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好評, 童年陰影終於拍出成人禁忌

童年陰影我們常聊,多從“鬼”開始。

不論《故事會》里暗搓搓的靈異故事專欄,還是報紙小攤里明目張胆的《鬼故事》……

成年陰影呢?

長大,進入社會,掌握科學知識後,我們怕什麼?

Sir想起一段採訪。

何東的《非常道》,請來香港金牌經紀人霍汶希對談。

面對這個在娛樂圈闖蕩20年,什麼狗血背叛都見慣的人,何東拋出了一個自認為足夠尖銳的問題——

“你最怕什麼?”

霍汶希想了想,平靜地說:

“我不怕鬼,我願意和鬼住在一起,我只怕人。”

那麼。

你更願意做怕鬼的孩子,還是洞見人心的成熟大人?

噓。

別急着回答,先看完它——

《鬼作秀》

Creepshow

37年前,它是一代孩子的噩夢。

那時,恐怖電影界的三大牛人聚首。

小說家史蒂芬·金,《活死人之夜》導演喬治·A·羅梅羅,還有最牛特效化妝師湯姆·薩維尼。

搞什麼?

也沒什麼訴求,幾個老傢伙就決定……咱嚇嚇熊孩子吧。

綜合每個人的特長,拍出有6個小短片的鬼故事。

——也就是著名的電影《鬼作秀》。

先別失望。

就算是嚇孩子,幾位業界大牛也是認真且專業的。

六個故事,全是孩子聽了要乖乖給你打醬油的題材。

豆瓣簡介短短一行字,誘惑力十足:

全片分六段描述、恐怖的事,有鬼屋、殺人斷頭……集恐怖之大成、飲血吸髓、包您大呼過癮。

當時b級片和cult片在北美盛行。

於是,幾個老傢伙不做不休,拍着拍着決定……

我們連大人也一起嚇吧!

主創玩嗨了,劇組精神了。

據說,當時導演為了一個蟑螂從屍體里洶湧而出的鏡頭,讓劇組去買蟑螂。

沒錯是買。

而且買了25萬隻。

正是這份用心與“貼心”,讓這部電影即使現在看來,依然充斥着濃濃的後現代朋克風格——

結果……爆了。

800萬票房,籠絡大批被嚇成狗的粉絲。

電影大熱之後,影迷們都在尋找那本電影中出現過的漫畫書《鬼怪秀》。

呵呵。

哪裡有什麼漫畫書。

不過是幾個老傢伙想出來的,另一種拍電影方法——

從漫畫書,進入電影故事。

讓你看電影時,還能找回童年時在家翻漫畫的感覺。

漫畫,是少年最愛;

鬼怪,是孩子最怕。

兩者結合,碰撞出陰影不散的奇效。

不得不說……這些糟老頭,壞得很啊。

37年後,經典不敗。

重啟版《鬼作秀》,在復古風盛行的2019,幾乎一枝獨秀。

爛番茄新鮮度96%,豆瓣上8。

對於恐怖題材,簡直破天荒。

難得的是,依然燥。

一集40分鐘,全季共24個獨立故事。

看第一集卡司,你就知道《鬼作秀》的分量得有多重。

老牌編劇。

第一個小故事,《灰質》。

是史蒂芬·金在1973年寫的故事。

老牌演員。

開頭,還是在用漫畫帶入故事。

當漫畫里的老頭一轉臉的時候,資深恐怖片迷們都得尖叫。

耳邊彷彿還回蕩了一句:“I want to play a game.”

