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爽3.0,火出圈了

2023年的最後一個工作日,結束了。
各位的精神狀態還好嗎?
幾天前,香玉曾看到一份「2023年度十大精神狀態」總結。
排名首位的,正是「發瘋」
圖源:knowyourself
從年輕人的發瘋文學、發瘋表情包,再到影視劇里的瘋批角色。
連內娛明星們,也越來越重視營銷自己的「瘋癲」人設。
就像最近頻頻登上熱搜的閆妮
靠的就是「發瘋」的精神狀態。
最瘋的一次,是在尖叫之夜拿下最佳女演員獎。
發表獲獎感言時,有種不顧別人死活的「瘋癲感」
倒數三個數,帶着觀眾跟她一起尖叫。
很快,相關詞條迅速衝上熱搜。
不少網友都在羨慕她穩定發瘋的精神狀態。
某爽「發瘋」引發群嘲的事迹還歷歷在目。
香玉怎麼也沒想到,才過去兩年,「發瘋」居然會口碑反轉。
從萬人唾棄,到內娛頂流。
到底是怎麼回事?
不如,今天就來聊聊「內娛發瘋」這件事。
眾所周知,內娛活人稀缺。
出於人們的渴望,近兩年的明星似乎又重新開始經營活人感
而這其中,「發瘋」便是一種最容易出圈的方式。
自開年起,內娛明星就頻頻發瘋。
閆妮更是因穩定地發揮,成為個中翹楚。
不久前,她曾為電影宣傳做路演。
當記者採訪問及嫁妝是什麼時,她竟「口出狂言」——
「我有時候都忘了我曾經結過婚」
參加年底活動走紅毯,別家女明星個個光彩照人。
到了閆妮這裡,裹着個黑色大襖不說。
腳上穿的竟然是上世紀的老古董,水晶涼拖鞋。
去劉畊宏直播間,更是徹底放飛自我。
跟不上節奏,就索性忽視主播動作。
搖手、晃頭,妥妥夜場蹦迪區貴賓一位。
玩嗨了體力不支,也不管是不是直播活動。
人往牆角一靠,徹底擺爛。
此番「瘋」潮中,另一位姐姐何賽飛也不甘示弱。
她在尖叫之夜的表現,幾乎和閆妮如出一轍。
高昂的情緒下,衝著觀眾高呼:
「讓我們一起為xxx尖叫!」
但,要說最瘋的,還得是剛落幕的gq盛典。
赤裸裸地將「發瘋」定成紅毯主題。
甚至還準備了海量道具以供選擇。
不管你咖位多大,來了就得趕這股「瘋」潮。
大多數明星還放不下包袱的情況下,幾名審題仔細的選手光速吸引吃瓜群眾的眼球。
楊天真三套裝扮,一套比一套瘋得徹底。
先是把一堆玩具熊穿在身上,主打一個敢玩又保暖。
再是水上紅毯環節,身着超大蝴蝶結連衣裙。
還要展現超e人格,隨風翩翩起舞。
如果說楊天真還停留在自娛自樂,下一位就直接內涵起了內娛。
愛豆米卡懷抱塑膠嬰兒,身旁的工作人員手握巨型奶瓶。
從此,內娛又多了一個孩子。
不得不說,這种放飛自我的娛樂性表達,總能博得不少路人緣。
非常規的言行、反應,不僅能夠將高高在上的名人光環祛魅,拉近與粉絲之間的距離
而且也能突顯自己與眾不同的個性,強化個人的辨識度。
當然,也有翻車的例子。
比如,之前胡歌就因為在微博「瘋言瘋語」,自爆丑照,而嘲諷「情緒不穩定」「矯情」。
歸根到底,「發瘋」並不完全等同於「活人」。
許多發瘋行為,只是剛好迎合了人們對於內娛活人的渴望,或為高度內卷的打工人提供了輕鬆解壓的情緒價值。
「發瘋」,更多的還是被作為一種新的營銷點,成為當下社會快速流行的迷因。
為何這種「發瘋」人設,越來越容易得到人們的青睞呢?
