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2023丨美國社會“舊疾”未愈“新病”纏身

  2023年,美國的社會問題依然層出不窮,槍支暴力等社會頑疾陷入死循環,“毒火車”脫軌、毛伊島大火等“新病”又冒了出來,而這些突發事件最終卻又都指向同樣的政治極化、兩黨紛爭。

  2023年2月3日,美國俄亥俄州列車脫軌導致有毒氣體擴散。

俄亥俄州前消防隊長 西爾韋里奧·卡賈諾:我們用化學品對這個城鎮進行了“核爆”,這就是他們造成的後果。

央視記者 劉旭:2023年新年伊始的2月3日,美國俄亥俄州東巴勒斯坦地區就發生了令人震驚的“毒火車”脫軌事故。年底,我們再來到這裡回訪,距離事發過去已經10個月的時間,可以看到在我身後,事發地的化學物質殘餘垃圾清理仍然沒有徹底完成,美國環境保護署網站還在每周更新清理情況。對於事件原因的調查,以及當地民眾對鐵路公司及美國政府的訴訟也還在緩慢進行中。

  短期可見的後果是,這個有4700人口的地區,很多返回家中的居民都陸續出現明顯的因接觸化學物質影響的空氣、水、土壤等產生的咳嗽、頭疼、皮疹、氣管炎等癥狀。

俄亥俄州東巴勒斯坦居民 戴安娜·史密斯:我出現過很多癥狀,包括頭疼、嗓子干,而且一直流鼻涕,眼睛也一直在流眼淚,眼睛有灼燒感,還很癢。

央視記者 劉旭:就像我身邊的東巴勒斯坦當地河流,時間像流水一樣經過又逝去,脫軌事故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但這些化學物質已經滲入地下,像慢性病一樣“毒”害當地環境和居民。而時至今日,對化學品列車運行更嚴格安全檢查的法案還因為兩黨的意見分歧擱置在國會參議院。

  2023年8月8日,夏威夷州毛伊島發生大火,造成100人死亡。

拉海納災民 耶爾維:整個拉海納都燒焦了,像是世界末日。

央視記者 劉旭:四個月過去了,我們再來回訪發現,現在完整的拉海納封閉線已經被解除,所以我們被允許進入拉海納地區進行探訪。但是也只被允許來到我身後檢查站這樣一個地方。

  大家從畫面中能夠看出,受災最嚴重的拉海納鎮中心所有的房屋幾乎完全被焚毀了。從當地時間12月中旬開始,在我身後三個街區外大概100米左右的重災區,才陸續地向當地民眾開放。

  目前這場火災後續工作的重點集中在拉海納附近區域進行一些廉價臨時住房的建設,像我身後就有這樣的工程正在進行當中。而整個拉海納地區比較完整的重建計劃,仍然是非常遙遠。而對於這場火災事故的原因調查工作,也還沒有清晰的進展。當地媒體也報道說,很多當地政府的官員對於調查也有極不配合的情況。

  這場被美國政府認定為自1918年以來,美國歷史上傷亡最慘重的火災,暴露出美國各級政府在社會治理方面的諸多問題。火災警報系統失靈、電力設施老化、消防用水不足等等。在我們採訪中,很多受災民眾都對各級政府推諉責任的態度感到失望和疲憊,民主、共和兩黨為了保住政治位置的作秀層出不窮,但在關乎人們生命財產安全的實際問題上卻常常避重就輕,逐漸失去民眾對政府的信任。

  看過了這些因為各種隱患而在今年集中爆發的兩大“新病”,我們再來聊一聊美國繞成死結的社會舊疾——槍支暴力。今年,美國大規模槍擊案已經達到650起,這已是美國連續第四年大規模槍擊案數量超過600起。

美國總統 拜登:這是病態的,它正在撕裂我們的社會,撕裂美國的靈魂。

央視記者 劉旭:美國是世界上擁槍率最高的國家,平均每人擁有一支槍以上,像我身旁這樣的槍支專賣店在美國隨處可見。每當有大規模槍擊案發生,伴隨的往往是槍支銷售量的大增,沒有安全感的人們轉而又去購買槍支尋求所謂的安全感。白宮雖然一次次降半旗,政客控槍的口號也喊了一年又一年,但國會山上嚴格的控槍法案卻遲遲無法出爐。倒下的人命,打動不了鐵石心腸的利益集團;槍聲頻響,也震不醒裝睡的美國政客。

  鬧劇頻頻 美式民主“濾鏡”碎一地

  政治極化可以說是當今美國政治的最顯著特徵之一。2023年,美式民主制度固有的對抗邏輯和黨爭激化進一步深入政治社會肌理的方方面面。而這一次,除了“兩黨之爭”的老原料,共和黨內部的“內鬥”,更成了新配方。

央視記者 許弢:我身後的美國國會大廈被稱為美國政治的象徵,自1800年以來一直是美國國會所在地。國會議員聚集在此制定法律,美國總統也在這裡宣誓就職、宣講每年的國情咨文。但如今的國會山早已成為頻頻上演“美式鬧劇”的地方。將近三年前的那場國會山騷亂,讓美國國會一度陷入癱瘓,而今年美國國會也幾度陷入癱瘓,但這次卻是議員們自己“作”的。

