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一部國產劇大翻車。
那就是,《天啟異聞錄》。
有趣的是,這劇還是豆瓣「2024最值得期待劇集」的top10之一。
陣容不俗,題材也很有趣。
路陽總導演,主創是《綉春刀》團隊。
主演包括了黃軒、吳樾、蔣奇明與張榕容等。
而且在前期宣傳時,這部劇打的還是「中國首部喪屍劇」的旗號。
雜糅了古裝、奇幻、武俠、懸疑、驚悚等多種元素,看上去十分新鮮有趣。
萬萬沒想到,等正式播出後,網上卻是風平浪靜。
口碑也是意料之外的差,豆瓣評分目前已經跌至5.0。
不少看過的人都痛斥這是一部詐騙劇。
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兒?
且聽身為被騙一員的魚叔同你慢慢道來——
《天啟異聞錄》
要說大家都在期待這劇什麼。
很簡單,就兩點:
第一,路陽。
從電影《綉春刀》,到電視劇《風起隴西》,路陽導演的作品總能給人帶來驚喜。
這一次,又能看到諸多熟悉的元素:
天啟年、綉春刀、飛魚服、陰謀與陽謀...
不禁讓人期待這部劇能否再現《綉春刀》的靈氣。
第二,喪屍怪獸。
在內娛的影視劇市場上,正兒八經的怪獸題材實在是太少了,更何況是喪屍呢?
這「中國版《王國》」的名號一出,誰人不動心?
然而,之前有多期待,後續就有多打臉。
因為這一切都是噱頭。
預告片中那些「類喪屍」的畫面,例如渾濁的眼球,到了正片中居然變成了正常的模樣。
上:預告,下:正片
鬼怪的廬山真面目,也是和喪屍完全不沾邊的怪獸。
好吧,《王國》變《異形》也不是不可以。
畢竟,路陽的團隊一直是以優良的數字特效著稱的。
就像是《刺殺小說家》中的各路妖魔鬼怪。
看起來也足夠設計獨特,製作細緻。
可是到了本劇,卻變成了薛定諤的特效效果。
你要說它不好吧,裡面有些怪物的建模還是很精細的。
尤其是貼臉展示瞳孔變化的畫面,放在當下電視劇中還是有點意思的。
但是你要真說它有多好,那可真不是。
因為通篇下來,也只有這一隻怪物還夠得上格。
其他的特效,總是有種劣質遊戲的質感。
就不說那明顯的棚拍痕迹。
人物與場景好像根本就不在一個次元。
看看這個粗糙到讓人不忍直視的摳圖。
再看看這個塑料感極強的「瀝青」特效。
怎麼敢出現在這種量級的電視劇中呢?
特效不行,打戲也不可。
《綉春刀》中結構嚴謹,一來一回充滿中國武俠氣韻的招式在本劇是看不到一點。
取而代之的,是這幾年國產劇中常見的慢鏡頭加擺花架子。
拔刀,上慢鏡頭。
揮刀,上慢鏡頭。
救人,還是上慢鏡頭。
等真的常速打起來,就是亂糟糟一團,完全浪費了吳樾的武打能力。
鏡頭也拍得散亂,還有明顯的剪輯錯誤。
上一秒男主突然出現砍怪物,下一秒又變成站在一旁吃驚。
演員的演技也是一大槽點。
黃軒、吳樾、蔣奇明等人,要麼就是用力過猛,要麼就是有些油膩。
個個都是按照拿到手的人物小傳來扮演一個人設而已。
張榕容則是讓魚叔苦不堪言。
大家對她最深刻的印象,可能就是《妖貓傳》中的楊貴妃了。
雖然這個角色本身是一個偏向符號的存在,但片中幾場眼神戲還是夠格的。
但到了這部劇中,張榕容的五官好像不受自己控制了一般,笑像哭,哭像笑。
倒是讓觀眾看得哭笑不得。
說了這麼多槽點,都還是小意思。
最讓我無語的,是這個故事本身帶來的欺騙。
作為一部懸疑劇,《天啟異聞錄》的故事並不複雜。
天啟年間,戰亂不斷。
在此過程中,作為軍事要地的寧遠城,突發異病,席捲全城。
該病癥狀初期與一般風寒無異,可到後期病人則會出現病變,汗液變黏液,身上也長出很多鱗片一樣的東西。
最後生病之人會喪失理智,成為怪物到處殺人。
男主褚思鏡(黃軒飾),是一名錦衣衛百戶。
兩年前,他的弟弟前往寧遠城附近的孤島,烏暮島,調查此事兒。
沾染怪病後,下落不明。
褚思鏡為了尋找弟弟的下落,就自作主張前往調查,故事也由此鋪開。
整個故事的核心,就是借尋弟來揭露怪病的真相,以及這件事背後的秘密。
12集的體量與動輒40幾集的國產劇相比,顯得短小緊湊。
但,魚叔仍然覺得砍掉一半都不嫌多。
第一集交代完背景後,整個敘事節奏就開始拖沓。
褚思鏡在島上發現了很多異常。
如,島民明明靠海卻不吃魚,島上好像存在一個邪教……
褚思鏡一邊與對手鬥智斗勇,一邊又要搜查證據,還要對百姓噓寒問暖,看起來真的非常忙碌。