或許,這股瘋」潮是從影視劇里破壁而來。
這一年來,越「瘋」的影視劇,越能成為爆款。
年初,《黑暗榮耀》憑藉「全員瘋批」火遍全球。
無論是爽中帶瘋的復仇劇情,還是反派們動輒「西八」的精神狀態,都血洗了內娛社交媒體。
「瘋」潮成為趨勢,內娛的影視作品自然也順勢而上。
今年的爆款電影,幾乎都離不開一個「瘋」字。
從《孤注一擲》到《拯救嫌疑人》,從宣傳海報上就透着一股「瘋」味兒。
後者更是直接將「瘋」寫在海報上——
「年度最瘋女性反殺犯罪懸疑大片」
朱一龍更是在兩大話題之作里,演繹不同的瘋癲。
《消失的她》里,通篇都暗示着精神分裂的戲碼。
余華作品改編的《河邊的錯誤》,他飾演一個小鎮刑警。
在追逐瘋子嫌疑犯的過程中,自己也漸漸陷入了瘋癲。
所以,影片的宣傳語也露骨地寫着——
「沒有答案,不如發瘋」
曹保平導演的《涉過憤怒的海》,上來就標明「18禁」
劇情和人物的刻畫上也確實夠癲夠瘋。
電影《潛行》上映前,官博也將主演劉德華定義為「冷靜的瘋批」。
當然,光是電影瘋還不夠。
某種程度上來說,《漫長的季節》中角色塑造的出彩也是來源於「瘋」。
女大學生沈默在沉默中爆發。
手刃所有曾經傷害過自己的人。
王響始終停留在那個秋天。
拼盡全力想要抓到那個「真兇」的執念,讓他無法走出妻兒死亡的打擊。
正是這股瘋勁兒,才讓他們身上的悲劇感和宿命感更加能夠打動人心。
另一部國產劇《裝腔啟示錄》,也靠全員發瘋的橋段頻頻出圈。
被喊回去加班,還要遭到領導吐槽。
索性連珠炮似的回懟過去,不忘加上一句「牲口也要吃飯睡覺喝水」。
對待甲方也毫不留情,讓姐不開心就給我閉嘴。
哪怕是只存在於幻想之中的瘋勁兒,光是看着就讓打工人乳腺通暢。
顯然,影視行業大規模發瘋背後,正是社會情緒的折射。
只要「發瘋」,就能戳中觀眾的嗨點。
情緒的推動下,大家很難不為其買單。
聚光燈下,是內娛的集體發瘋。
到了現實中,則是當代年輕人的群體宣洩。
近年來,「發瘋」早已演變成一種大眾情緒。
最突出的表現,莫過於「發瘋文學」的興起。
從最開始的扭曲爬行,到現在打工人集體發瘋的小作文
甚至連過去不被討喜的「瘋子」角色,如今也成了發瘋的精神icon
歸根究底,就一句話——
整天清醒克制有什麼用,做個破罐破摔的瘋子反而過得更舒適。
再者,就是發癲般的狂歡。
今年萬聖節上海街頭的盛況,恐怕往後很多年都難有超越。
只要心夠大,全世界都是舞台的coser。
從安陵容到大胖橘,《甄嬛傳》的角色挨個亮相街頭。
又或者,神形兼備的「向太」,搭配關曉彤的冥場面《你叉叉》。
當然,最吸睛的還是要數精神狀態堪憂的打工人。
寥寥「乙方」二字,勝過千言萬語。
最終還是那句話,不是精神病院住不起,只是萬聖節更有性價比
有趣的是,年輕人的發瘋的同時,還衍生出了一種很有趣的文化現象——
重新定義伍佰演唱會。
大家買門票不再是為了聽歌手唱歌,圖的是聲嘶力竭地搶唱每一句詞,體會徹底放縱的感覺。
快樂之餘,回過頭想想——年輕人到底在「瘋」什麼?
《河邊的錯誤映後環節上,余華也曾被問及類似的問題。
他所作出的回答,其實就道出了背後的原因——
所謂「發瘋」,就是有一種情緒
然後不受控制地自我放大
說到底,這種負面情緒就是極度內卷的大環境之下,產生的精神內耗。
置身於結構性困境之下的年輕人,急需一個宣洩的渠道。
「發瘋」,成了最好的自救方式。
另一邊,在傳統的教育之下,東亞青少年從小被要求隱忍。
長久的壓抑和剋制走向極端,「發瘋」反倒成了不可避免的下一階段。
當然,香玉還是必須要強調一點。
年輕人流行的「發瘋」,大多數情況下都是無害的
他們更傾向於在虛構世界中尋求「脫軌」,實現某種情感共鳴。
或者是藉助類似節日或者特定場合,進行一種想象化的扮演,以刺激思維上的反叛。
這種「發瘋」,完全不同於那些觸及道德和法律底線的真·發瘋行為。
當這種集體情緒投射到文化層面,就產生了迎合情緒價值的明星和影視劇。
明星們憑藉「發瘋」人設火出圈,或許只是因為追趕熱梗的歪打正着。
但銀幕上的「發瘋」,卻是實實在在地增加了戲劇張力,讓我們看到將生活推倒重建的決心。
它們提供的情緒出口,正是滿足大眾「發瘋」需求的代餐。
而這,恰恰是影視作品的意義所在。
全文完。
如果覺得不錯,就隨手點個「贊」和「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