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調侃的“一省抵一國”背後,是TA多年的努力

“2023年廣東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3.57萬億元、增長4.8%,是全國首個突破13萬億元的省份,總量連續35年居全國首位。”

1月23日,廣東省十四屆人大二次會議開幕。省政府工作報告公布的這一經濟數據,引發各界廣泛關注。

生產總值突破13萬億元

是什麼概念?

gdp總值突破13萬億,聽起來數值非常龐大,它實際上意味着什麼呢?
13萬億人民幣≈1,813,097,000,000美元(按1月24日匯率計算)
1.8萬億美元,又是什麼概念?
根據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此前的預測數據,2023年,德國、英國、加拿大、韓國的gdp總量分別約為4.4萬億美元、3.3萬億美元、2.1萬億美元和1.7萬億美元。廣東2023年的經濟總量超過韓國等國家,約為加拿大的86%,英國的55%堪稱“富可敵國”。

另外,想對這個數字有更直觀的感受,還可以看看它在全國“大盤”中的分量。在去年我國超126萬億元的經濟總量中,廣東gdp佔10.8%。這一沉甸甸的分量,說明廣東在全國經濟穩中向好所發揮的作用不言而喻。

gdp總量突破13萬億

廣東用了多久?

“一省抵一國”,這是許多網友對廣東的調侃,也是實打實的稱讚。實際上,在改革開放前,廣東只是一個邊陲農業省份。1949年,廣東gdp為20.27億元,1978年為185.85億元,居全國第五。

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拉開了改革開放的大幕。地處改革開放最前沿的廣東率先改革開放、創辦經濟特區,完成了從經濟相對落後農業省份到全國第一經濟大省的驚人跨越。1989年,廣東經濟總量首次位居全國首位,這一領先就是35年。

作為名列前茅的“尖子生”,廣東的經濟發展之路寫滿了一次次追趕與超越。
作為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先行地、實驗區,追趕亞洲“四小龍”(韓國、中國台灣、中國香港和新加坡)是上世紀90年代初廣東被賦予的重要任務之一。
在1998年,廣東省的gdp總量已超過新加坡,2003年,超過中國香港,2007年,廣東的gdp總量超過了中國台灣,而在2014年更是高於新加坡、中國香港、中國台灣三者之和,前兩年則已經超越韓國。2021年,廣東gdp首次突破12萬億元,一舉超越當時經濟總值在全球排名第十位的韓國。
時隔兩年,廣東經濟總量再一次邁上新的萬億元台階。稍作換算,這相當於在兩年時間裡,廣東幾乎又新增了一個希臘的經濟體量

從經濟總量在全國的佔比,也可以清晰看到廣東的飛速發展。1952年廣東僅佔全國的4.3%,1978年佔5.1%,2008年佔11.9%,2022年約佔11%,接近全國九分之一。

機遇與挑戰並存廣東將給出怎樣的答卷?

gdp突破13萬億元,是里程碑也是新起點。
雖然成績非常亮眼,但這並不意味着可以高枕無憂。正如省政府工作報告所指出,廣東經濟社會發展還面臨一些困難和挑戰: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的基礎還不穩固,特別是經濟外向度高,受外部環境衝擊影響更直接。新動能培育有待加強,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問題仍然突出。城鄉區域發展不協調不平衡局面尚未扭轉,就業、教育、醫療、養老、育兒等領域還存在不少短板。

(圖源:廣州發布)

在經濟增速方面,相比全國5.2%、廣東年初預定的5%以上的經濟增速,4.8%的實際增速存在一定差距,這也說明廣東經濟持續恢復的基礎尚不牢固

總而言之,我們必須正視這些問題,增強憂患意識。但同時,我們也要看到——

區域創新綜合能力連續7年全國第一, 全省經營主體突破1800萬戶、全國第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超7.1萬家、全國第一,高新技術企業超7.5萬家、全國第一,a股上市公司總量、新增境內外上市公司數量均居全國第一,全國每4輛新能源汽車就有1輛是“廣東造”……

一項項數據,用事實說明廣東經濟發展的質量、結構、態勢。

未來機遇與挑戰並存,廣東將給出怎樣的答卷呢?讓我們拭目以待!
記者 / 譚詩靖
部分來源 / 南方+ 央廣網 羊城晚報
編輯 / 溫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