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老匯原版音樂劇《音樂之聲》本周廣州大劇院開唱

南都訊 記者李春花 作為全球最受歡迎的經典音樂劇之一,百老匯原版音樂劇《音樂之聲》睽違八年再度回歸中國大陸,並從上海啟程開啟全國巡演,將於1月17-22日登陸廣州大劇院。許多人因電影結緣《音樂之聲》,而今終於能夠在劇場看到原汁原味的音樂劇演出。165分鐘,11人樂隊現場演奏、26首風靡世界的金曲、30位演員的暖心演繹,將恆久與愛有關的主題再度傳達到觀眾心中。

1

問世六年上演超4000場,

創下一周內觀劇人數最多吉尼斯紀錄

自1959年誕生的音樂劇《音樂之聲》,在2024年迎來它的65歲生日。改編自瑪利亞·奧古斯塔·特拉普的著作《特拉普家庭的歌手》,由百老匯跨時代的“黃金搭檔”——理查德·羅傑斯作曲、奧斯卡·漢默斯坦二世作詞。作為全球音樂劇的常青樹之一,《音樂之聲》問世六年便在紐約百老匯、倫敦西區上演超4000場,更是創下過一周內觀劇人數最多的吉尼斯紀錄。

《音樂之聲》的故事發生於1938年的奧地利薩爾茨堡。年輕活潑的修女瑪麗亞成為奧地利海軍上校家的家庭女教師,上校自妻子去世後,像管理軍隊一樣經營自己的家庭,7個孩子個性叛逆,而瑪麗亞的到來改變了這一家:她教孩子們遊戲、唱歌,用充滿遊戲性的教導贏得了孩子們的喜愛,也用音樂融化了上校冰冷的心……

2

藝術啟蒙心靈,孩子的第一部音樂劇 

在中國,獲得國際六項大獎的《音樂之聲》曾為無數人打開了音樂的大門,作為無數人的藝術啟蒙,《音樂之聲》中的多首曲目都被收錄進國內音樂、甚至英語教科書,成為許多孩子學會的第一首英文歌。可以說,《音樂之聲》不僅是一部成功的音樂劇,它更承載着藝術啟蒙、音樂啟蒙的重要意義。

劇中的經典曲目常唱不衰,成為幾代人共通的童年記憶。連費翔也曾在一檔訪談節目中說,他的音樂劇啟蒙也是《音樂之聲》。

劇中瑪麗亞的飾演者娜塔麗·鄧肯出生在一個音樂世家,父母都是音樂老師,從小就是看着《音樂之聲》的電影和舞台劇長大的。“小時候我的祖母會收集很多古老的樂譜,最早的可能是上世紀五十年代印刷的,我的爸爸會在我練唱歌的時候給我鋼琴伴奏,我就在他們的幫助下慢慢參加了很多試鏡和演出,開始了音樂道路。”

全國巡演過程中,各個劇場也迎來了許多的“親子團”觀眾,小觀眾們紛紛表示,“許多歌都聽過,都會唱!”《do-re-mi》作為他們的音樂課啟蒙,是他們學會的第一首英文歌,而現在,他們對音樂劇又有了更深的認識。

3

全新北美巡演版本亮相,

助力經典全面升級

65年來,《音樂之聲》經歷着各種版本的變遷。不同於前兩次來華的版本,這次來到廣州的百老匯英文原版《音樂之聲》,由音樂劇最高獎項之一“托尼獎” 三屆獲獎導演傑克·奧布萊恩執導。

在中國巡演中,傑克·奧布萊恩試圖挖掘出更多的劇目內涵。除了針對一些音樂進行重新編曲、讓場景過渡更加流暢,他也透過故事發生的1938年的視角重新審視整個故事,使每個角色透露出更多人性色彩。此版本在2015年紐約百老匯首演後,正式開啟北美及亞洲巡演,這也是該版本在中國大陸的首度亮相。

與此同時,現場樂隊的演奏和兒童演員們精彩絕倫的演繹,也為《音樂之聲》的現場表演增添魅力。現場樂隊由11位樂手及指揮組成,製造出強大的聲場,使觀眾彷彿身臨其境地置身於奧地利的雪山與自然之中。

兒童演員經歷多輪選角,層層篩選,據悉,所有兒童演員除了需要和成人演員一樣進行一周八場的高強度演出外,也需要抽空在白天上課來確保學業的順利進行。

1月17日至22日,百老匯英文原版音樂劇《音樂之聲》將持續在廣州熱演,在這個冬天為更多羊城觀眾帶去音符賦予的暖心力量。

供圖:廣州大劇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