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國小劇場戲曲展演”將於12月16日-24日在上海再度開啟。今年,全國各地共有90部劇目報名,經過評選,共有12部小劇場戲曲作品將在長江劇場紅匣子、黑匣子和宛平劇院小劇場集中演出。此次展演涉及10個劇種,其中錫劇、閩劇、五音戲、滬劇都是首次亮相該展演。
據統計,今年的展演共收到申報的展演劇目涉及全國近40個劇種,其中閩劇、五音戲、柳腔、鄖劇、耍孩兒、紹興攤簧(鸚哥戲)、湘劇等劇種首次出現在申報名單中,其中,獲得中國戲劇梅花獎、文華獎和白玉蘭獎的主創人員達十餘位。
經過專家評委的多輪遴選,最終入圍“2023年中國小劇場展演”的12部作品,個性獨特、風格多樣,且都是全新創作品,無論是編導演還是演員,都展現了當下戲曲的年輕力量。
在傳承戲曲藝術的基礎上,青年主創通過小劇場戲曲的多樣化、多角度創新探索,在敘述結構、思想立意等方面進行大膽嘗試、力求全新突破。
另一部崑山當代崑劇院的崑劇《描朱記》講述了蘇軾與王氏姐妹一生的情感糾纏,在傳統中注入當代審美,古事新說,關照當代青年的情感和成長。
實驗滬劇《假如我是狀元郎》在保留滬劇特色的同時融入不少“現代梗”,用創意做出與時俱進的輕喜劇。
川劇《離恨天·審》是一部有荒誕感的“悲劇喜演”作品,承襲川劇傳統,結合傳統戲精華,賦予作品新的時代思想和藝術表現形式。
梨園戲《大悶·賽博朋克》則將典雅的梨園戲古韻與新潮的賽博朋克機械風融合演繹,體現了梨園戲可以“最古典也可以最現代”的新空間演繹。閩劇《銀箏斷》首次把幾乎被歷史湮沒的“戊戌六君子”之一的寒門才子林旭和愛國才女沈鵲應的故事搬上舞台,從兩人生死愛情經歷中表現“戊戌變法”。
錫劇《紅豆》通過昭明太子蕭統和女尼慧如的悲歡離合,追求清雅靜美、詩意空靈的藝術風格,探索小劇場錫劇的創排風格。
呂劇《山伯》則是對傳統呂劇的一次革新,對梁祝的故事有了全新演繹,並且藉助小劇場形式讓劇情表現更為有趣。
首次來到上海的五音戲來自山東淄博,有着近四百年的歷史,是國家稀有劇種之一。以其優美動聽的唱腔,生動風趣的語言,樸實細膩的表演,在地方戲中獨樹一幟。《長生》根據聊齋故事《水莽草》改編,由年輕一代演員演出,從中能看到五音戲的傳承和創新。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參加展演的劇目中,有三部是“上海原創”的作品,且都是首次亮相。
其中,上海京劇院的京劇《鹿鳴》以京劇獨有的藝術語彙和虛實相生的舞台呈現,對敦煌莫高窟《鹿王本生圖》所蘊含的善惡有報的故事,進行重新解讀與創作。編劇章楚吟表示,“小劇場戲曲展演的場所雖‘小’,但這個平台其實是包容萬象的,我們希望通過這部作品,引入‘親子共賞’的概念,從而吸引更多的青年人、少年人乃至兒童走進小劇場,了解戲曲、喜愛戲曲。”
崑劇《東海波臣》以全新敘事方式,通過塑造茅元儀形象折射出明末歷史。全劇由倪徐浩、賈喆、袁佳、張前倉等上昆年輕一代演繹,以其文武雙全、剛柔並濟的表演、展現小劇場崑劇的新創思考。導演俞鰻文9年來帶着4部作品參加了小劇場展演,她說,“這個平台為我們提供了極佳的實踐機會。從‘變’的角度來看,小劇場戲曲展演見證了自我探索的過程。從‘不變’的角度來看,我們始終保持真實、紮實、踏實的創作狀態,這是藝術創作中不可或缺的本質。”
上海越劇院的越劇《假如我不是嵇康》藉由嵇康的故事,引發對知識分子性格命運和人生價值的思考,悲喜交織、為傳統越劇注入更現代的形和神。由王柔桑、吳佳燕、陳慧迪、蔡燕、孫嘉蔚等共同主演。
據悉,“2023年中國小劇場戲曲展演”由中國戲劇家協會、上海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上海戲曲藝術中心、中共上海市黃浦區委宣傳部、文匯報社共同主辦,上海市戲劇家協會、中國戲劇家協會《劇本》雜誌社協辦。
在演出之外,此次評選出的展演期間還將舉辦專題研討會,專家學者與院團主創共同探討中國小劇場戲曲的可持續發展。
“中國小劇場戲曲展演有着濃烈的青春色彩,為大批青年戲曲人才帶來‘闖一闖’、‘探一探’的舞台。”上海戲曲藝術中心黨委書記、總裁谷好好表示,實驗先鋒的戲曲作品需要在演出中發掘生命力,而中國小劇場戲曲展演正是提供了這樣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