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大尺度被舉報三年,回歸9.2成年度黑馬,到底有多“變態”?

Sir好久沒見過這麼慘的男主角了。


開場。


未見其人,先聞其“債”。


搬磚,6萬;


賣腎,120萬;


右眼,30萬;


一邊的蛋蛋,賣了多少錢來着?好像不到10萬……


為什麼記不清?


打開手機一看,哦,以上只是零頭啊:


銀行餘額,- 38040120。



幸好。


他最近找到一份“工作”能賺快錢,有點危險(見血),不過馬上能拿到現金,老闆不磨嘰,還鼓勵年輕人多勞多得,遲早走上人生巔峰。


只見他滿心歡喜去上工,乾淨利落地完成一單任務。


任務標價:40萬。


待遇不錯?


突然,一個像“HR”的男人出現。



本單扣除五險一金,再扣除手續費、債款和利息、管理調整費……


恭喜,到手7萬。



嗐,這麼慘了,還計較什麼,起碼能還上一個星期利息啊。


男主笑了笑,拿錢準備回家。


愛笑的男孩果然不會太差。


剛走到街上,男孩就碰到了大老闆,開着豪車從身邊經過。


嗯,給小費來了:


喂!臭狗!

你把這根煙吞了

我就給你100塊



什麼小費,這簡直是侮辱人啊。


男孩愣住,臉色一變……


大喜:


真的假的?




得到確定答覆後,他二話不說,把煙吞下。


這100塊足夠他吃三天的麵包了。


你說,這人有病吧?


這麼活着有什麼意思?還不如死了?


的確。


但有病的不止他。


還有在他命運里出現過的所有人,以及,一整個沉默的時代。



《電鋸人》

チェンソーマン



一部近期爆火的日本動畫,原作曾獲得過漫畫界重磅獎項哈維獎的“最佳漫畫獎”。


儘管剛播兩集,豆瓣分數就衝上9.2,連續霸佔熱門榜。


在Sir看,這個完全虛構的動畫確實切中了我們某種隱秘的情緒。


最近中文互聯網流行“發瘋文學”。


而《電鋸人》,就像是“病情加重版的發瘋嘴替”。


不是Sir憑空捏造。


原著漫畫作者,藤本樹,鼎鼎大名,被網友蓋章“我的精神病人”。


別罵,他本人也這麼承認了。


△ 早期藤本樹豆瓣簡介頁面


主題曲《KICK BACK》由鬼才歌手米津玄師演唱,同樣一個性格古怪卻有着顯著音樂天賦的歌手。


而動畫本身。


設定瘋。


一個人、魔、半人半魔共存,又相互依賴的世界。


劇情瘋。


一部漫畫里70多位有名有姓的重要角色,最後死得只剩下幾個。


畫風,更是瘋出新高度。



然而這僅僅是表面。


敢於凝視這種“瘋”的人,往往,才能守住最後的“清醒”。




01

SM


男主名叫電次。


一個被現實反覆虐待,卻只能苦笑的男孩。


他也並非完全屌絲,天天念叨着兩個夢想:


1、吃吐司能抹上果醬;


2、談個女朋友。


顯然,對少年電次來說,後者更重要一些。


如果死的話,也希望抱一下女人再死。


△ 不愧是藤本樹你


很快,第二天電次就圓夢了,得到了女人的擁抱。


但,也付出了代價。


從人變成了一個隨時殺戮狂暴的混合體。


身體里新加入的那部分來自他的夥伴:電鋸惡魔啵奇塔。


△ 本季最萌怪獸預定


一切還要從電次喪父說起:


父親走後留下一屁股債,電次無法接受準備自殺。


這時突然看見奄奄一息小怪物躲在角落。


一隻將死的魔,一個絕望的人。


一拍即合。


於是他們定下盟約——電次以血餵養它,它一生追隨電次,助他成為惡魔獵人。


誰知,他們遇到的是個黑心老闆。


黑社會老大想做大做強,便和殭屍惡魔立下契約,結果被膨脹的慾望反噬,成為惡魔的奴隸。


人,成了惡魔。


而殭屍惡魔的想法很簡單,消滅惡魔獵人,也就是:電次,去死。



接下來,本劇第一刀出現了:反派話音未落,男主就被捅,說死就死。


猝不及防!


還被分屍……


毫無徵兆。


△ 這刀扎得是真狠


但,還記得之前他和啵奇塔的約定嗎?


電次未乾的血,流進了啵奇塔的嘴巴,啵奇塔將自己的心臟給了電次。


復活了。


有了啵奇塔心臟的電次,成了一個真正意義上的電鋸人。


就此,藤本樹的暗黑美學風格,也覺醒了。


預備。


BGM,起!



