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花》收視大跌,王家衛輸了也贏了!

誠如預期,不出所料,《繁花》收視還是一跌再跌。

比起央八黃金檔上一部電視劇《畫眉》,單單從收視上來說,《繁花》顯然是被碾壓了。

但是從整個劇作質量、質感上,《繁花》自然吊打《畫眉》。

可是為何這樣一部精品劇作收視卻大跌,無法入電視劇觀眾的法眼?

原因不言自明,《繁花》不屬於大眾的,不管是從劇情故事、角色人物,還是整個影像風格呈現上,這部《繁花》還是獨屬於王家衛的。

王家衛的電影風格,從大銀幕拓展到了小熒屏,對於喜愛他電影的觀眾自然沉浸其中如痴如醉,但對於電視劇觀眾來說,這樣的劇作就顯得過於小眾,不適合大眾的胃口。

不能說水土不服,但至少王家衛沒有妥協,而是想要開創屬於自己風格類型的電視劇。

所以,王家衛既輸了,但也贏了。

收視已經無關緊要,熱度是接連攀升。

雖然才剛開播,但已經躋身年度熱度榜top5。

而實際上從一早開始這部劇就火了。

這部劇自帶流量,不管是導演王家衛,還是主演胡歌、唐嫣等,這樣的流量就足夠它能夠持續火爆。可是對於電視劇觀眾來說,並不吃這套,更看重的是劇情故事,演員表演。不過,是要屬於常規電視劇的風格,而並不是像王家衛這樣的新風格。

常規的電視劇風格都是啥樣的?

至少是強情節性的,故事跌宕起伏,一波三折,懸疑迭起等,而這也是為何諜戰劇總是最受大眾喜歡的原因之一。當然,還有一些現實主義的劇作也是大眾喜愛的類型,尤其像年代劇,更接地氣,更具煙火氣息,能夠讓普通觀眾代入、共情。

反觀《繁花》顯然並不符合傳統電視劇的特徵,尤其外在的風格形式上。

當然從視角來說,就如網友們所說:

“《股瘋》是潘虹平民版的,《繁花》中的阿寶是上海有銅鈿人家版的。”

“股瘋體現的是平民老百姓的生活,繁花體現的是商界大佬的世界。”

《繁花》所講述的阿寶的故事,對於普通人來說是可望而不可即,更多還是夢想,高高在上,只能仰望。即使劇中也有着街頭巷尾的尋常煙火,但無一例外都早已被捲入到上層人士的圈子中,都是其中一環。

就像黃河路上那個小賣鋪的老闆,表面上開着小賣鋪,但實際上靠出售消息早已賺的是盆滿缽滿。

這樣的劇情故事,對於普通觀眾來說自然是無法代入共情的。

畢竟距離我們太過遙遠。

但是換個角度來看,這也是真切發生存在的,也是讓我們更能全面地了解那個時代的大上海。

當然,這也是爽文模式,不管是阿寶的扶搖直上,還是黃河路燈紅酒綠之下的暗流涌動,夠爽夠狠夠刺激。

但是真正將《繁花》絢爛的外表扒開,會發現這部劇依然是套路性、常規性的。

普通人的勵志逆襲,商場上的爾虞我詐,都是大眾再熟悉不過的,對於電視劇觀眾來說也不陌生。

可是畢竟絢爛的外殼,非常規的敘事,讓《繁花》看起來不再傳統,而是另類的。

對於電視劇觀眾來說沒有那麼大的耐心,更多還是娛樂心態。

或許它更像是一件精心雕琢的藝術品,而不是迎合大眾的爆款商品。

當然,外在和內在到底哪個更重要,似乎並沒有統一標準,但是對於普通的電視劇觀眾來說,當然還是守舊傳統的。

上海是多面立體的。

不僅是上海,任何地方、任何事物都是如此。

《繁花》在電視劇領域確實開闢出了新風格,是大眾少見的,但是從視角、故事層面來說,也保留着傳統。

《繁花》就像那條只有幾百米的黃河路一樣,燈紅酒綠、熙熙攘攘,都只是表象,而暗中的各自較量,才更是值得玩味細品。每一個人物的一舉一動,點到即止的台詞,相互之間的交鋒,環環相扣、見招拆招。

可是,《繁花》又用王家衛的光影、抽幀、構圖,循環的倒序、插敘,將內在的包裹了起來。對於普通觀眾來說這是要改變觀劇習慣的,而這並不是一時半會能夠改過來的。

所以,《繁花》又是反傳統的。

20世紀90年代的上海到底是怎樣的?

過往的影視作品都已經有所描繪,但對於王家衛來說,也是有着它的理解,當然他也不可能像過往那樣循規蹈矩,而是想要更為全面立體式展現上海的另一面。

《繁花》標準的“王家衛風格”早已註定了它無法獲得更高的收視,無法吸引更多電視機前的觀眾,但是作為導演王家衛,畢竟拍了幾十年的電影,作為大師級的導演,還是拍出了一部與眾不同的“繁花”,也同時為電視劇市場帶來了新類型劇作,提升了質感,推進了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