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市場爆發、“全民鑒假”:音樂行業回歸“純粹” | 2023年度盤點

作者| 赤木瓶子

編輯| mia

2023年的華語樂壇是“割裂”的。

一面是經典再次以令人措手不及的方式捲土重來。發行於14年前的《奢香夫人》首次成為當代年輕群體追捧的熱潮,登陸音樂年度榜單;發行於23年前的《眉飛色舞》引網絡另類解構:“我沒k”、 “恐龍抗狼”等熱梗風靡短視頻。

另一面是波譎雲詭的內容創作形態,與令人唏噓的市場接受度。年初《愛如火》借舞蹈區、遊戲區、鬼畜區聯動勢起,與《狂飆》《三體》等年度劇作“跨次元”碰撞;年末《一笑江湖》作為網絡熱門舞蹈“科目三”的bgm,令人忐忑其是否會“上春晚”。

割裂的不僅是聆聽審美,還有延展至創作端的音樂人創作審美:李榮浩《烏梅子醬》流傳度甚廣,直白淺顯的歌詞引樂評人爭議。《雪distance》《真沒睡》等作品在2023年流量躥升,其創作者因此被網友“驗證”為樂壇“新四大天王”。當然,也有如刀郎《山歌寥哉》等寓意深奧的專輯,引發公眾娛樂向解讀。

演出市場,行業在2022年對其許下的“小目標”被超預期完成,流媒體線上付費率穩定增長,各大平台對於流媒體社區的運營愈發重視。年末,公眾的注意力從票務市場向演出品質轉移,五月天假唱事件,掀動新一輪全民“鑒假”時代。

放眼整個互聯網行業的2023,字節跳動營收向騰訊步步緊逼、拼多多市值超越阿里巴巴令人慨嘆,時代變革之劇,在2023年下半年尤為強烈。作為與互聯網行業密不可分的音樂產業,2023年的得與失,都隱匿在巨大浪潮的每一次浮沉里。

審美復興,年輕人的新狂熱

華語樂壇的“文藝復興”年年有,今年的重要代表人物被鳳凰傳奇認領。鳳凰傳奇在前幾日的跨晚登陸熱搜,創下湖南衛視當晚的收視新高、在b站跨晚舞台爆改troublemaker。在b站最新公布的2023年百大up主名單上,其也再次入圍。一條於今年9月發布的“鳳凰傳奇赤峰音樂節我先瘋為敬”視頻,在b站獲得500萬觀看。

“拿捏”了收視與年輕人口碑的鳳凰傳奇,是如何在近兩年來,突然闖入年輕人心窩、擁有大批“鳳凰傳人”擁簇的?

其背後是大眾審美的變化。在被壓抑數年之久後,人們對於運動、戶外、養生的追求是空前的,反映到年輕群體身上尤為明顯,八段錦、登山、健身成為一股空前潮流。

於是,在以《封神》質子團,以陽光健康、氣血充足為審美主流的市場中,歌唱草原、讚頌自然,且對比偶像唱功了得、人品過關的鳳凰傳奇,在年輕人心目中,也迅速褪去過往“土味”標籤,父母輩審美重新復興,成為主流審美。這樣的審美趨勢變化,也被寫入2023年的影視綜市場,國內體能類綜藝的出現,均成為這一審美轉變的例證。

“新四大天王”,下沉審美主導“審丑”時代?

華語樂壇“新四大天王”成為2023年上半年的熱梗,在網友評選出的2023樂壇新四大天王里,包括capper、姜雲升、華晨宇、小鬼王琳凱。

說唱歌手capper的《雪distance》,憑藉獨特的吞音方式、新奇的造型,與直白的歌詞、抓耳的旋律,迄今,該作品在抖音的使用量超53.7萬。另一位說唱歌手姜雲升,憑一曲《真沒睡》,用質樸的歌詞與驚人的價值觀讓聽者很難不發出疑惑,“雖然她送了我玫瑰花,但昨晚我真的沒睡她,親愛的你要相信我,給你買口紅給你賠罪吧……她打車把我送回酒店,進房間我和她說你回去吧”。歌詞朗誦版視頻在抖音轉發超32.2萬。

