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音樂劇《雄獅少年》國語版火熱開演

南都訊 記者李春花 雄獅少年,一飛衝天!1月11-14日,音樂劇《雄獅少年》國語版在廣州大劇院火熱上演。該劇由孫海鵬執導、張苗監製並擔任製片人、里則林編劇的原創同名電影授權,集結大灣區優秀文藝力量,由華語音樂劇頂尖主創團隊傾力打造,陳小春、陳潔儀重磅加盟,方書劍、郭虹旭、陳科銘、李秋盟、劉浩冉 馮鏑霏、李玉言、郝曉輝、張毅凱等實力派演員共同演繹。

不懈追夢的少年阿娟,弔兒郎當的鹹魚強、潑辣又不失溫柔的阿珍、身法靈活的阿貓、臂力十足的阿狗、張揚跋扈的壯成哥……演員們用精湛的演技貼合還原人物,充分調動情緒,展現人物內心細緻變化,讓角色立在舞台上。在台上演員們不僅連唱帶跳,還要進行高強度的舞獅表演,舞台上共有20根梅花樁,最高高達2.1米,更有三場精彩的舞獅決鬥場景需要演員們上樁舞獅,一招一式真功夫看得觀眾拍手叫好,喝彩連連。演出中融入不少粵語俚語,更增設與觀眾互動的場景,讓觀眾變成故事的親身參與者,見證少年阿娟和他的夥伴在追夢路上的成長。全場鼓掌超過二十次,笑聲不斷,觀眾盛讚這是一場誠意滿滿的視聽盛宴,少年夢想在舞台綻放,點燃羊城文化熱情,激勵每一個追夢人奮力拚搏勇往直前。

自宣布製作以來,音樂劇《雄獅少年》便備受各界關注。這不僅僅是因為它改編自現象級的同名國漫電影,更是因為它集結了大灣區優秀的文藝力量,致力於展現這一地區的獨特魅力。有着千年歷史的醒獅是廣府文化精神傳承的重要代表之一,在2006年就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音樂劇《雄獅少年》聚焦嶺南醒獅文化和風土人情,以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舞台藝術形式,賡續嶺南文脈,擦亮文化品牌,讓“非遺”煥發時代光彩。

音樂劇《雄獅少年》的故事致敬每一個拼搏奮鬥的灣區追夢人,是寫給每一個努力奮鬥的小人物的歌,通過市井生活的群像打造和男主角阿娟在廣州打拚的平凡故事,在舞台上展現出獨具嶺南和灣區特色的生活氣息。導演何念在創作音樂劇《雄獅少年》的過程中,在文本的表達和舞台呈現上着重於人物的塑造,以現實肌理作為每位小人物的動機,背負上了更多的時代背景和人文關懷,力求把舞蹈、音樂和舞獅這些元素融合到故事中,推動觀眾融入劇情與角色“同呼吸共命運”。

 “誰人也可以,誰人也可以”,全劇在沒有任何序曲甚至前奏下,以阿娟的乾淨的歌聲開場,讓人直面感受到阿娟的純真。高世章和岑偉宗兩位在音樂劇界堪稱夢幻組合的藝術家,聯手為《雄獅少年》打造了近20首原創歌曲,融匯中西音樂元素,以優美動聽、細緻動人的旋律和歌詞讓中華傳統文化展現出新時代風采和活力。

在音樂設計上,音樂劇《雄獅少年》其中一個重要成分是舞獅的鼓聲。作曲高世章在劇中多個關鍵舞獅段落中融入鼓聲,將其結合不同的音樂元素,鼓聲隨着人心進化改變,從外在的源起,變為內心的交涌,能快能慢,能輕能壯,甚至演化成像芭蕾、現代舞及拉丁舞般的旖旎細緻。擂鼓聲動,喚醒少年無限壯志,少年阿娟在追夢路上不斷跌倒,但依然屢敗屢試。每一次鼓樂的響起也預示着主人公心中那團火再次燃起,其內心積壓的情感伴隨激昂的音樂傾瀉出來,在劇中鼓聲將喚醒少年心中那頭雄獅,讓他衝破迷失自我的現實困境,朝着夢想再次出發。

