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雨》導演不思凡:從暴力走到親情

從《大護法》《哪吒之魔童降世》到《姜子牙》再到《長安三萬里》,國產動畫電影保持強勁的發展態勢。新年伊始,已經有多部動畫電影有了新動態:《大雨》正在熱映,《熊出沒·逆轉時空》將在春節檔上映,《白蛇:浮生》定檔七夕,《落凡塵》《小倩》《雄獅少年2》以及《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續作《哪吒之魔童鬧海》等影片也預計在今年與觀眾見面……

2017年,不思凡導演的動畫電影《大護法》上映,開創了國內成人動畫電影的新篇章。因影片涉及一些暴力鏡頭,在海報與預告的結尾處,出現了“pg-13”的分級標識,即特別輔導級:建議13歲以上群體觀看。

時隔六年多,不思凡帶着新作《大雨》歸來,上映5天票房剛過千萬,從《大護法》的暗黑暴力,到《大雨》的父子親情,這種變化又何內在緣由?近日,不思凡接受紅星新聞記者專訪。

01

提起不思凡,很多影迷都不陌生。2004年,他執導個人首部動畫短片《黑鳥》,豆瓣評分8.4。該片短小精悍,融入了水墨情結和俠客精神,充滿濃郁的中國風。2008年,不思凡從工作13年的電信局辭職,開始專職做動畫;2014年,他開始創作《大護法》,該片於2017年7月上映,獲9166萬元票房,並在豆瓣上取得7.8分的評價。

電影《大雨》是不思凡繼《大護法》後執導的第二部動畫長片,說起影片的創作初衷,不思凡透露,自己小時候常和表哥一塊到山上玩水,每逢下完一場大雨,整個村莊都會被洗刷得煥然一新,大雨似乎沖走了一切,因此,他把幼時對大雨的情緒融入到影片中。在不思凡看來,《大護法》是對人性的描述,《大雨》是自己對世界的理解。

影片講述大穀子和饅頭父子倆得知一艘沉沒了5年的戲鼓船里疑似有寶藏後,一同前往沉沒地尋寶。在尋寶過程中,大穀子被抓走,為營救大穀子,饅頭登上了這艘充滿謎團的船。在船上,饅頭遇到了形形色色的“戲伶人”,並與他們成為了好友。但一次意外中,饅頭被告知,戲鼓船上只有亡魂……

大穀子其實是饅頭的養父,其生父早在戰亂中去世。提起影片的“父子”主題,不思凡表示,“父尋子”或“子尋父”這樣非常尋常的主題是大家能夠直接理解的一種方式。影片並不只是講饅頭在尋找父親,其實父子二人是雙向奔赴的,“大穀子其實也像一個孩子一樣,需要得到慰藉,他們相互救贖。”

02

與《大護法》相比,《大雨》有很多讓觀眾似曾相識的場景。不思凡談到,《大雨》主人公饅頭在設計之初,有參考大護法的形象;除此之外,大護法“我從哪裡來”的終極拷問,和饅頭即將面臨的“我要去哪裡”的困擾,在情感上有相通之處。

關於“為何不是《大護法2》而是《大雨》”的問題,不思凡說:“我覺得時機還沒到”。不過,他也表示,《大護法2》中想要表達一些東西已被融入到了電影《大雨》中。電影《大雨》是不思凡對世界洞察和思考。如不思凡所說,“大雨”既象徵一場災難,同時也象徵時機,不同的人在大雨之下重新洗牌、上路。

《大雨》與《大護法》最大的不同是暴力鏡頭的減少,影片中為數不多的暴力鏡頭也用遠鏡頭一筆帶過。在不思凡看來,《大護法》是冷峻地去看世界,《大雨》則把視角落在父與子的情感上,“對我來說也是一個嘗試,因為當時做《大護法》,有的人覺得可能我的鏡頭過於沒有情感,我也想做出一些成長。”

從觀眾角度來看,之前的《大護法》是一部成人向電影,而這次的《大雨》小孩也可以觀看了。“我甚至想《大護法》屬不屬於動畫片”,不思凡表示,當時做《大護法》的時候,他更多是取悅自己,“這次我想做一個相對有動畫感覺的動畫片兒,所以有更多傳統意義上的呈現,我感覺《大雨》孩子也能夠觀看。”

至於電影傳遞給觀眾的感受,不思凡則認為,每一個人有自己的視角,創作者儘可能地闡述片中的世界觀,但沒有想要去說教。在他的作品中,大都關注的是個體如何尋找自我,這是相對核心的東西。

03

電影《大雨》延續了不思凡一貫的二維手繪製作,這是不思凡團隊擅長的藝術風格。此前,不思凡水墨風短片《白鳥谷》曾在被稱為“動畫界奧斯卡”的法國昂西動畫電影節獲獎,其潑墨山水的美術風格驚艷了現場的評委和觀眾。據了解,目前在動畫產業,二維畫手越來越少,不思凡坦言,“儘管環境艱辛,但仍然會堅持下去”,因為“最開心的時候就是聽到觀眾說‘喜歡二維’”。

《大雨》中有非常多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及創新探索,比如在角色設計中融入了中國戲劇臉譜元素;在場景設計中,加入儺戲面具、油紙傘、老式招牌、水紋雲紋等中式元素。

看完電影后,不少觀眾發現影片中還有對《大鬧天宮》《九色鹿》等經典動畫的致敬。不思凡介紹,和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早期水墨動畫不同,《大雨》採用電腦繪圖,畫師用了有水墨感的筆刷去繪製場景,也藉助水墨畫的感覺創新動畫電影中對水的描述。

值得一提的是,《大雨》的配音指導陳浩(片中聲音出演“大穀子”),同時也是《哪吒之魔童降世》的配音導演。

從《熊出沒·伴我“熊芯”》《深海》到《長安三萬里》,過去的一年,動畫電影市場勢頭強勁。今年,動畫電影依然備受期待,但動畫電影如何做到形式和內容兼顧,向來是擺在創作者面前的難題,這也是不思凡導演想找到答案的問題。現在,他也在這條路上摸索前進,“我覺得作為主控者比如說導演,可能需要經歷漫長的學習和消化過程,需要擁有一個強大的平衡能力。而另一邊他也需要獲得更多參與成員的幫助,我覺得一個強大的團體和一個強大的主創核心共同努力才有可能創作出真正兼顧的作品。”

不思凡導演直言,他比較期待觀眾對《大雨》的反饋,這些反饋會讓他得到思考和學習,“當然也會有一些忐忑,因為畢竟這麼多年、這麼多人都在這個作品上面使力,我也希望它會有相對好的成績,但也不能想太多,這樣可能就太折騰自己了。”

紅星新聞記者 張世豪 實習生 伍思璇 編輯 王力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