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一手影訊,贏取各類免費電影福利
點進公眾號主頁後,僅需兩步
“請轉告局長,三大隊任務完成了!”
隨着電影《三大隊》一路熱映,票房突破4.7億。同名劇版也趁熱上線,創造了“影劇聯動”的“新速度”。
兩位實力派演員張譯和秦昊,把同一角色演出了不同的味道,劇版與影版的異同之處也引發了觀眾的廣泛討論。
與此同時,《一閃一閃亮星星》則是熱劇改編電影的又一次嘗試。
電影版集結了劇集的原班人馬,憑藉超高熱度預售突破3億,刷新了多項紀錄。
再加上今日上線、影劇同步開發的《繁花》,還有待映的電影版《異人之下》《尋秦記》《三叉戟》《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等等,從“劇而優則影”到“同步開發”,影劇聯動玩出了什麼新花樣?
“劇而優則影”不容易
“張萬森,下雪了!”屈楚蕭、張佳寧主演的劇集《一閃一閃亮星星》曾因“暗戀天花板”的設定成為2022年的開年黑馬,也讓這句經典台詞火遍全網。
如今時隔兩年,電影版登陸大銀幕,一經官宣就獲得了超高熱度,無論是原班人馬的回歸、為“萬星cp”彌補遺憾的設定,還是“下雪場”的儀式感營銷,都讓觀眾的期待值拉滿。
突破3億的預售成績,兩大購票平台接近250萬的想看人數,也讓《一閃一閃亮星星》成為“劇改影”的又一現象級案例。
“劇而優則影”,即在劇集火爆後,順勢改編電影版,是影視市場的常規操作。劇集的熱度為電影積累了天然的知名度和粉絲基礎,不僅大大降低了投資風險,也能通過影劇聯動進一步提高ip價值。
近期的《想見你》《愛很美味》《花千骨》《尋秦記》,早年間的《愛情公寓》《武林外傳》《步步驚心》《宮》《衝上雲霄》《奮鬥》《使徒行者》《北京愛情故事》《咱們結婚吧》等都是經典案例。
然而,從劇集到電影,從小熒屏到大銀幕的轉換並非易事,雖然在票房上不乏成功案例,但口碑大多難以超越劇集。劇改影難出精品,似乎成為定律。
問題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主創班底是否統一,對於影版能否延續劇版的質感和品質起到關鍵性的作用。
《新步步驚心》《宮鎖沉香》等都因更換主創班底,質量不及預期導致口碑滑鐵盧。影版《花千骨》雖然尚未上映,但也因選角問題引發較大爭議,給影片前途蒙上“陰影”。
其二,電影和劇集創作在內容體量、創作邏輯、受眾群體方面都有明顯不同,“壁壘”難以突破。
即便是原班人馬也往往“水土不服”難以復刻劇集的經典,以《想見你》為例,影版雖然延續了相同班底和陣容,但仍因為敘事和人設方面的不足,沒能令粉絲滿意。
其三,“情懷”是一把雙刃劍。粉絲的關注是熱度也是壓力,稍有不慎就會口碑反噬,同時創作如何兼顧劇粉和路人觀眾,不設置過高的觀影門檻也是難題。
《愛情公寓》大電影就被詬病“掛羊頭賣狗肉”,將國民情懷拍成了“盜墓公寓”,評分僅有3.2分,在首周末後,票房也出現斷崖式下跌。
《愛很美味》電影版雖然較好地延續了劇版的故事和風格,但很多觀眾反映像看了一部“加長版電視劇”,加之對非劇粉有一定的觀影門檻,因此未能出圈,最後僅有1455萬入賬。
以上例子足以見得,從劇集到電影的“破壁”絕非易事,也讓人不禁為即將登場的《一閃一閃亮星星》捏一把汗。
“影劇同開”成新主流
與劇集大火後順勢推齣電影版不同,越來越多的出品方或版權方選擇將這一過程前置,從一開始就確定“一魚多吃”的開發模式,影版、劇版同時推進,形成一套“組合拳”。
《三大隊》就是典型例子。影版和劇版背後都有萬達影視,籌備、開機、殺青、播映的時間線也幾乎同步,真正實現了影劇零時差聯動。
總製片人尹香今曾這樣闡釋“影劇同步開發”的初衷和意義,“一個好的故事需要讓更多觀眾有所感知,而兩種不同的藝術表現方式在內容上也各有側重,基於劇作長篇敘事的優勢,電視劇可以更好地將故事娓娓道來,更細膩地展現人物關係的發展,更全面地塑造立體群像。”
就目前來看,影版和劇版《三大隊》確實呈現出了這種創作上的差異度,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互相引流的效果,但另一方面,影版和劇版的“正面對剛”也引發了觀眾集中的比較和討論,給劇版開播初期帶來了較大的爭議和壓力。
不僅是《三大隊》,《異人之下》《三叉戟》《那個不為人知的故事》等項目也都選擇了類似的模式。《異人之下》影版和劇版都有騰訊參與出品,劇版由許宏宇執導,播出後口碑不俗,影版則由烏爾善執導,也將與觀眾見面。
《三叉戟》同樣從開發之初,就定下了影劇聯動的方案。出品人、製片人馬珂曾向媒體表示,劇版的成功給電影做了巨大的推廣和宣傳,讓觀眾有良好的觀影期待值,期待通過聯動的操作讓電影收穫好的結果。
“影劇同開”的模式在網絡劇和網絡電影的聯動中也非常廣泛。早在《贅婿》第一季殺青之時,相關衍生電影《贅婿之吉興高照》的初期規劃就已經展開,並選擇在第一季與第二季之間投放,很好地延續了ip的熱度。
在《風起洛陽》籌備拍攝同期,《風起洛陽之陰陽界》《風起洛陽之雙子追兇》等多部ip聯動網絡電影也在同步開發之中。
從以上例子不難看出,影劇同開的優勢在於出品方便於對影版和劇版的內容、品質、播映節奏進行統一的把控和協調,也是影視ip開發更加工業化、系統化的標誌。
但另一方面,“影劇同開”無疑意味着更高的成本和風險,需要對ip和班底足夠自信。而影版和劇版如何真正打出差異牌,互相反哺熱度,避免“左右互搏”也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從劇集到電影,是復刻、改編、衍生還是續寫,期待“影劇聯動”更多玩法,把ip價值挖掘到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