被激怒的電次,大開殺戒,像絞肉機一樣,宰了在場所有的殭屍。


藉著惡魔的力量,電次反抗了過去狗屎般憋屈的人生。


只要把你們通通殺死

債務就能一筆勾銷



正在痛快之際,警察瑪奇瑪出現了。


是個溫柔紅髮大美女。


面對她,這個人非人、魔非魔的怪物,終於說出了自己的夢想。


讓,讓我抱你



女生沒有拒絕。


雙手環繞,將怪物擁入懷抱。


一陣暖流進入身體後,電次終於褪去了電鋸武器,恢復了人的樣貌。


此時,擺在電次面前的只有兩條路:要麼選擇被殺,要麼被飼養活下去。


-飼料……那早餐會吃什麼?

-塗了黃油跟果醬的吐司 生菜沙拉 咖啡 再加個甜點

-那豈不是棒透了嗎


△ 收養這個設定很可以


就這樣,只是聽起來就很誘人的早餐,讓萬念俱灰的電次找到了歸宿,從而開啟了作為公安正義獵魔人的暗黑英雄生涯。


那麼,按照一貫套路,瑪奇瑪和電次之間必然會產生感情。


但。


沒錯,藤本樹來刀你了:是狗,和狗主人的關係。


電次和瑪奇瑪,終於順理成章地組成了一對“SM”組合。


不是平等的。


OP里早早就預告了這段畸形又難耐的牽絆:



戲裡,電次被上司虐,戲外,讀者被作者虐。


到這裡,想必不熟悉的讀者也對藤本樹強烈的個人特質有所感受:cult片敘事生猛鮮活,混亂失序;場面血腥,推崇暴力美學;作者的自我表達凌駕於劇情觀感之上。


實際上,藤本樹不止一次表達過對昆汀的喜愛,其本人也深受昆汀影響。


從畫面、構圖到情節設定,再到暴力美學。


藤本樹在充分吸收外界影響的基礎上,形成了鮮明強烈獨樹一幟的個人風格。這讓他聲名大噪,脫穎而出,也為他圈定了一批忠實擁躉和粉絲。


△ 致敬昆汀·塔倫蒂諾的《好萊塢往事》


不過,將視線擴大到整個日本漫畫。


藤本樹這樣的個性鮮明的漫畫家,不在少數。


個性,成就了日漫,成為日漫最突出的特色之一。



02

Jump!


最近日本動漫爆款不止《電鋸人》一部。


有20周年回歸的《死神》,熱血三大漫之一;


有更長壽的《奧特曼》,新齣劇場版讓朋友圈高呼爺青回;


還有,那個放了我們18年鴿子的男人。


終於官宣續寫我們的青春。



那個問題再次被提起:


日漫,為何歸來仍是霸主?


Sir想先說一個冷知識。


動漫,是日本疫情期間少有爆髮式增長的行業。


根據日本出版協會的最新數據,日本漫畫市場2021年總銷售額約為6759億日元,這個數據已經連續兩年不斷刷出新高。



第二個冷知識。


《電鋸人》的原作者藤本樹,也曾被行業“封禁”過。


儘管《電鋸人》現在只更新幾集。


可藤本樹的風格,早已在動漫圈深入人心。


怎麼虐怎麼來。


怎麼非主流怎麼來。


出道作品《死格》,就是徹底胡思亂想:


一個活了3500年的吸血鬼,因為實在找不到有趣的事情,便決定去死。死的方法也很不按常規,他雇了殺手來殺自己。結果,殺手又喜歡上了吸血鬼……


這是他首部登上雜誌的作品。

《死格》是將藤本描繪的不可思議的角色用面向大眾的娛樂形式進行實踐的作品,如果此前是被熱情和堅韌打動,那麼看到《死格》後確信了藤本的天賦,是早晚能成為作家的人。


當時挖掘了他才華的編輯林士平如是說。



當時並不是所有人都接受他。


藤本樹的代表作之一《炎拳》,最開始因為頹喪的世界觀和暗黑劇情被《少年 JumpSQ》拒載。編輯林士平實在惜才,帶着作品和公司上層據理力爭。


最終,《炎拳》得以問世,儘管是在受眾年齡更大,審核環境也更加寬鬆的另一本網絡雜誌《少年 Jump+》上。



兩本雜誌,也因為對待創作者的不同方式,有了區分。


恰似叢林里高矮不同的灌木樹叢,各自承擔著不同使命與任務,因而才成為日漫這片繁茂森林不可或缺的一份子。


包容,是“個性”的安身立命之所。


這才是“精神病”藤本樹們得以生長的合適土壤。


也因此,日本湧現了一大批風靡世界,個人特色鮮明的靈魂漫畫家。


創作者,不斷拓寬創作的邊界。


市場,則在擴大規模的同時進行調整和細化,反哺着各種天馬行空的新作者。


在日本,基本各大出版社都有自己完整而豐富的漫畫刊物產品線,從少兒漫畫到少年漫畫,青年漫畫,甚至少女漫畫,18禁漫畫,涵蓋各個年齡段。


漫畫界巨頭集英社。


下設了兒童漫畫雜誌《最強Jump》;主打“友情愛情熱血”的《周刊少年Jump》(《七龍珠》《海賊王》《聖鬥士星矢》《火影忍者》就是在這本刊物上連載的);


同時,也有《周刊Young Jump》這樣適合青年的,偏現實社會題材的雜誌;以及《Grand Jump》,一般男性漫畫;少女漫畫雜誌月刊《Cocohana》等。


不同年齡之間界限嚴明,嚴格遵守相關約定,甚至同一本漫畫不同媒介上映,也會對觀眾年齡有不同的要求。



再回過頭看藤本樹嶄露頭角的過程。


我們驚叫於他的“精神病”。


但也許,驚訝的並不是“精神病”本身。


參與社會創作表達自我,形成群體間的共鳴,才是“精神病”真正讓人高潮迭起的美妙之處。



03

Stop!


