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臭水體蝶變,河湖長制立下了大功

練江普寧段。普寧市委宣傳部供圖

今年是廣東全面推行河湖長制七周年。7年來,廣東以河湖長製為抓手,在南粵大地打響水污染防治攻堅戰,讓綠色成為廣東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底色。

河流污染防治是公認的難題。多年前,一位全國政協委員公開表示,水污染治理難度比其他類型污染治理要難得多。更重要的是,在許多人的觀念里,污染是經濟發展的伴生物,治污和發展兼顧幾乎就是難解之題。

再難的題,也必須破解,因為良好生態環境是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內在要求。

2015年,國務院印發《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將水環境保護作為發展的剛性約束。2016年11月28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全面推行河長制的意見》,要求各地在2018年年底前全面建立河長制,廣東抓住這一歷史性機遇,於2017年底完成河長制建立工作,較中央的要求提前了一年。

儘管制度已經建立了起來,但是治污的前景如何,當時不少人還是十分茫然。

一方面,當時廣東水體污染的形勢非常嚴峻。20世紀八九十年代,乘着改革開放的東風,廣東經濟飛速發展、城市人口暴增,不少河湖水也在這期間不知不覺變黑、變臭。以潮汕人心目中的“母親河”練江為例,在政府和民眾持續努力治理的情況下,仍然經歷了長達20年的“黑歷史”,當地群眾一度認為“沒辦法治”“沒必要治”……

另一方面,治理水污染的大框架雖然確立了下來,但是如何具體操作和實施,當年放眼全國,也沒有一條明晰的路徑。既擔心治污投入太大,更擔心投入很大之後效果仍然欠佳,無法向老百姓交待,這是地方政府普遍的心態。

迄今為止,廣東全面推行河湖長制已達七年。人們發現,七年的時間裡,廣東的黑臭水體已發生了蝶變。

媒體報道,2020年練江實現從普遍性黑臭到國考斷面消除劣Ⅴ類、再提升至Ⅳ類的重大轉折性變化,完成國家、省下達的污染攻堅的指標和任務。2021年6月,練江被廣東省生態環境廳評為“2021年廣東省十大美麗河湖”。不僅是練江,廣州車陂涌,東莞華陽湖,惠州沙河、淡水河……廣東相繼啃下了水污染治理中的一個個“硬骨頭”。數據顯示,2023年1月至11月,全省270個地表水省考斷面水質優良率(Ⅰ-Ⅲ類)為90.7%,劣Ⅴ類斷面比例為0%。

事實證明,依靠河湖長制這個抓手,廣東充分整合資源,打造全覆蓋基層治水考核機制,全面構建基層治水責任體系,是治水成功的關鍵。

廣東的經驗表明,治水離不開科學的統籌和協調。作為深圳、東莞界河的茅洲河,一度陷入了“這邊治理那邊污染”的尷尬。在廣東省委、省政府統籌指導下,東莞與深圳建立聯動協調機制,深圳市委書記和東莞市委書記均擔起“市級河長”的責任,實現河長領治、高位推動。市級河長以下,又設區、街道、社區河長對茅洲河治理實行分頭負責、分項落實,做到“河有人管、責有人擔”。最終讓茅洲河實現了華麗轉身。

廣東的經驗也表明,治水必須深挖源頭。水體被污染,絕大多數時候污染的源頭都在岸上。長期以來,高污染高能耗產業粗放、無序的發展,讓水污染治理舉步維艱。解決發展與環保平衡的問題,技術改造、產業升級,再難也必須堅持。

廣東治水,治出了成效,也受到了公眾的熱烈歡迎。因為良好生態環境堪稱最公平的公共產品,還青山綠水予百姓,這就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