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市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舉行大會發言。市政協委員、上海戲劇學院電影學院院長厲震林表示,作為中國電影的發祥地,上海影視產業有條件成為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上海文化品牌,應大力開拓“後影院市場”,不斷延伸電影產品鏈。
目前,全國年度電影票房前十的影片,近一半為上海立項出品,上海是中國電影出品中心;上海是電影票房最高的城市,約佔全國票房總額的十分之一,是國內市場票房中心;上海國際電影節是國際a級電影節,一批國際知名電影人在滬工作和生活,上海是國際電影交流中心。厲震林舉例說,電視劇《繁花》熱播,黃河路也隨之成為打卡熱點,“跟着《繁花》去逛黃河路”一時成為時尚,而套拍的同名電影也即將上映,“這是上海影視產業衍生品的一個成功案例。”
但需要正視的是,中國電影受“長”“短”視頻夾擊形勢趨緊,觀眾分流現象日趨嚴重。“一方面要持續創作優秀電影作品,吸引觀眾進電影院;另一方面要大力開拓‘後影院市場’,不斷延伸電影產品鏈。”厲震林說,要加快發展“後影院市場”,開發好影院以外的相關電影上下游的市場,如衍生品、版權等,授權生產廠家生產玩具、服飾、化妝品等後電影產品,打造電影發展的下一個“核爆點”。
厲震林指出,當前“後影院市場”建設還存在一些問題,例如沒有充分認識到後影院市場或後電影產品對於電影產業升級的意義:“好萊塢票房僅占行業營收的20%-30%,其他全部靠後影院市場完成,一部合家歡電影就可授權60餘家公司版權,可以說電影渾身都是寶,成熟的電影產業不應僅僅依賴於票房,還應發展更多的衍生品以及版權交易。”
此外,還存在電影ip開發低效,電影企業與生產廠家還沒有形成有效的衍生品、版權交易市場,專業人力資源缺乏等問題。
厲震林建議,出台支持“後影院市場”開發的相關指導意見,從基金、信貸、貿易、財稅等多方面進行政策系統集成,形成良好營商環境。同時,在上海版權交易中心和上海市影視版權服務中心的基礎上,探索設立上海影視版權交易所,努力成為中國乃至亞洲的影視版權交易中心。此外,相關高等院校以及培訓機構也應積極開展“後影院市場”人才培養,並逐步納入專業學科建設軌道,形成人力資源支持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