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影像特輯丨“最熱一年”:2023年,極端天氣下生活着的人們

界面新聞記者 |

界面新聞編輯 | 蔡星卓

2023年,地球經歷了不少氣候大事件。當地時間2023年2月19日,巴西聖保羅州北部沿海地區發生暴雨。3月31日,美國南部和中西部多州遭遇龍捲風襲擊。4月底,加拿大的火災活動開始,野火數量已經創歷史新高,影響數萬人。8月8日,美國夏威夷州毛伊島發生罕見大火。9月,颶風“丹尼爾”襲擊利比亞,並引發洪災。11月30日,世界氣象組織宣布2023年是有記錄以來人類歷史上最熱的一年。

氣候危機在全球範圍內蔓延,“極端”是否成為地球的新常態?從世界各地的照片之中,讓我們回顧這一年,極端天氣與生活在其中的人們。

當地時間2023年2月21日,巴西聖保羅州聖塞巴斯蒂安,巴拉多薩希區,暴雨後山體滑坡的鳥瞰圖。2月22日,巴西東南部的救援人員爭相在數十名仍然失蹤的人中尋找倖存者,創紀錄的降雨導致洪水和泥石流,造成至少48人死亡。在聖保羅東南約200公里(120英里)的著名海濱城市聖塞巴斯蒂昂周圍,24小時內降下了約680毫米(26英寸)的雨量,超過了預期月雨量的兩倍。

3月14日,西班牙bergueda地區,一名男子走在乾涸開裂的地面上。受極端乾旱影響,加泰羅尼亞的baells水庫水位降至1990年以來最低。

4月2日,美國阿肯色州,當地遭龍捲風襲擊,房屋屋頂被掀翻,滿地狼藉。

4月5日,意大利蒂拉諾,為了保護蘋果樹不受晚霜的影響,洒水器給蘋果樹人工澆水後,蘋果樹上覆蓋著一層薄薄的冰。本周,來自挪威一股遲來的極地氣流對被氣候欺騙的農作物構成了威脅,這些作物比往常更早蘇醒,越來越多地暴露在氣候變化的影響之下。

5月25日,意大利conselice,暴雨導致艾米利亞-羅馬涅大區洪水泛濫,意大利紅十字會特種部隊(opsa)和消防員救援人員尋找並幫助被困在家中的居民。此前一周,艾米利亞-羅馬涅大區遭遇嚴重洪災,造成大面積破壞,十幾人死亡。

6月4日,加拿大魁北克省,當地野火蔓延,濃煙滾滾。

6月22日,印度比哈爾邦巴特那,一隻狗在loknayak jai prakash setu橋附近的恆河中游泳。科學家估計,氣候變化使印度出現極端高溫的可能性增加了30倍。世界銀行表示,印度可能是世界上首批高溫突破人類生存極限的地方之一。

6月28日,加拿大多倫多,日落時分,魁北克省和新斯科舍省野火產生的煙霧籠罩大地。

7月9日,印尼西爪哇茂物,農民在稻田裡收割水稻。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發布警告,由於厄爾尼諾現象,南非、中美洲、東亞和印尼將面臨極端乾旱的風險。

7月11日,日本東京,當地遭遇高溫天氣,市民在水霧下乘涼。據報道,世界氣象組織的科學家表示,初步數據顯示,從7月3號開始的一周是有記錄以來全球最熱的一周,而伴隨着厄爾尼諾現象的影響逐步顯現,預計全球氣溫還將進一步升高。

7月19日,希臘雅典,在附近的new peramos發生野火,一名消防員試圖控制火勢。隨着野火肆虐,亞洲、歐洲和北美部分地區發布了健康警告,預計全球將出現極端高溫。消防員在希臘和加那利群島的部分地區撲滅大火,西班牙發布了高溫警報,意大利撒丁島的一些孩子被告知不要參加體育活動。

7月26日,挪威斯瓦爾巴和揚馬延,土耳其進行第三次國家北極科學考察,航拍斯瓦爾巴和揚馬延的冰川(北緯78度)景觀。科學家通過觀察冰川融化來研究氣候變化。此次北極科學考察於7月份開始,這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個月。收到的數據顯示,當對比2022年和2023年月份的平均海冰分布時,科學家注意到溫度下降了約3%。

7月26日,美國亞利桑那州菲尼克斯,美國西南部地區近期遭遇持續熱浪炙烤。亞利桑那州首府菲尼克斯(又稱鳳凰城)更是連續27天每天最高氣溫超43攝氏度。圖為熱浪中的仙人掌。

8月12日,美國夏威夷毛伊島,大火過後被燒毀的房屋和建築物。

9月15日,美國紐約,當地上演無人機燈光秀,呼籲關注亞馬遜雨林和氣候變化。

9月17日,利比亞德爾納,當地發生致命的山洪暴發,救援隊伍正在協助救援工作。一場海嘯大小的山洪襲擊德爾納,造成數千人死亡。

9月24日,巴西聖保羅市,高溫下,街道的溫度計顯示氣溫為40攝氏度。

9月27日,巴西亞馬孫州,亞馬孫雨林遭遇百年罕見的乾旱,大量魚類死亡。當地河流水位逼近歷史最低點,導致水路運輸不暢,約50萬人或受影響。

11月10日,日本長野縣,非營利組織picchio野生動物研究中心的野生動物專家使用天線追蹤熊的位置。在日本,每年都有成千上萬隻熊被射殺,這已經成為一個越來越嚴重的問題。來自農村地區的人口遷移和日本老齡化社會,再加上氣候變化影響了熊的進食和冬眠時間,促使越來越多飢餓的動物來到城鎮。

12月1日,印度尼西亞班達亞齊,漁民在賣魚。據相關協會稱,氣候變化已顯著改變漁民的捕魚模式,讓他們不得不去往更遠處捕魚。氣候變化已導致水流、溫度和風向發生不可預測性變化,這使得捕魚更加困難。

12月4日,阿聯酋迪拜,《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八次締約方大會期間,民眾路過污染艙。艙內空氣質量與印度新德里一致。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icpho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