作詞岑偉宗充分發揮想象力,把自己代入到人物角色中,深入探索其成長的背景,捕捉人物在音樂和劇本所描述下的心境,令歌詞貼合人物心理。由他創作的音樂劇《雄獅少年》歌詞令人動容入心之餘亦不失詼諧幽默,更與現實接軌鋪設了濃厚的生活氣息。

“放棄縱有萬般理由,堅持只需一個就夠!”編劇張飛帆把一代代舞獅人自強不息銳意進取的精神融入劇本創作中。為了加強戲劇張力,還加入了阿娟因為現實與夢想的落差和在追夢途上屢被碾壓令他迷失自我的場景,將全劇情緒推向最高峰。音樂劇《雄獅少年》還着力刻畫阿娟和鹹魚強的師徒情,打造多個笑中有淚的動人場景。

音樂劇《雄獅少年》國語版從實打、實景開始,逐漸加入包括光影、多媒體投影特效等舞台表達手法,甚至加入一部分電影語言,在為觀眾呈現出更為豐富的舞台視覺效果的同時,也可以保留觀眾的想象空間,為觀眾呈現出與動畫不一樣的“雄獅故事”。

舞美設計桑琦圍繞主人公“阿娟”的成長軌跡進行舞台設計,整個舞台設置為直徑11.56米的轉檯,同時轉檯中間搭建4x7米可上下升降的平台,利用空間的形式和力量體現雄獅少年們向上熱血的精神內核。同時在台口設置了一組可旋轉變化三稜柱式的建築結構,三個面分別為:嶺南農村建築、廣州騎樓、廣州街景,在保持廣州風貌嶺南建築特色的同時,為劇中各層次的角色表演提供多空間多維度和空間表達。

在《雄獅少年》這部音樂劇中,燈光設計將“燃”貫穿始終。燈光設計任冬生希望將觀眾帶入到阿娟的成長曆程中,感受他的痛苦、歡樂、挫折和希望,體驗他的每一次成長。在燈光視覺呈現上刻畫出符合主角成長環境的廣東市井氣息的同時也要提煉出符合人物精神成長的畫面,以意象化的處理強化主角內心的變化。

在多媒體設計中,王佳迪考察採集了大量嶺南地區獨有的建築風格,保持廣東鄉村小鎮的傳統文化風貌同時,着重展示廣州的現代程度以及煙火瀰漫的都市氣息,把騎樓和高樓林立的畫面通過三維動畫的方式立體呈現在多層次多空間的舞台畫面中。同時結合部分實時影像的運用,在強化劇中人物不畏艱難、勇敢向上、追求夢想的精神下,將動畫製作與人物表演完美結合起來,體現廣東醒獅的獨特傳統魅力與現代藝術價值,在舞台空間演繹有機合理而富有張力的多媒體影像。

音樂劇《雄獅少年》國語版共有超過180套的表演套裝,服裝設計demon zhang根據每個角色人設以及不同演員的性格特點,寫了專屬的人物小傳並進行了造型和服裝的設計,每個人物角色會有一脈相承的代表元素,去強化角色特點及個性。同時在人物造型和服裝設計配飾使用方面逐一還原“粵味”風土人情,力求讓演員和觀眾從服裝造型上,直觀地感受到嶺南文化精粹和地道的廣府精神,提升劇目對觀眾的傳情度。

音樂劇《雄獅少年》國語版的成功首演,為日益繁榮發展的廣州文藝力量再添生力軍,為灣區文化延伸影響力再添砝碼,讓世界通過廣東的文化實踐了解它的生機與活力。

攝影:夏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