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卓:絕非跨界,“不現時”中有流淌的自我

1月13日,譚卓首次個展“不現時”在北京頌藝術中心展出,全新二十多件新作展現了對生命與科技、對過去與未來以及個體存在的深刻洞察。在北京青年報記者與譚卓的對話中,我們得以窺見她的創作理念。

“不現時”魅力

新展名為“不現時”,在外界看來這或許是個“諧音梗”,而譚卓表示就是字面意思——不是現在的時間,它來源於德勒茲的一個哲學觀點,“以另外一個視角,從未來去看過去,體味維度的變化”。作品未來感十足,思考和追問着未來的科技與生命的走向。譚卓坦言這次作品抱着可以和大家溝通和探討的想法,希望通過時空的變化,讓大家更好地去關注到一些問題。

2022年北京藝術雙年展中展出了譚卓的作品《啟示錄》,這是一個由“數字人”譚卓呈現的裝置藝術作品,此次“不現時”中也有不少作品由此展開,但變化是從譚卓自己的形象變成了由ai生成的無臉的虛擬人物。

這是“數字人ip”的再次延伸創作,創作靈感來自於格勒斯的哲學觀點——無器官身體,她的初衷是想把個體的明確標識去掉,呈現出更物質化的,但同時變化流通的個體。譚卓表示想通過這種形式來表現眾生相,“它既是我,它也是每個個體”。

不被束縛的她

本次展覽的20多件新作品,編號十分特殊,是用一長串數字來詮釋的。提及此事,譚卓坦言這是由數據和作品的尺寸形成的數字組合。這次創作呈現了抽象的作品,所以不僅是作品的名字是開放的,這些作品也沒有邊框,“我不希望用太具體的東西把它限制住”,譚卓說,“就像我的性格一樣,不喜歡太多的束縛”

這種自由和隨性同時也體現在個展場地選擇和作品的呈現風格上。這次選擇在頌藝術中心辦展覽是寬敞和開闊的空間打動了她,800平米的藝術空間與整個展覽表達的氣場完全匹配。在這個空間裡面,沒有用傳統的上牆方式,而是全都用了亞克力來呈現,即使金屬風格的作品給人重且硬的感覺,但這些作品從遠處看非常輕盈通透。

通過將二維的平麵線條延伸到現實空間來,讓參觀者沉浸其中,好像也置身在創作的語境裡面,盡情徜徉,感受着作品傳達的無限可能。

在策展人朱朱眼中,譚卓是“無限可能的”,他表示:“比機位和視點、題材與觀念更重要的是,所有出色的作品都基於對人性和人類集體處境的理解,譬如人的一生本就在扮演多重的角色,自我充滿了不確定性和流淌的狀態,藝術以其個體創作的屬性帶來更多的自主。”

消解的身份標識

在“不現時”之前,譚卓曾有過多次藝術創作,如北京藝術雙年展中的《啟示錄》等,以創作踐行藝術家理想。同時她也曾擔任國際電影節的藝術創新推廣大使、藝術創新單元發起人。

而譚卓最令大眾熟知的身份是演員,她塑造過多個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在大小屏幕上被觀眾認識和了解。因此再以藝術家的身份重新認識她時,對她的評價上總免不了“跨界”這個詞。但她認為這只是外界對她的看法,她更關注“流淌的自我”。

“我在乎什麼讓我有興趣,什麼是我不喜歡的,我想要幹什麼,我自己的想法很重要。外在形式都無所謂,哪怕有一天去做廚師,只要成為一個好廚師就夠了。”種種身份都是自我語境的拓寬,是她向外界探索個人世界的嘗試。

當一個人主動卸下頭銜,身份標識也隨之消解,她可以自由地以任何角色進行創作,喚醒在同一個人身上、不同身份下的涌動的生命力。

先讓自己滿意

藝術總是相通的,演員經歷對譚卓的藝術創作無疑產生了影響。她表示兩者都是在創造,演員的二次創作需要讓人物具有真實感,讓觀眾信服;而作品的創作,是要在自己的語言里把它建立起來。譚卓談到這次作品融合了她做演員的經驗,例如這幅名為《no.6212974637》的作品,好似“裝裱師”立體形態像攝影機的鏡頭,裡面的一些畫芯藝術,也採用了比較戲劇化的語言畫面去呈現,這些都很像電影的畫面。

談及創作的心得,譚卓認為對自己必須有要求,需要穩定地呈現作品,讓大家看到一個藝術家創作的生命力;同時也要儘力把頭腦中的想法落地,“從想法到作品呈現,了解過程的發展變化及看到成品的時候,你會重新去審視自己的認知,這些行為都是特別必要的”。

這是譚卓的首個個展,也是她多元身份的完整展現。與以往一個單獨板塊不同的是,這次只有兩件以前的裝置,其他都是新的作品。“時間很緊張,工作量也不小,雖然策劃這類綜合展覽更疲憊,但最後呈現的效果還是令人滿意的。”

據悉,該展將持續展覽至2月24日。

譚卓作品(主辦方供圖):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王磊

攝影/北京青年報記者 柴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