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曹琴默之死里,她才是最可憐的人啊

※ 作者丨六月安夏
※ 配圖來源丨電視劇《甄嬛傳》

最近看曹琴默下線這段,突然留意到了一個之前一直被忽略的人——曹琴默的女兒溫宜。

她是曹琴默的最大的挂念和希望,曹琴默曾說,她努力,就是想為溫宜掙個好前程。而劇中給她的鏡頭也非常多,比如小時候過生日辦宴會,時常被曹琴默帶着給皇帝請安,被華妃當作爭寵工具,喂木薯粉,並強行奪走。

但隨着曹琴默下線,後期溫宜的鏡頭就消失了。很多時候,只是從其他嬪妃的言語中,被提一下。

當然了,從劇情的走向看,溫宜已經完成了她的工具人“使命”,所以變得無足輕重,自然不必過多描述。

可如果從溫宜的角度,這樣的轉折,其實又挺殘忍的。因為,這種轉變的原因,是她母親曹琴默的死。更可悲的是,這場謀殺,是一場群體計劃。


01


由於倒戈甄嬛,曹琴默在年羹堯出事後,出面揭發年世蘭的罪行。這件事,其實已經讓她坐實了背信棄義、賣主求榮的“罪名”。

後來,她又在甄嬛的暗示下,多次向皇帝諫言殺死華妃,導致皇帝覺得她狠辣、狡詐,對她起了殺念。

而這個念頭,同時得到了太后的贊同。太后甚至為溫宜規劃好了出路,曹琴默死了後,就把溫宜交給端妃、敬妃這些人,她們穩重端莊,誰都比曹琴默強。

異曲同工的是,甄嬛和端妃也有這樣的心思。曹琴默獲封后,曾在雪天遇到甄嬛,恰巧溫宜摔倒,又被路過的端妃救下。

而後端妃和甄嬛到宮中敘話,兩人聊起溫宜很聰明可愛,只是擔心,會耳濡目染,學了曹琴默的刁滑。這時候甄嬛也說:若是能為溫宜換個母親好好教養才好。

所以,幾乎是在所有人的傾向與意念下,曹琴默走向了死亡,溫宜也被順利過繼給了端妃。

如此一來,“壞母親”曹琴默死了,不會再耽誤女兒。溫宜也有了“更好的”教育和成長環境,看似皆大歡喜。


02


可是,這裡面有個致命的,也是最殘忍的問題:有誰想過曹琴默和溫宜,自己的想法嗎?

所有人都是站在旁觀者的角度,以世俗的眼光,來判斷這段母女關係。曹琴默不符合善良、敦慧的標準,所以自然不會是好母親。

而溫宜,只是一個年幼的孩童,有什麼自己的見解,所以當然要循着大人的想法,才能有更好的成長。

但我卻覺得,斬斷母女情分,才是最最最殘忍、錯誤的事。尤其是溫宜,失去親生母親,等於失去了此生最大的牽掛,何等可憐。

當然了,不否認曹琴默的人品缺陷,但在愛女兒這件事上,她卻從來沒有過私心雜念,是拼盡一切,可以為其打算的。

且不說別的,就華妃那般囂張跋扈,曹琴默受了多少羞辱、打罵、折磨,可她依然忍着,只不過是為了自己和女兒能活得好一點。

在華妃利用自己女兒使苦肉計的時候,曹琴默的眼淚、絕望,也是真真切切的,這是一個母親發自內心的情感。

而溫宜呢,雖說小,懵懂,但也已經開始懂事。她已經知道了誰是自己的親生母親,在心裡認定了曹琴默是自己最親近的人。可突然一夜之間,要讓她接受母親已死的事實,要認另一個人為“額娘”,這無疑會給她的心理,留下巨大的創傷和痛苦。

且看後期甄嬛回宮後,朧月有多麼抗拒,就知道,孩子再小,也是有自己的思想和感受的。她們並非無知無覺,可以隨意擺布。

但溫宜卻不得不接受這樣的命運。父親不愛(雖然皇帝對她還不錯,但每天日理萬機,怕是幾個月不見都很正常,還何談真正的關心呢),母親早亡,她只能獨自堅強。

當然了,端妃這個人是不錯的,她也愛孩子,肯定會待孩子好。可是,終究,她不是溫宜一到世間,便見到的那個人。就算通過以後的相處,慢慢建立感情,但心底的傷疤,卻會永遠都在。

如果說曹琴默是多行不義必自斃,那溫宜,便是這場悲劇中,被牽連的最無辜的人。


03


這突然讓我想起一個小故事:

一位新上任的鄉村教師,為了了解情況,挨個給學生做家訪。

她到了一個小女孩家,卻空無一人。眼看房間雜亂,老師便自作主張,開始幫其收拾。

因為過慣了城市生活,在老師眼裡,許多東西都太過破舊,所以將很多東西扔了出去。

一番努力下,房子清爽不少。老師也為自己驕傲,覺得小女孩見到後,肯定會喜出望外。

可不想,孩子和奶奶回家後,紛紛慌了神。

小女孩發現父親生前為她做的玩具,被老師扔了出去。奶奶更是手忙腳亂,因為家裡很多必需的用品,也不翼而飛。

祖孫倆發了瘋地去外面撿拾東西,小女孩更是邊哭邊吼,讓老師早點滾蛋。

這裡的老師,其實像極了劇中那些人。自以為“為你好”,但卻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當事人內心的想法。

雖然本心不錯,可誰有誰的路,有時候,橫插一手,未必是真的好。


04


眾人對於溫宜的考量是:換一位母親,便能得到好的教養。但事實真是這樣嗎?顯然未必。

三阿哥的兩位母親:齊妃,皇后,一個害過人,一個心腸狠戾歹毒到極限,可劇中三阿哥,除了有點笨,有點不知分寸,卻從未起過歹念。

四阿哥生母早亡,一直一個人在圓明園長大,等於是無人管教的“野孩子”,卻也出落得聰明、敏捷,善於察言觀色。

可見,孩子如何,並非母親能夠完完全全決定的。

當然了,父母的言行會給到孩子影響,但也有許多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通過讀書、見識等等,有了自己成熟的價值體系,所以能明辨是非,形成健康、積極的人格。

所以,說什麼為溫宜好,即便是理由,也只是微不足道的一點,更多的,還是考慮自身利益吧。

皇帝和太后是看不慣曹琴默,怕這樣的人在身邊生出禍患,所以想處死她,給溫宜換個母親。

甄嬛也非真心關心溫宜。而是一方面順承皇帝的意思,一方面想拿孩子來討好、拉攏端妃,所以才生出那樣的念頭,說出那樣的話。

而年幼可憐的溫宜,只能任憑眾人擺弄、安排,自此,用小小的軀體,來面對她那被動而又悲傷的人生。

- END -

配圖來自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

【作者】:六月安夏,寫作愛好者。用文字記錄思考。努力將平凡的日子,過得熱氣騰騰。原創首發於公眾號:六月安夏(ID:liuyueanx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