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香港最賣座的10部港片,黃子華電影第1名,有6部在內地無緣

2023年接近尾聲,全年票房500多億,張藝謀的《滿江紅》以45.44億,奪得冠軍寶座。

《流浪地球2》《孤注一擲》《消失的她》《封神第一部》《八角籠中》《長安三萬里》等影片,都表現出色。

相比較下來,今年的港片遇冷,最賣座的《掃毒3》也才2.84億。

《爆裂點》《暗殺風暴》《斷網》《風再起時》《別叫我“賭神”》全都沒有破億,接下來只能看劉德華的《潛行》和《金手指》了。

港片在內地市場遇冷,那麼本土市場的票房如何呢?

今天一起聊聊2023年10部最高票房港產片(僅統計香港地區票房)

10、《給十九歲的我》,票房1029萬港幣

這是一部備受爭議的紀錄片,一開始張婉婷接受學校委託拍攝,記錄校舍遷址的變化。

但最後呈現的故事是以6名不同背景的學生成長曆程,本片製作歷時十年,30萬小時的素材,剪成了136分鐘的電影。

影片一開始小範圍放映,有人表示好看但有點不舒服,質疑導演剝削學生,有違紀錄片倫理

公映之後,片中當事人明確反對,控訴學校和片方不尊重學生隱私,許多鏡頭是未經過本人同意拍攝的。

然後引發大面積討論,校方和導演被質問:是學生重要還是作品重要?

