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12年的“音樂午茶”,“就是我喜歡上海的理由”

1月7日中午12點,凱迪拉克·上海音樂廳的南廳上下二層坐滿了前來欣賞音樂的市民。伴隨着一首氛圍感十足的格拉納多斯《西班牙舞曲第5號》,上海音樂廳公益品牌項目“音樂午茶”迎來了第12個生日。

12年前,“音樂午茶”在上海音樂廳首次亮相,讓這座“城市音樂客廳”工作日午間進一步開放,打破劇場白天關門的常態,成為目前全國第一家且唯一一家工作日白天定期舉辦對外小型音樂會的音樂廳。而“音樂午茶”公益性質的低票價也讓眾多申城樂迷走進上海音樂廳,用午間1小時欣賞一場沙龍式的小型音樂會,同時收穫一杯暖心好茶,實現“音樂會自由”。

觀眾與青年藝術家雙向互陪

在“音樂午茶”迎來12周年之際,音樂廳邀請到吉他演奏家范曄、大提琴演奏家謝芝瑩帶來特別企劃。兩人都是“音樂午茶”的老朋友。12年前,范曄在“音樂午茶”辦了第一場吉他專場。在他看來,音樂廳是他“夢開始的地方”,多年來,他與“茶迷”們在這裡分享了很多音樂故事。而對謝芝瑩來說,當時剛從德國回國的她,在“音樂午茶”開啟了第一場正式演出。

“所以12周年特別企劃名字叫‘穿越·記憶’,帶來的曲目中有曾經在‘音樂午茶’上演出過的,也有一些新穎的,甚至是國內首演的曲子。”范曄在開場說道。

確實,十二年來,像范曄、謝芝瑩這樣從“音樂午茶”起航的年輕音樂家不在少數,“音樂午茶”這方舞台見證了數位走向全國乃至世界舞台的年輕藝術家及榮獲國內外優秀獎項的音樂新人。如獲得第九屆中國音樂最高獎金鐘獎室內樂大獎的“棱境鋼琴三重奏”、第19屆意大利斯克里亞賓國際鋼琴比賽第二名的程嘉睿、2017年第九屆德國gut immling國際聲樂比賽總冠軍陳知遠、第62屆美國華盛頓國際弦樂比賽的提琴冠軍鄧一飛等。“音樂午茶”項目組還不斷挖掘,讓青年藝術家們呈現創新性、探索性、藝術性的作品,形成更多的中國首演、世界首演、新人首秀。

這杯“音樂午茶”就像是城市中一座看不見的橋樑,連接起走進音樂廳接受音樂藝術熏陶的廣大市民,與藝術道路上不斷求精的青年藝術家及音樂學子,不僅為優秀的青年藝術家提供了成長與展示的多維度平台,還形成了觀眾與藝術家雙向互培的發展模式,越來越多的青年藝術家讚歎觀眾專業、熱情,在這裡演出可以激發他們的藝術熱情,反映出“音樂午茶”堅持將高品質的音樂會惠及給廣大市民,在“觀眾+青年藝術家”雙向互陪模式上的持續堅持與進取。

打破劇場空間界限,“茶香”飄向世界

在談及“音樂午茶”十二年來的變化時,范曄感嘆,“最早做吉他專場演出時觀眾並不算多,現在大家要來看‘音樂午茶’太‘卷’了,必須拼手速搶票才行。”他的一席話,也讓台下100餘名午茶的忠實觀眾會心一笑。

人群中,不乏在“音樂午茶”的第一年就曾來到音樂廳、和“午茶”共同成長了12年的熟面孔。王女士告訴記者:“音樂午茶十二年,從最初老爸老媽領我去,到現在我為他們搶票陪他們去,是一種更替,也是一種傳承。”還有觀眾在網上留言,“每一次來,我都會感慨這就是我喜歡上海的理由。30元聽到一場高質量音樂會,讓任何人都負擔得起,這是對上海市民的福利。”

其實,這份“福利”早已打破劇場空間界限,午茶的清香從牆內飄往線上。2021年秋天,音樂廳就特別推出“線上版音樂午茶”(音頻版),精選每周精彩現場演出片段放到平台同樂迷分享,同時不定期展開午茶音頻直播,讓更多無法到現場的觀眾實現了足不出戶也能有“午茶”陪伴的夢想。而自去年4月起,“音樂午茶”在小紅書平台以“午茶歌單”(視頻版)呈現,以“午茶黑膠”在音樂廳內響起為題,將午茶音樂與音樂廳美好視覺結合,並配以曲目及藝術家知識普及。在線上午茶的舞台上,大家依然能遇見貝多芬、施特勞斯等音樂家的經典之作,也能遇見藏在國樂旋律中的鮮活靈魂。

午間一小時,茶香飄申城。不斷的積累與成長,將激勵着“音樂午茶”在保持自身定位的基礎上,繼續開拓創新,探索音樂的無限可能。


記者 / 劉藝

編輯 / 陳露露

圖片 / 上海音樂廳

轉載請註明來自上海黃浦官方微信


     黃/浦/進/行/時      


   join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