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影為何走不出去

中國電影為何走不出去?看看今年慘淡的國慶檔,就能明白一二了。


截至10月8日14時,2022年國慶檔(10月1日-10月7日)總票房達14.96億元(人民幣,下同),全國影院營業率穩定在80%左右。這一數據,一對比就能明白,是近幾年的新低了。

那為何會創造這麼慘淡的國慶檔呢?


一,疫情,因為疫情,很多地區的人們出不去,上街都不行更別提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那是肯定不能開放的。不過這一點其實佔比不是很大,因為連續幾年都是有疫情的,也不是全國大規模性的疫情。



二是影片口碑不行,除了一個萬里歸途,其他的都可謂是白開水,沒有味道,觀眾自然不願意去看。


三是電影質量類型單一,幾個排片大頭,清一色的主旋律,觀眾一眼望去,除了主旋律還是主旋律,沒有更多選擇性,要麼選擇不看,要麼就看一部,畢竟其他的也都是主旋律,沒必要再看,這就好比魚湯,你再美味也不能老是喝啊。


四是文化隔閡。吃中餐的很難適應西餐口感,同樣,吃慣西餐的也難天天吃中餐。文化區別造就了電影的不同,價值觀的天差地別更是很多外國人無法理解中國電影的原因。電影封神榜,曾試圖中西餐結合,結果慘遭觀眾唾棄。


電影作為文化娛樂產品,首先是一個商品。具有商品屬性,就要擁有娛樂屬性。國內很多導演動不動就張口閉口追求藝術性,其實是很脫離群眾的一個表現。因為你的電影最終是觀眾買單,沒有娛樂性觀眾怎麼願意花時間花精力以及金錢來看呢?一些文藝片工作者,也因為要和商業片作區別,硬生生把影片拍得晦澀沉悶無聊,這是一種極其低劣的行為,騙了一批人進來,後續沒人買票看了,噁心了觀眾噁心了影院,何必呢?電影“地球最後的夜晚”就是這種類型的代表,啃個蘋果幾分鐘,可能導演總覺得他就是這樣表達情緒,事實是觀眾最後也感受不到任何情感,這才是相當失敗的。



國內很多人都說要中國電影走出去,也像好萊塢那樣賺世界的票子,順便傳播中國文化,事實證明,在現階段這只是一個痴心妄想,一個基本的邏輯是,憑什麼?


中國電影到底憑什麼?


一個國慶檔,連個觀眾想看的爆米花大片都沒有,國內觀眾都無法滿足,又如何能走出去呢?中國電影工業化比較晚,事實是現在依然是小作坊式的電影居多。而好萊塢,有着完整的工業化體系,從立項到拍攝到後期特效製作配音配樂,一套流程下來都會有明確的行業標準,所以美國的大片一部接一部,漫威的特效片甚至都呈現流水線作業,跟拍連續劇一樣一集集不斷產出。

這些年,漫威大片在國內上映,穩定輸出,基本不需要什麼宣傳,每次都能輕鬆撈走十幾億票房,這是國內電影人該反思的。


中國電影要走出去,要有競爭力,就要有優勢,可如今的國產電影,對比國外電影,毫無優勢可言。


首先,國產電影不重視劇本創作。資方根本不重視劇本創作,之前阿里影業居然還大言不慚地說要根據數據寫劇本,無視劇本創作者,個人雖然不能代表全部,但是也提現了這個行業中對劇本創作的不尊重,更有某些導演,拿了人家的劇本,硬說是自己的創作,強取豪奪,編劇們沒有好的創作環境,也被干預太多,很多不錯的本子到了拍攝後期改得面目全非,最後片子出來,被罵最狠的是編劇。一些編劇甚至都委屈喊冤,明明自己不是這麼寫的,改成這樣實在太離譜。新版天龍八部就是如此,劇本是正常的,後期拍攝居然把段譽改成了隨地大小便的人,直接辣了觀眾的眼睛。這雖然是電視劇界的事,但是電影圈的事,有過之而無不及。



其次,不重視特效製作。國內很多電影人不懂特效,又不愛用特效,覺得麻煩又費錢,還是投機取巧找幾個大牌撈錢快。實則是一種短視行為,電影要發展,核心還是要提升電影品質,特效就是電影品質提升的關鍵要素,電影特效做得好,可以當做賣點,比如流浪地球,特效成為了一部分觀眾買票的原因,觀眾願意花錢看這國產的視覺奇觀。但是流浪地球完成度確實有限,和國外好萊塢級別的特效有不小的差距。


其三,國產電影與外國有文化隔閡。一個中國笑話講給外國人聽,因為文化差異,他很有可能感受不到任何笑點,這種差異是無法消除的。好萊塢一直在致力於減弱這種差異,盡量簡單,所以他們的劇本全世界能看懂。國產片短期要寫出全世界都通俗易懂的劇本,確實比較困難。

所以,短時間內,國內電影圈應該提升製作水平,尊重劇本創作,而不是還沒學會爬就想跳和跑,只有把品質做好了,才能談走出去吸引更多的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