如果說網友將capper與姜雲升納入“新四大天王”是一種明顯不過的戲謔,那麼另外兩位專業歌手華晨宇和小鬼王琳凱則頗有些“怒其不爭”。前者被粉絲稱作“華宇樂壇的神”,因外界吐槽;後者在演出舞台的出圈言論以及“泰褲辣”場景被網友反覆回味。

在“新四大天王”現象背後,是公眾對於音樂內容品質、內涵的要求逐漸提升,甚至不免對粉絲向音樂人的固有印象帶來的“苛刻”審美,以及互聯網時代,網友們對音樂人評判的信息來源與維度都在進一步提升。

如果說從各類綜藝節目中走出的幾位歌手是網友略顯無情的嘲弄,那麼正規軍有意或無意進入話題中心的事件,在2023年頻有發生。從年初開始,汪蘇瀧和容祖兒的《就讓這大雨全都落下》、李榮浩的《烏梅子醬》、黃琦珊的《向雲端》等歌曲就在短視頻平台傳播,截至發稿前,幾首熱曲在抖音平台的播放量分別為18億、49.3億、49.8億次。

娛樂獨角獸曾在此前稿件中對在2022年年底發行,2023年2月驟然躥紅的《烏梅子醬》作出分析,《烏梅子醬》從市場角度是成功的。彼時周杰倫作品《mojito》在抖音話題播放量不到20億次,而後發行的《烏梅子醬》在30天里暴漲至26億。短視頻平台大批用戶樂於使用其作為視頻bgm。

《烏梅子醬》流傳度甚廣,直白淺顯的歌詞卻引樂評人爭議。當擁有一定樂壇造詣的歌手,作品誤入神曲製造的軌跡當中,會是一種降維式的流量打擊,還是一次稱不上多方勝利的嘗試?也有樂評人給出犀利觀點,這些驟然喚醒群體狂歡的音樂作品片段,對於“消費者”而言是一次頗具跟風性質的情緒消費,對於創作者而言卻是一場災難。一味迎合下沉市場,只會使創作審美退步,停滯不前,引發同質化、乃至抄襲現象肆虐。

在創作的過程中,創作者便已經完成了自己的取捨,而這樣的取捨,在接下來還會更多反映到熱播榜單中。

音綜乏力,流媒體回歸“純凈”

2023年的行業共識是:音樂綜藝整體表現平淡,甚至部分音綜稱得上慘淡。人們似乎將精力都分給了戶外旅行與演唱會、音樂節。

除了二次元神曲《極樂凈土》原唱美衣禮芽在《乘風》舞台名場面再現,給了內娛一點“二次元震撼”外,音綜的出圈場景甚少。《我們的歌》《聲生不息》《時光音樂會》等綜n代表現平平。《樂隊的夏天3》再回歸,卻再無往日驚艷。而《2023中國好聲音》在播出一半時間後,因李玟事件引全民討伐驟然停播,並未復播。

頗具先鋒精神的幾檔年輕泛音樂綜藝如《舞台2023》《青年π計劃》,前者尚且帶來幾組驚艷舞台,後者在播出一段時間後,被湖南衛視移出了黃金檔。首檔以ost為焦點的音綜《劇好聽的歌》模式創新,卻並未掀起較大聲量。而《聲生不息寶島季》節目質感穩定,但不及港樂季的風格鮮明、陣容能打,所以到目前為止討論度遠不如昔。

線上音綜表現平淡,音樂流媒體平台在2023年卻可謂進一步明晰了發展方向。騰訊音樂與網易雲音樂的付費會員漲勢穩定。騰訊音樂方面,2023年前三個季度營收分別為70.04億、72.86億和65.69億元。凈利率保持在17.78%的較高水平,遠超去年同期。網易雲音樂去年前三個季度的總營收分別為20億、19億和19.7億元,稱得上平穩。不過其第三季度的毛利潤同比漲60.8%,是網易各個主營業務中增幅最高的一項。

