的影響力的情況”。這部電影正是基於“後真相”去建構整個故事,講述謠言如何形成以及謠言帶來的危害。

03
好的英文片名,能帶來什麼?
從市場角度來說,普通觀眾一般不會注意到英文片名,但很多片方還是會想用與中文片名不同意思的英文片名來傳達影片的主題。
像《熱辣滾燙》用yolo這個美語新詞,除了點題,也考慮到了海外發行市場,基於中西方文化的差異,yolo更有利於西方觀眾理解這部電影。
這樣的例子很多,早期如《大話西遊之月光寶盒》譯作《a chinese odyssey part one - pandora’s box》,相比“西遊記”、“月光寶盒”,西方觀眾會更熟悉“奧德賽”和“潘多拉魔盒”。《葉問》的英文片名ip man”,也有一舉多得的效果。
葉問本名譯為yip man,yip和ip發音類似,ip有知識產權的含義,ip man還很像西方超級英雄如super man、iron man的命名方式。所以,這個片名呈現了葉問的姓名,突顯了電影的ip屬性,還展現了葉問的國人英雄形象。

翻譯講究三原則:信達雅,即內容忠實原意、文辭通順明白、選詞得當優雅。文藝片、藝術片往往會到國際電影節上亮相,推廣到海外的藝術市場,因此片方取的英文片名在做到“信”和“達”的同時,會盡量追求“雅”。
比如王家衛、賈樟柯、魏書鈞導演電影的英文名——《東邪西毒》的“ashes of time”(時間的灰燼),《江湖兒女》的“ash is purest white”,《河邊的錯誤》的“ only the river flows”(只有河流在流動),都很有文學性和獨特韻味,和電影的藝術性相得益彰。

英文片名好不好,能看出一部作品的用心程度。一個好的英文片名是對中文片名的有效補充,是對電影主題的精確提煉,從而擴大宣傳效果,吸引更多受眾。英文片名更中國電影遞給海外觀眾的第一張名片,一個好的英文片名,能促進世界更加了解中國電影,了解中國。


/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