《電鋸驚魂》里的“豎鋸”,托賓·貝爾在這裡飾演一個警察局老頭。

眼神再好一點的。

你會發現這個坐在黑暗角落裡的醫生大爺。

是當年《絕命毒師》里的“炸雞叔”,吉安卡羅·埃斯波西托 。

故事短小,但尖叫密度不減。

一個暴風雨的夜晚。

穿着一身黃色雨衣的蒂米來到了一家小賣部,給爸爸買啤酒。

怪異的氣氛,就從他邁入這間小賣部開始。

老闆娘拿出放在倉庫里的哈羅啤酒。

不知道是不是放的時間太久,箱子上沾滿擦不掉的詭異綠色黴菌。

仔細看看周圍,小鎮的危險,早已露出端倪。

尋人啟事板上貼滿了貓狗失蹤的紙條。

報紙上的雙胞胎小女孩失蹤的新聞。

這個小鎮的人,正在慢慢消失。

這就是史蒂芬·金的天才——

它的故事,伏筆就像是春天播種一般,撒遍每個角落。

不止劇本。

敘事,同樣密不透風。

雙線,不,三線敘事——

便利店,男孩對老闆娘顫抖地訴說著父親的“變化”;

男孩家,倆老頭要去一探究竟,誰知危險正在靠近。

回憶里,噩夢聯通着現實……

所有不幸,從一瓶邪惡的哈羅啤酒開始。

父親走不出失去妻子的傷痛,開始酗酒。

原本只在周五喝,慢慢地,就連上班時間也喝,最後被辭退,把啤酒當成了三餐。

沒有工作,那就去靠參加喝酒比賽,贏獎金,過日子。

在一次喝多之後,他的父親開始吐血。

血絲里,還有些綠色、黴菌狀的東西。

還有一次,直接暈倒在了地板上。

啤酒倒在一邊,裡面裝的液體不是啤酒,而是粘稠、帶有惡臭的粘液。

這一罐劣質啤酒之後,蒂米發現自己的父親生活習性完全不一樣了。

怕光。

所有的窗戶,都被毛毯緊緊的蓋上,不留一絲光線透進來。

還有,怕冷。

每一頓還是喝哈羅啤酒,但是要在爐子上加熱一遍。

當蒂米再一次回家的時候,發現父親裹着毯子。

是因為冷?

不。

是他全身都開始變成膠狀,四肢溶解,手指已經退化。

你以為這是一出戒酒宣傳片?

大錯特錯。

三線敘事不是為了炫技。

孩子視角里,無論父親多可怕,他始終重複一句台詞——

“我依然愛他。”

回憶故事裡,無論房間多麼臟,男孩始終準時為他買回啤酒。

那兩個深入虎穴的老頭呢?

當然不止遇到鬼那麼簡單。

兩個提示:

1.還記得開頭這小鎮上發生的事嗎?

2.正常人喝啤酒,難道不會找些下酒菜嗎?

打住。

Sir打賭,看完結局的你,一定不敢小看這“嚇嚇孩子”的鬼故事了。

老版《鬼作秀》早已將整個電影定調——

它不是幼稚的兒童讀物。

也不是無腦的只有噁心片段的滑稽漫畫書。

歷來的每一集,都有些特別的寓意和對現實的影射。

喝酒看電視的酗酒父親變成怪獸,如黴菌般一個傳染倆;

被社會遺棄的廢柴男人,靠着一隻斷指長出來的外星人,報復那些欺負他的人;

一個住在箱子里的“阿拉丁神燈”,最後卻是對貪得無厭的人釣魚執法。

發現沒,如片名所示——

這次,不再是人如何降服鬼。

而是,鬼,如何利用人的弱點“作秀”。

以鬼的視角,拍出的一部,“蠢蛋人類之如何作死”的電影。

在裡面細數這些觸犯着“七宗罪”的人,讓他們受到來自魔鬼的審判。

許多人在它看似滑稽和粗糙的外表下,忽略了一個細節。

《鬼作秀》里,所有“鬼”都是戴着頭套的:

曾經,因為電影製作技術的落後,必須由演員戴上鬼的面具嚇人。

如今有特效,有CG,為什麼還用這樣落後的方式?

這是一個穿越時代的互文。

當中的寓言,絕望又真實——

37年了,世道沒變。

多少人,活在“鬼”的套子里,遭受白眼;

真正的鬼,活在“人”的套子里,逍遙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