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專訪丨胡歌:拍攝《繁花》,就像做夢一樣!

大象新聞·東方今報首席記者 吳凈凈

和王家衛合作什麼感受?有的演員只此一次,下次不約。比如……太多了!有的演員回家鬱悶得哭着拖地,但還是會享受與他一起創造角色的過程,於是多次合作打造名篇無數,比如梁朝偉;還有人是輕鬆的來,隨性的演,決不內耗,漫不經心就演出了經典,比如王菲!那胡歌什麼感受?他說,和王家衛合作很像談戀愛的樣子!隨着江蘇衛視《繁花》的熱播,這部由王家衛首次導演的電視劇中,所有演員都擁有了“王家衛式魅力”,鏡頭中的一頻一笑,一舉一動都能讓人反覆回味。對於觀眾來說,這是一種久違且全新的觀劇體驗,對於演員來說,也是一次難得的拍戲歷程。所以在採訪時,胡歌就笑言“這次拍攝《繁花》,就像做夢一樣”。

第一次見面

曾設想一人分飾三角

“我從中學就開始接觸王家衛導演的作品,從沒想過能有機會見到他,更沒想過自己會在他的作品裡出現。”2017年,胡歌第一次見到了王家衛。“當時我接到了一個電話,說王家衛導演想見我一面。到達約定地點後,我就看到戴着標誌性墨鏡的王導。說實話,當時我非常緊張,因為我從中學就喜歡看王導的作品,他就是我心裡的偶像”。那天,王家衛和胡歌聊了很多,聊了對《繁花》這本小說的看法,也聊了胡歌自己的成長經歷。“王導首先考慮的是讓我演阿寶,後來有一度他想讓我一人分飾三角,同時飾演滬生、小毛和阿寶。因為當時有人看了我演的話劇《如夢之夢》,覺得在舞台上看到我的很多個面相,所以王導就想到了這個方案”。

當然,一人分飾三角的想法也只是“曇花一現”。最終,王家衛刪繁就簡,只選擇了阿寶一人作為核心人物,這也讓胡歌得以專心回到阿寶的世界。為了演好這一角色,胡歌包括整個劇組,都做足了準備。“在正式進組之前,我們有一個三年的籌備期,在王導的帶領下,大家搜集到很多關於那個年代的資料,並邀請來股票方面的專家、外貿公司的‘老法師’等,作為‘腦力擔當’,在劇組隨時指導。開機之前,演員也都是提前進場,全身心沉浸在90年代的氛圍當中”。

王家衛營造出來的時代氛圍,也勾起了胡歌的少時記憶。比如劇中1:1復原搭建的黃河路,就讓胡歌頗為感慨:“我雖然沒有在黃河路吃過飯,但是我途徑過黃河路,我印象中的黃河路就像劇中呈現的那樣,霓紅養眼,萬花如海”。

提供情緒價值

與王家衛合作像談戀愛

《繁花》的故事背景設定在90年代初的上海,以青年阿寶為主角,描述了他在改革開放的春風下如何抓住機遇,用勇氣和魄力改寫命運的故事。胡歌演的是劇中主角阿寶,這是胡歌首次與王家衛合作。在他看來,這次的合作更像是在談戀愛。“剛開始時會很緊張,很忐忑,一直在自信和不自信之間徘徊。慢慢地會發現,只要他在,你就會很安心,很像談戀愛的樣子。”

《繁花》這部劇前後共拍攝了三年,漫長的周期也影響着演員們的情緒,而王家衛則提供了穩定的情緒慰藉。“拍攝到後來,大家都處於崩潰邊緣,各方面壓力都很大。但是看着在現場精力旺盛、事無巨細的王導,看着他每天拍完戲後還回去開會、寫劇本,所有的疲倦感一下子就消除了,感覺自己又可以了”。

在劇中,阿寶與玲子(馬伊琍 飾)、汪小姐(唐嫣 飾)、李李(辛芷蕾 飾)都有着不少對手戲,每個人物與阿寶的關係都會讓觀眾揣摩猜測。在胡歌看來,玲子和阿寶是孫悟空和豬八戒的關係。“阿寶是豬八戒,玲子是孫悟空,總是在前面為豬八戒披荊斬棘,讓豬八戒坐享其成”。

汪小姐和阿寶則是秒針和分針的關係,“你看秒針和分針是不是60秒相遇一次?錯。是61秒。因為秒針轉一圈的時候,分針已經往前跑了一格。但其實也不是61秒,要比61秒要再多一點點,因為秒針再走1秒的時候,分針又往前動一點點。”所以在他看來,這倆人的交集,永遠比大家認為的要再遠一點。

至於阿寶和李李,胡歌認為就像天空和大海,互為鏡像,又充滿神秘感。“天空和大海距離很遠,但你在看日出、日落時,又發現二者是連在一起的,若即若離”。

演繹父輩故事

希望找回李逍遙的感覺

《繁花》在劇中描繪了上海百姓在時代變革中所經歷的喜怒哀樂,以及勤奮、堅韌、智慧和深情的生活狀態。之於胡歌,這是一次對父輩記憶的追尋,也是一次對過去歲月想象的補足。“《繁花》講的就是我父母那一代人的故事。我從小就對父母的成長經歷感興趣,但是每次在我試圖向他們了解的時候,總能感覺到,有一些事情他們不願意說,甚至是不願意去回憶的。所以當我看到《繁花》時,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他感覺這是以另一種方式了解父輩的過往。

“《繁花》講述的是上世紀90年代的故事,當時我正在上小學。”從一個孩子的視角去看時代變遷是非常有限的。不過胡歌后來回憶時也想起,那個時候的大人都好忙。“像我爸爸,他當時也和一幫朋友做生意,試圖通過自己的努力去改變生活,在家的時間也很少。有時候我會聽到父母在講,身邊的什麼人一夜暴富,就像我們劇里的旁白講到的,有人一夜暴富,有人半日歸零。”

在表演時王家衛曾經提點胡歌,演繹阿寶時要有當初李逍遙的感覺,“我相信在那個時代,有很多年輕人和阿寶一樣,他們想在時代浪潮里抓住機遇,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命運和人生。但經歷了起起伏伏後會發現,最重要的還是情與義”。

(大象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