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珏 來晨曦 郝子薇
劇作《鱷魚》書影。
話劇《鱷魚》海報。
莫言(右二)在創作發布會現場。
由央華戲劇製作,作家莫言編劇的作品《鱷魚》將於2024年5月3日在蘇州灣大劇院首演,並在全國10餘城市展開巡演。近日,《鱷魚》舞台創作發布會在北京師範大學舉行。編劇莫言、導演王可然,多位戲劇文學界專家,分享該劇的精彩看點,解析它在戲劇、文學、社會、文化等方面的意義。
近年來,不斷推陳出新的原創話劇作品,頻頻出現在觀眾的視野中,持續為舞台藝術帶來活力。原創話劇如何出精品力作,如何推動高質量創作,也引發各方關注。
探討深刻主題
“我要向莎翁學習,成為一名劇作家,以同身邊兩位區別開來。”2019年,莫言同餘華、蘇童參觀莎士比亞故居時曾立下此誓。莫言在成名前最早的文學習作是一部劇作。這些年,他相繼參與了《我們的荊軻》《霸王別姬》《紅高粱》等話劇創作。
“我從小就是一個忠實的話劇‘發燒友’,通過各種機會看到很多戲劇、戲曲作品,甚至也曾演過一些小角色,留下了深刻的戲劇舞台記憶。因此,我覺得我應該寫幾部戲劇作品報答戲劇對文學的哺育之恩。”莫言在創作發布會的現場同觀眾分享了他的戲劇情緣。
《鱷魚》由莫言構思十餘年精心創作而成,故事通過一條無限生長、會說話的鱷魚,挖掘人性深處的秘密,深刻探討“慾望”這一主題。作品融合了富於想象力的戲劇衝突設計、獨具特色的“莫言式魔幻”,深刻詮釋了“人”在慾望中沉淪,又在沉淪中期望得到救贖的複雜心理。
北師大國際寫作中心執行主任、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會長張清華認為,《鱷魚》貫通了從莎士比亞偉大戲劇傳統到奧尼爾現代主義戲劇的表現方式,打通了莫里哀的喜劇傳統與中國古典元雜劇的悲劇傳統,是一部集傳統和現代於一爐,集悲劇和喜劇於一爐,集莊嚴與詼諧於一爐,集現實與魔幻於一爐的劇作。
對於莫言從小說家到劇作家的轉型,上海戲劇學院戲文系主任陳軍指出,莫言的戲劇保留了其小說美學的特點、優長、經驗和智慧,他的劇本有豐富的人學價值,飽含救贖、懺悔與援助。“我認為戲劇的生命有兩個:文學與舞台,我期望《鱷魚》能夠產生疊加效應。”
舞台呈現令人期待
此次《鱷魚》由央華戲劇製作,由央華戲劇藝術總監王可然擔任導演。作為國內一流的民營戲劇製作團隊,央華這些年推出了《雷雨》《雷雨後》《北京人》《情書》《如夢之夢》等作品。“這是我從事戲劇工作近20年來極難碰見的好劇本,是一部具有複雜而精妙的行動性的劇作。”王可然說,“劇中有一個表面上若有似無,內核卻極其強勁深刻的‘主人公’——光。每一個角色心裡都在追逐這個‘光’。”
為了打造這部年度大戲,央華戲劇特邀眾多資深演員參與其中,包括演員趙文瑄、張凱麗、鄧萃雯等。
中國台灣演員趙文瑄飾演主角單無憚,他說,對於鱷魚這個形象,開始不解,但越來越着迷,還在網上找了很多資料。
演員張凱麗在劇中飾演單無憚之妻“巧玲”,她表示,相比先前在電視劇《人世間》《人民的名義》的演出,《鱷魚》中的妻子對她來說是更大的挑戰。中國香港演員鄧萃雯說,琢磨莫言先生為之撰寫的每一句台詞更是難度所在,“我必須清楚她表面說什麼,心裡想什麼;有什麼能表現,有什麼不能表現”。
中央歌劇院副院長么紅,相聲演員白凱南,演員李宗雷、付興、林子濠等都將參與其中。
演員們在創作發布會現場闡釋了自己對於劇本、角色的理解。“格洛托夫斯基說演員就是要把內心最不敢示人的東西展現給觀眾,我們要面對這個恐懼,把它挖掘出來。”李宗雷說。
《鱷魚》的敘事方式在傳統戲劇創作中十分少見,這一敘事方式要求創作者用細緻、豐富的手法對人物進行刻畫,從而深描人性背後複雜的“灰色”與探討人性的深度。上海藝術研究中心副研究員楊子認為,《鱷魚》中的人物足以打破觀眾的預設,進而帶給觀眾新鮮感、差異感和審美衝擊。
莫言的小說通常由眾多的人物、多重的空間與超長的時間跨度構成,帶給人們震撼。與之不同的是,話劇《鱷魚》的場景十分集中,人物只在一個客廳內出現,時間跨度也相對較短。“這是一個極富戲劇化的處理,可以說這個劇用好看的故事和怪誕的舞台挖掘了一個深刻的主題。”在劇作家李靜看來,這將是一次珠聯璧合的合作,而央華戲劇對於舞台的呈現,尤其是“鱷魚”的設計更是令人十分期待。
堅守高品質創作
近年來,一系列原創話劇作品受到人們的歡迎,拓展了舞台藝術的生命力。
不少業內人士和專家指出,優良原創話劇要用心打磨劇本,講好故事。厚重深刻的故事不僅引人入勝,還能經得住時間的磨損。央華版《如夢之夢》以新人醫生聽瀕臨死亡的“五號病人”講述自己的生命歷程開始,故事與夢境層層嵌套。環環緊扣的人物和情節穿梭百年,故事線跨越民國到現代,故事背景中西交融。生與死、自由與束縛、虛幻與現實交織碰撞,讓觀眾觸摸到人生和歷史複雜的肌理。觀眾在觀看戲劇的同時,也看到了自己和人類命運的隱喻。
保利院線“致敬大師”系列在這幾年陸續推出了莎士比亞、契訶夫、曹禺等大師的作品,如今又即將迎來莫言的作品。北京保利劇院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朝慧說:“在各地建劇場的同時,我們努力將每個劇場打造成一個城市的文化客廳,讓藝術作品滋養觀眾。”
除了故事引人入勝,原創話劇也需要不斷守正創新,將新審美、新技術應用到舞台設計與劇情編排中,深切感受時代發展的脈搏,呈現戲劇的當代價值。在王可然看來,原創話劇不能簡單地販賣技巧,更不能簡單地使用明星,所有的技巧和明星需要為戲劇的核心服務。
“戲劇的核心是通過劇場手段形成對觀眾精神的幫助方案。”王可然說,“優秀的原創話劇不能是簡單撕裂人生,也不能叫囂和謾罵,它重要的走向就是溫暖人們對未來生活的希望,鼓勵人們所有偉大和崇高的夢想,這是戲劇前進的方向。”
此外,根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進文明交流互鑒,也是中國原創話劇發展的題中之義。展開國際巡演、舉辦國際藝術節、中外聯合製作,近年來,中外話劇的交流方式日益多樣、更為深入。中國原創話劇在中外交流中獲得了更廣闊的視野,助力中華文化的傳播。
業內人士指出,堅守高品質創作,持續推出話劇作品,才能為舞台藝術注入源源活水。
中國戲劇家協會分黨組成員、副秘書長王春梅說,莫言是文學巨匠,也是中國戲劇界的好朋友,央華戲劇是戲劇界長期以來聯繫和關注的戲劇藝術團體,希望這次強強聯合能為中國戲劇留下一部當代的經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