接下來Sir要說的故事,沒那麼樂觀了。


很少有人知道,這部《電鋸人》漫畫曾被中國家長“舉報”過。


因為涉及分屍、血腥暴力、裸體。


舉報的理由我們很熟悉:“孩子可能會不由自主地模仿,或者出於好奇去嘗試,不管是暴力的還是色情的,這個危害太可怕了。”


說實話,這種說辭Sir本習以為常。


但事實總有更荒誕的另一面。


這本《電鋸人》漫畫的受眾,本就不是舉報人口中的“孩子”。


在日本,《電鋸人》刊登於最主流的漫畫雜誌《周刊少年Jump》,同時卻對閱讀群體有着嚴格限制:16歲以上。


固然。


這次舉報只是小插曲,背後可能是更沉重的追問:


我們的觀眾和作品之間,真的有足夠相互理解的空間嗎?


還是以日漫為例。


曾經,我們每一個80後、90後,都能熟練說出“三大民工漫”。


可即使都以“熱血”為基底。


它們作品裡生出的枝蔓,都各有獨特風味。



更不必說我們最為熟悉,日本動畫電影的上古大神們。


哪個作品不是刻着自己的DNA。


宮崎駿明亮治癒,大友克洋毀滅致郁,押井守縹緲虛無,今敏尖銳骨感……


但他們又並不完全割裂。


經常被拿來對比的宮崎駿&今敏。


許多人說,前者代表童心,後者是絕對的成人。


可細看今敏那部被譽為最深刻的作品,《未麻的部屋》。


開場即是“童話”。


△ 圖源:B站@電影圖書館1994《今敏講座以及採訪》


三個假面騎士聯手打怪物。


假面騎士傳達着面具的意思,戴着面具的人成為了電影表達的核心。


假面騎士打的怪獸,它的名字叫“BUG”。


今敏用兒童般的劇情揭露了電影成人式的反省。


這是一部對抗互聯網虛幻自己的電影,也是一部,開始脫下“面具”的電影。



作品在各自的探索和相互的映照中,逐漸完成了與觀眾的共同進步。


其實我們曾經也有過類似的階段。


從2015年開始。


大聖歸來》《大魚海棠》等作品,通過宏大的製作和濃厚的東方風格,證明了成人動畫在中國的市場潛力。


之後。


也有了《大護法》《大世界》這樣更具諷刺力度,黑色幽默意味的個性作品,以國漫的形式走進主流,贏得包括金馬獎在內的嘉獎。


至今國內動畫人依然在堅持。


而當《大聖歸來》導演田曉鵬,帶着他打磨六年的新作《深海》回歸時。


電影卻未能按時上映,導演深夜哀嘆。


創作者對動畫題材的一次風格化探索,似乎又沉入深海。



為什麼我們的成人動畫這麼難?


很大程度,成人,意味着戳破。


它的要義,不僅在展示現實所不能持有的感官和肢體尺度。


而是告訴你,長大後世界充滿了矛盾思辨,利益權衡,偽善鬥爭,你的認知會被不斷突破,思想被重塑,三觀被持續震撼顛覆。


這些仍不是最重要的。


最終,你要在眾多價值觀的洗禮後,選擇成為什麼樣的人,走什麼樣的人生路。


我們離“長大”還有多遠?


最後,Sir講個小故事吧。


1956年,日本漫畫界發生了一件大事。


“惡書追放運動”。


當時看來,那也是時代的一場“病”。



各地的父母及教師聯盟、兒童守護會等民間組織和文化團體聯合發難,抵制漫畫。


理由也很簡單,當時的漫畫內容低俗,日本媒體列出其“缺乏良知、沒有幽默、沒有夢想、沒有愛”幾大罪狀。


家長們則認為,很多孩子沉迷於漫畫導致學習成績下滑。


他們焚書,收繳孩子的漫畫,一燒而光,企圖將漫畫媒介驅逐出大眾視野。


大師手塚治虫的《複眼魔人》《鐵臂阿童木》亦被無端衝擊,本人更是一度患上抑鬱症,退隱行業……


幸好。


這場運動以漫畫家的抗議發聲,雙方妥協落下帷幕。


再後來。


他們帶着畫卷,漂洋過海,來到我們面前。


去到了從未抵達過的彼岸,和高峰。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編輯助理:藝謀不e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