可實際上,劇情過半了,弟弟的下落、寧遠城背後的朝中勢力鬥爭、疫病的真相、烏暮島上的秘密等一系列線索沒有一個得到收束。
而之所以這麼慢,是因為全員沒有必要的謎語人姿態。
像是島上的大祭司,明明知道所有的秘密,可總是遮遮掩掩不願透露真相。
哪怕到了生命盡頭,也還是把話說一半留一半。
劇中,人物的溝通永遠都有問題。
烏暮島上有一個小女孩認識褚思鏡的弟弟,但褚思鏡問她弟弟在哪裡。
小女孩的回答卻是:我想媽媽了。
明明尋弟心切,但褚思鏡聽到別人說「你弟弟是個好人」後也不趕緊追問,直接沒有了下文。
魚叔看到這,火氣一下子就上來了。
更要命的是,同樣的事情,還發生不止一次。
如此這般,劇情就好像總是在原地打轉。
除了故作懸念,沒有任何發展。
不僅如此,本劇整體的邏輯也站不住腳,很多情節沒有前因後果。
像是張榕容飾演的弗朗機人,就是一個十分割裂的存在。
她之所以到烏暮島上抓怪物,是為了向國王證明自己的能力,完成哥哥與父親的遺願,也為了改變弗朗機人的命運。
可這一切究竟緣起何處,她又是怎麼走到這一步的,都含混不清。
而且縱觀全劇,她的戲份並不多,卻莫名其妙與褚思鏡產生了感情,讓人摸不着頭腦。
更讓人哭笑不得的,是當你以為怪病可能是什麼驚天大秘密的時候,編劇告訴你:
其實是外星人造成的。
這彷彿是埋了太多梗、拋出太多問題,最後圓不回來,只能藉助一下神秘力量。
總之,整部劇看下來就只有一個混亂到毫無邏輯的感受,再無其他。
真就是網友所言:
劇本像是一篇特別爛的網絡小說。
有意思的是,這劇還鬧了個大烏龍。
因為是明朝的那些事兒,有不少人想當然認為這是馬伯庸的作品,直接在微博開炮。
搞得馬伯庸比竇娥還要冤。
其實,在某種程度上魚叔很能體會這些網友的心情。
這兩年爛劇不少,可唯獨這一部卻讓我十分生氣。
因為它是在「往傷口上撒鹽」。
內地苦優質中國式「奇談」久矣。
明明有着極其豐厚的東方異趣的「素材庫」,卻鮮有好故事拍出來。
因為一些眾所周知的原因,妖魔鬼怪、魑魅魍魎在內娛算得上一種禁忌。
所以怎麼拍,如何呈現都是一個問題。
面對這種情況,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最簡單的道路,那是仙俠古偶劇。
在這樣的框架下,妖魔鬼怪有了作為一個表皮存在的立足地。
然後再在美工上加把勁兒,就成了。
可問題是,所謂的奇談,並不是簡單的怪獸妖魔而已。
其紮根的傳統文化與哲學,才是精髓。
就像去年讓人眼前一亮的《不良雜念清除師》。
以中國志怪文學為故事的基地,將傳統書法作為貫穿全篇的線索。
用一紙一筆一墨,寫出變化莫測的人心。
雖仍有日式風格的痕迹,但卻依然具有「紅繩糯米與黑斗墨線」的林正英電影意味。
只可惜,它成立的基礎還是台灣地區。
而更讓人諷刺的,是其他國家的相同題材作品拍得風生水起。
最典型的代表,就是被《天啟異聞錄》視作對標的《王國》。
它雖然講的是朝鮮李氏王朝的權謀鬥爭。
但在喪屍部分也花了不少筆墨來展現傳統醫學的故事。
而眾所周知,朝鮮醫學受中醫影響極大。
如此對比之下,《天啟異聞錄》實在是不堪一擊。
就先說說志怪的那張皮,怪物形象。
且不說一本《山海經》就能提供多少有趣且怪誕的怪獸。
路陽自己的《刺殺小說家》中,赤發鬼也是一個前例。
可在本劇中,雖然出現了《山海經》《神異經》等東方神話體系的黑䴉、橫公、玄冥等名字。
怪獸的模樣卻要麼像毒液,要麼像異形,反正就是西方奇幻或超英電影中會出現的生物。
屬實有些不夠意思。
志怪跑偏也就算了,路陽最擅長的錦衣衛故事也是不及格。
或許,他是想要通過怪物疫病為殼,將外星生物作為一個意指,然後以黨派鬥爭、弗朗機人的洋火,以及存在小女孩歌謠中的倭寇,來講述明朝末年的內憂外患。
但顯而易見地,失敗了。
所有有關歷史與權謀的內容,僅僅體現在淺顯的幾句台詞而已。
有些甚至還是直接用旁白+ppt的形式傳達。
當然,也有很多人說路陽只是總導演而已。
真正執導的可能另有他人。
但在我看來,這種言論就像電影不好怪審查與刪減一樣,妥妥地甩鍋行為。
既然將大名放在最顯眼的位置,就應當承擔相應的責任。
曾幾何時,路陽曾在採訪中說過:
我只想拍自己相信的故事。
也不知道,這一次他是否相信這個故事呢?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