一個較為明顯的現象,是在線音樂付費與社交娛樂服務業務的進一步分化,過往二者更多是雙輪驅動,近兩年來,社交娛樂服務穩步下跌。據騰訊音樂財報,其社交娛樂服務收入營收規模在今年第二季度開始不敵在線音樂服務板塊。網易雲音樂的社交娛樂服務收入首次負增長。 歸其原因,更多是其他泛娛樂服務平台導致的用戶流失。於是今年,無論是騰訊還是網易雲,直播、k歌等社交娛樂服務都在逐漸退出主力陣營,而過往看似增長不易的付費用戶數,已經扛起大旗,並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另外,字節跳動旗下汽水音樂的2023略顯平淡,字節着力於向海外市場推廣tiktok music。

可以看到,流媒體平台的歸宿是回歸“純凈”的功能性產品與社區文化承載平台,隨着聽眾付費意識進一步崛起,這一趨勢將更加明顯。

演出盤活文旅,“真唱”承包年底 kpi

2023年的演出市場,在“一票難求”中開始,以“討伐假唱”告終。迄今,五月天假唱事件仍未有官方定論,但公眾對於演出市場的注意方向已然從票務向品質過渡。

據中國演出行業協會數據,今年前三季度國內演出34.2萬場,累計觀演人次達1.11億,票房收入315.4億元。截止去年11月底,全國營業性演出場次、票房同比分別增長278.76%和453.74%。

與飛速增長的票房相對的,是屢次負面事件的傳出。國慶期間,“中原迷笛音樂節”屢次登上熱搜話題榜,據報道及樂迷反饋稱,多位露營區的樂迷財物被“盜”,包括“行李箱內的筆記本電腦”。迷笛“零元購”事件荒誕不堪,首次承辦音樂節的當地政府也沒能接住這“潑天富貴”。

其背後反映出,大型音樂節ip不僅擁有年輕號召、音樂愛好者的烏托邦等諸多商業價值及情懷加持,種種事件的發生,承辦大型音樂演出的不可控一面也在浮現出來,也向外界傳遞了音樂節與地方文旅名片強綁定背後的雙刃劍。

且隨着市場集中消化掉如周杰倫、林俊傑、伍佰等頭部演唱會內容後,接下來演出市場從內容到品質都將回歸常態化。這一趨勢事實上在2023年便已經產生:黃子韜演唱會兩場並一場,內場票跳水降價10倍、張藝興門票3折、劉雨昕近一折出售等等。

在假唱事件曝出後,無論是演唱會還是音樂節,良莠不齊的承辦商都將被市場進一步淘汰,同時,演出市場的驟然狂歡是沉積良久的暫時性現象,2024年的演出行業必然會趨於理性化、常態化。

ai“孫燕姿”們走紅,是焦慮還是新意?

最後,2023年的音樂科技領域迎來最激烈的碰撞。從出現到適應,從恐慌走向共創,ai只用了不到一年時間。生成式ai顛覆內容品質,侵犯正版內容的問題,也在2023年度過了最為激烈探討的階段。

國內,b站上活躍着各類創作內容,ai孫燕姿、ai周杰倫迅速成為話題。國外,由ai創作的第一首“神曲”《heart on my sleeve》被唱片公司與流媒體聯合抵制下架,唱片公司對其採取法律行動,包括spotify、apple music和tidal在內的流媒體平台紛紛撤下該ai作品。

音樂人們的態度則是兩極分化,一部分像環球一樣對未經允許的版權侵佔嗤之以鼻,另外一些音樂人卻自願加入這場大型共創,前提是共贏。2023年10月,tme與王力宏工作室聯合推出了首位官方授權“全ai歌手”ai力宏,為ai所帶來的版權之爭,提供了一個解決的可能性。

6月,格萊美主辦方宣布更新評選規則,規則中,“ai歌曲有資格參評格萊美”掀起巨大爭論,隨後格萊美主席迅速補充:人類必須是歌曲的必要創作者。

但ai對於國內的滲透正在持續。騰訊音樂旗下音樂流媒體推出ai歌詞海報、ai歌曲封面和ai黑膠播放器等新功能。網易雲音樂也上線私人dj功能,為用戶提供歌曲推薦智能講解服務,同時增加了個性化推薦、智能講解、歌曲解讀等功能。

儘管迄今仍在發展初期,但ai時代的到來助推了在線音樂平台對於聆聽體驗的提升與社區文化的進一步深化。

2023年,音樂產業在時代的洪流中穩步精進。2024年,線上迎來新升級,線下市場走入穩定期,期待行業能夠誕生更多值得期待的現象與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