影片2月2日公映,在公眾的壓力下,於6日暫停公映。

09、《風再起時》,票房1121萬港幣

香港電影從來不缺梟雄片,四大家族和四大探長的故事,被拍過太多次了。

以往這些梟雄片,都是傳統的類型爽片,集合犯罪、槍戰等元素,花很重的筆墨,刻畫他們如何發家、上位。

但翁子光不一樣,他只是零星的穿插一些歷史註腳,更多的是拍攝他們的情感故事,並以此串聯起香江幾十年的歷史。

導演很明顯想學習王家衛,可惜只學到了“形”,美術場景、鏡頭都不錯,但卻沒有“魂”,混亂的敘事,最終成為一部四不像的電影。

不僅香港觀眾不買賬,內地同樣不認可,只賣了4904萬票房,着實浪費了梁朝偉、郭富城、許冠文幾大影帝的表演。

08、《命案》,票房1169萬港幣

杜琪峰監製,游乃海編劇,鄭保瑞執導,林家棟主演,滿滿的銀河映像氣質。

這是一部人如何與命運抗爭的影片,導演巧妙的將兇案與命理融合,注入逆天改命的主題,將銀河映像的宿命論拍出了新花樣。

林家棟接棒劉青雲,開始演銀河映像的神經片,不過他不是神探,而是一個神棍,使用各種風水術數、中西玄學,幫一個外賣員改命。

鄭保瑞拍出了以往的那份癲狂,雖然整體黑暗壓抑,但卻富含頑強的生命力,最後也是一抹善意,道出了那句:你的命運由你的選擇決定。

林家棟的表演出色,據說有一場戲足足拍了53次,創造了他的個人紀錄,提前預定金像獎影帝提名。

07、《別叫我“賭神”》,票房1299萬港幣

片名一改再改,當初籌備的時候叫《光輝歲月》,拍攝的時候改成《驕陽歲月》。

也許擔心名字沒有吸引力,改成《我不是賭神》,臨上映又變成了《別叫我“賭神”》。

改名字無非是對影片沒有信心,蹭“賭神”ip,也是想收割一波不明所以的觀眾,可以稱之為“詐騙”電影。

影片故事俗套,一個爛賭成性的父親和自閉症兒子,相互救贖,找回自我。

周潤發的表演略顯浮誇,最大的好處是夾帶私貨,在電影中跑步。

最大的淚點,其實是廖啟智,懷念。

06、《掃毒3:人在天涯》,票房1398萬港幣

“掃毒”這個ip,最早要追溯到10年前,陳木勝執導的那版,張家輝的經典台詞,至今還在傳播。

2019年邱禮濤接手《掃毒2》,在劉德華的加持下,票房高達13.12億,間接催動了第三部的誕生。

然後劉德華退出,劉青雲回歸,郭富城加盟,古天樂依然是鐵打的不動。

這一部邱禮濤沒有玩出新花樣,依然是玩卧底警探和金三角毒梟,這波冷飯再也炒不動了。

槍戰戲、爆炸戲自然火爆,但前提是為劇情服務,不能為了炸而炸。

楊采鈺在電影中純屬工具人,“女主角”其實是郭富城,畢竟古天樂和劉青雲都愛他。

這個ip應該到此終結了,千萬不要有《掃毒4》了。

05、《超神經械劫案下》,票房1615萬港幣

改編自韓國電影《時失兩公里》,台灣省的《詭扯》之前也是翻拍它。

名字雖然帶有“下”,但其實沒有“上”,這只是一種營銷方式,所以不用試圖去找上一部。

整體來說,這是一部失敗的翻拍之作,導演很努力地想做香港本土化處理,但到最後淪落成為四不像。

無厘頭片段,略顯尷尬,懸疑做的也不夠,人物塑造不夠豐滿,總之是貪多嚼不爛。

甚至在最後還硬加上一段香港電影的調侃,實在大可不必,終究是小機靈罷了。

04、《白日之下》,票房2105萬港幣(上映中)

現在港圈有個笑話,拍戲故事不重要,最重要有古天樂。

古仔現在已經是當之無愧的香港電影大亨,這部電影爾冬陞和導演,前後找了5個投資人,只有古天樂願意投。

他覺得拍電影不能只從商業考慮,這部電影由真實故事改編,能很好的反映社會現狀,所以他投了。

一開始他還打算出演“院長”一角,但後來發現不合適,才有了林保怡精彩的表演,提前預定金像獎最佳男配角提名。

這是一部嚴肅,涉及社會議題的影片,看完之後能讓人反思,何謂真相,何謂公義,很有社會意義。

劇中演員表演出色,余香凝的堅定和倔強、姜大衛的裝傻、梁雍婷的爛漫,都是看點。

03、《年少日記》,票房2163萬港幣(上映中)

錢少也能拍出好電影,《年少日記》的投資只有325萬港幣,放在內地連明星的零頭片酬都不夠。

影片由卓亦謙自編自導,他非常注重劇本的結構,用一本日記連接兩個時空,等到雙線敘事匯合的時候,讓人完全沉浸其中,不能自拔。

難得的是,影片沒有刻意煽情催淚,而是注重現實生活感,相當細緻,同時也沒有道德說教和悲天憫人,讓觀眾自己去反思。

不和諧的家庭,對孩子的傷害是無法估量的,監製爾冬陞在映後提過,養育孩子需要足夠的耐心和精力,如果只是一味地要求他進步,那是不合格的。

影片雖然設計了父親病危這樣的橋段,但並沒有像俗套的作品中那樣,最後來個大和解,畢竟有的傷痛是無法癒合的。

02、《死屍死時四十四》,票房2269萬港幣

《正義迴廊》導演何爵天的第二部作品,是一部荒誕的黑色喜劇片。

毛舜筠、鄭中基、余香凝、劉江、黃文慧等主演,主要講述一層樓的居民,擔心無名裸屍影響房價,合力將屍體運出去的故事。

雖然圍繞的是一個屍體,但講的還是人的故事,每一家都有自己的煩惱,生活不易,諷刺香港樓市問題

整體來說中規中矩,故事不錯,但人物塑造太單薄,父子和解、老無所依也都是蜻蜓點水。

最大的亮點還是保安李尚正,不愧是周星馳電影黃金配角。

01、《毒舌大狀》,票房1.15億港幣

內地上映的時候,改名《毒舌律師》,賣了1.87億票房,相當不錯。

《毒舌大狀》是香港電影史上首部破億票房的香港電影,打破西片壟斷的地位,意義非凡。

影片能打破紀錄,離不開以下幾點。

第一,故事有爽感,絕地反擊,熱血翻案,法庭上怒斥權貴,活脫脫的現代版《九品芝麻官》。

第二,情緒到位,從電影的角度來說,這是一部中規中矩的法庭電影,但他喊出的那些台詞,能讓人心潮澎湃。

第三,演員的表演,黃子華自然是重頭戲,舌戰群儒,精彩紛呈,但謝君豪、王敏德、林保怡、廖子妤等幾位演員,也都貢獻了出色的表演。

上面10部電影,在內地上映的只有4部,6部看不到,但據說《白日之下》和《年少日記》有希望登上內地大銀幕。

默默期待一把,因為有它們在,香港電影就不會死。(撰文: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