美國總統 拜登:這對整個國家來說都很難堪,國會不能正常工作令人尷尬。

  連拜登都直言看不下去的一幕發生在今年年初。共和黨時隔四年重新掌控國會眾議院,卻陷入內鬥。共和黨、即多數黨領袖麥卡錫遭黨內“跑票”,經三輪投票仍未能如願當選眾議長。美式民主,當真經歷了一把百年罕見尷尬。最終,麥卡錫熬了15輪投票才得償所願。

央視記者 許弢:在表決結果出爐後,麥卡錫站在這裡面對媒體說“我很高興這一切結束了”,但他沒想到的是這個選舉結果反而成為將共和黨“內鬥”推向高潮的開始。

美國國會眾議員、共和黨人 馬特·蓋茨:我打算提出一個關於議院特權的動議,宣布眾議院議長職位空缺。

美國眾議院議員、共和黨人 史蒂夫·沃馬克:216票贊成,210票反對,決議獲得通過。

  從提出罷免動議到通過,僅用時1天。年初“歷盡艱辛”上位的麥卡錫,九個月後便被迅速罷免,再次創造了歷史。

  年初眾議院議長選舉時,麥卡錫為爭取黨內極端保守派支持而做出讓步,同意將提出罷免議長動議所需議員人數調低至1人。於是,當極端保守派不滿麥卡錫在短期撥款法案問題上向民主黨政府讓步時,便祭出罷免“大招”,更在表決時堅決“背後捅刀”。

  隨着眾議長的罷免,美國國會眾議院陷入了癱瘓。而這一癱瘓持續了3個禮拜之久,其間還經歷了共和黨內訌、讓三位被推選出來的候選人先後“翻車”的鬧劇。

央視記者 許弢:無論是今年1月麥卡錫經歷的15輪“馬拉松”式表決,還是他被黨內“反水”後遭遇的罷免,或是此後議長選舉的“難產”鬧劇,無疑暴露了美國兩黨甚至黨內日益明顯的分裂。混亂的黨爭及政府政策運作,不僅導致美國2024財年撥款法案至今未獲通過,讓美國政府今年數次面臨關門危機,同時也嚴重影響了美國的對外政策,對以色列和烏克蘭的援助問題一直懸而未決。

  在對以色列和烏克蘭的援助計劃問題上,從援助數額到分配方式,都在國會引發了激烈爭論。盟友們開始對美國在國際事務中的可靠性感到擔憂。而美國民眾對政治的失望情緒也在上升。路透社和益普索最近公布的民調顯示,三分之二美國民眾認為兩黨政客沉迷於黨爭而無法履職。《紐約時報》網站刊文稱,1994年時僅有6%的美國人對兩個政黨持負面看法,現在這一比例達到28%。

央視記者 許弢:這一年來,美國政壇頻頻創下歷史紀錄,不斷刷新政治“下限”。作為首位被投票罷免的眾議院議長,麥卡錫公開自嘲“創造歷史”;特朗普因涉嫌不當處理涉密文件等而遭到指控,成為美國歷史上首名被刑事起訴的前總統。黨派間的內訌、政府關門的威脅、外交援助問題的爭論不休,美式民主的濾鏡似乎也在這一系列前所未有的亂象之中碎落一地。

  華盛頓政治失衡失能 美國社會失序失控

  2023年為什麼美國社會亂象頻出,舊疾未愈又添新病?美國的政治極化為何越來越嚴重,從兩黨互掐蔓延到了黨內內鬥?來看美國問題專家的解讀。

中國人民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副主任 刁大明:我們看到的2023年的美國,實際上是黨爭極化持續加劇、政治衰敗、政府失靈持續惡化的這樣一個美國。

  議長難產,讓我們看到其實不僅僅是在美國政黨政治意義上出現了更多的困境,而且這種困境本身已經明顯延續到了制度層面,導致美國整個政治體制、政治機構出現了無法有效進行運轉、無法有效回應民意的狀態。這種情況下我們也看到在美國一些重大的對外政策方面,出現了明顯的黨爭惡鬥的局面。比如說在過去一段時間以來,兩黨始終爭吵的對烏克蘭援助這樣一個問題。

  美國在一些重大的對外政策方面,難以從一個更加宏觀的、更加從一個國家的利益角度去推進相關決策。兩黨對於國家利益的定位,已經完全淪為了兩黨背後所代表的特殊利益的最大化或者兩黨黨爭最大化的狀態。

中國人民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副主任 刁大明:同時我們也看到2023年的美國社會層面上出現了更多的亂象。

  俄亥俄州毒火車事件背後,實際上就是一些特殊利益在不斷地蠶食原本這個國家應該進行的一些監管。夏威夷山火明顯地反映出來了各個層次政府之間的不協調。徹底脫軌的並不只是俄亥俄的毒火車,而是美國國家治理的徹底的脫軌;徹底失控的也不僅是山火,而是美國這些黨派背後代表的特殊的私利。

  所以我們在2023年看到的是美國華盛頓的失衡和失能。也正是華盛頓精英的這種失衡和失能,導致了美國社會的這種失序和失控。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