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花》最大敗筆角色,是爺叔,拜金主義信條,缺乏文化氣度

1月6日,電視劇《繁花》播出至第22集。在觀看這部電視劇的劇情內容的時候,我腦海當中總會閃出這個念頭來:這種繁華迷亂、紙醉金迷,和郭敬明的《小時代》有什麼區別呢?

最近這些天,不知道為什麼,互聯網上突然有個詞火爆了——屎上雕花。

這個詞,對影視劇作品們充滿着諷刺。說《繁花》是在王家衛式的雕花,大家肯定都沒意見,因為這部電視劇確實非常精緻,精緻到了只有郭敬明的《小時代》可以比肩的程度。而說這是“屎”,顯然並不恰當。我個人的感覺是,《繁花》更像是一個雕刻精緻但即將過期沒啥營養的小糕點。

我為什麼感覺《繁花》沒啥營養呢?因為這部電視劇總計只有30集劇情,已經播出至22集了,講的都是這個總、那個總的,機關算盡太聰明、削尖腦袋賺鈔票的故事。這些總們,放在《紅樓夢》裡邊,肯定不是賈寶玉和林黛玉啊,似乎更像是賈寶玉和林黛玉的對立面角色們啊。

看一部電視劇的質量底色,有兩個技巧。第一個,是看它最終講了一個什麼故事,想要反映什麼。第二個,則是看這部電視劇當中,有什麼靈魂人物,這個靈魂人物的思想底色是什麼。尤其是通過電視劇當中的靈魂角色,去洞悉電視劇的思想底色,是便捷有效的。

比如說,大家讀《白鹿原》,或者看《白鹿原》改編出來的電視劇,會發現,這個故事當中,靈魂角色是朱先生。這位教書匠,在白嘉軒們面對過不去的思想困境的時候,總是能夠三言兩語,指明道路。所以,《白鹿原》的思想底色,其實是文人的,是中國文化傳統精髓的。

再比如說,已經播出的電視劇《人生路遙》,在劇本創作的時候,也參考了《白鹿原》的模式,塑造了一個德順爺的形象。這個德順爺,深受高加林、劉巧珍等青年們的愛戴。青年們遇到自己思想困境的時候,都去追問德順爺。這位德順爺,給出的,也都是質樸但超越黃土高原農民的答案。這其實,還是中國文化的答案,是文化的氣度。

那麼,我們來看電視劇《繁花》。它在創作的時候,似乎也想搞一個《白鹿原》式的朱先生,所以,《繁花》當中出現了游本昌老先生飾演的爺叔這個角色。這個爺叔,和《人生路遙》當中的德順爺角色作用是相似的。陝西的德順爺,和上海的爺叔,都是自帶“爺”字的。但這個爺叔,卻段位很低,典型的拜金主義。

無獨有偶,郭敬明的《小時代》系列電影,也被大量影迷親切地稱呼為拜金。

反觀《繁花》當中的這位爺叔,目前這22集,呈現出來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大抵便是:我是來賺錢的,我就是為了賺錢而生的,為了賺錢,我可以拋棄感性,我是純粹的理性賺錢的工具,我神通廣大,我就是為了賺錢啊。

如此純粹的賺錢理想,當然讓爺叔這個角色與眾不同。這是王家衛導演的敢為天下先。在《繁花》爺叔之前,咱們的影視劇作品當中,還沒有出現過任何一個正面角色,是如此地把賺錢作為人生的重要信條,甚至於當成是信仰。喜歡賺錢的朋友,當然會把爺叔當作精神楷模。這就好比喜歡在報考大學當中佔得信息先機的人們,喜歡把張雪峰當作楷模是一樣的。

爺叔以賺錢為信條,張雪峰以提供高考報考志願信息為信條,似乎都是沒有問題的,但他們在真正的中國文化面前,都顯得並不那麼高端。比如說,張雪峰的信息差當中,便有文科都是服務行業的說法。這個說法,在表面上看,當然沒啥問題。但細思,則不是如此。梁文道先生在《八分》節目當中,有專門對“文科生果真無用”的回答,那是真知灼見。大家真應該去看看,才會覺出,張雪峰的淺薄來。

同樣的道理,如果我們在經典文學作品當中,接觸到了朱先生這樣的學者風範的人物的話,再看這個以賺錢為信條的爺叔,就會覺得他單薄如是。爺叔的單薄,其實便是電視劇《繁花》的單薄。但這並非是小說《繁花》的單薄,因為在金宇澄先生的小說《繁花》當中,並未把這個所謂的“爺叔思維”當作什麼信條。

可能,爺叔思維,不過是王家衛們信奉的思維罷了。在這一刻,王家衛和郭敬明,形成了非常融洽的互文關係。所以,我感覺,說《繁花》是“屎上雕花”當然屬於惡語傷電視劇作品,但說它是在一塊兒即將過期的綠豆糕上雕花,則較為恰當。把綠豆糕當正菜,當大餐,當全席的,大抵爺叔思維的人兒們吧。

所以,《繁花》這戲,我努力說好,也只能說一句:您看,王家衛這花兒雕得多好,跟義烏小商品市場的真塑料一樣。(文/馬慶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