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最大的敗筆,就是抬高了甄嬛,卻“侮辱”了年世蘭

甄嬛年世蘭多年不育的真相告知後,便暗爽着離開了。

剛走到門口,甄嬛就聽到年世蘭凄慘地哭聲:“皇上,你害得世蘭好苦啊!”

哭罷,只聞“砰”地一聲,從此宮中便少了一位徹夜等待皇帝的痴情女人。

年世蘭比任何人都要愛皇帝,所以他看着皇帝身邊的女人越來越多,才會生氣得夜夜不能寐。

可皇帝對她呢?

卻是忽遠忽近,呼之則來揮之則去。

喜歡她的時候,帶她策馬揚鞭,情意綿綿。有了新歡後,就把她丟在一邊。

世人都知,女人如果真的愛一個男人,巴不得天天都跟他守在一起。

男人的一句話、一個表情,都能瞬間令她們“草木皆兵”,根本受不了被愛的人這樣吊著。

雍正是皇帝,他的夜晚,不可能只屬於一個女人。

所以,年世蘭只能忍着。

看到這時,我真的覺得年世蘭很可憐!

她一生只愛皇帝,得到的卻是皇帝的忌憚和欺騙。

女人都想要給愛的男人,生下一兒半女。年世蘭也是一樣,可皇帝卻因為忌憚年羹堯,不讓年世蘭做母親。

如此不對等的關係,在歷史上真的發生在年世蘭身上了嗎?

並沒有!

恰恰相反,歷史上的年世蘭,一共為雍正生了四個孩子!雍正愛她,誠如皇太極海蘭珠一樣。

1.

在《甄嬛傳》中,壓倒年世蘭的最後一根稻草,是皇帝故意算計她,不讓她生孩子。

萬念俱灰之下,年世蘭才撞牆去世。

可歷史上的年氏,卻為雍正生下了三子一女。

《甄嬛傳》中的年世蘭說:

“記得我那一年,剛剛入王府,就封了側福晉,成了皇上身邊最得寵的女人。王府里那麼多女人,個個都怕他,就我不怕。他常常帶着我去策馬、去打獵,他說他只喜歡我一個人。”

歷史上,雍正果真只喜歡她一人嗎?

歷史上的年氏,是湖廣巡撫年遐齡的小女兒,撫遠大將軍年羹堯的妹妹。

她在父親辭官後,被康熙指給了雍正。

那時的婚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合不合心意,全靠命。

康熙看重年羹堯,所以把他的妹妹賜給了雍正。

雍正明白,年氏不同於其她女人,想要討皇阿瑪開心,就一定要善待年氏。

所以,從年氏入府那一刻,雍正就想好了,即便年氏不是自己喜歡的類型,也一定要多寵她;即便年氏年紀小,乖戾跋扈,也能讓就讓。

那時候的雍正,雖然是以最“喪”的態度,迎接年氏入門的,卻在見到年氏的那一刻,內心有了“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的衝動。

誠如年世蘭在《甄嬛傳》中,說的那般,雍正非常喜歡她。

所不同的是,歷史上的雍正,不是《甄嬛傳》里的大胖橘,他並沒有今天宿在這個嬪妃那、明天宿在那個侍女那;也沒有四處搜集“宛宛類卿”;更沒有讓年氏從晚上等到白天。

事實上,自從年氏入府後,雍正的心便只能容下她一個了。

因為愛年氏,所以雍正只想和她生孩子。雍正當皇帝那年,年氏更是被封為了“貴妃”,地位僅次於皇后。

要知道,論資排輩的話,“貴妃”可是輪不上年氏的。

別的不說,當時與年氏一樣同為側福晉的齊妃,可是比年氏入府早、年齡大呢。

而生下弘曆的鈕祜祿氏,當時也只是被封為了熹妃,可見雍正有多喜歡年氏。

一個男人喜歡你,就自然要把最好的都留給你,雍正對年氏就是如此。

然而,在這深宮大院中,皇帝的恩寵,卻未必是一件好事。

2.

在《甄嬛傳》中,年世蘭一直對生孩子心有執念。

得知甄嬛懷孕時,華妃更是一邊吃酸黃瓜,體驗“孕吐”,一邊哭着說,“富察貴人有了,莞貴人也有了,人人都能生,為什麼就本宮生不了?”

曾經的她,因為備受雍正的喜愛。也是入府後不久,就懷上了自己的第一個孩子。

只不過《甄嬛傳》里的大胖橘,對年世蘭的愛遠沒有歷史上的雍正那般濃烈,他忌憚年羹堯,便授意端妃,“落”掉了年世蘭還未出世的孩子。

從此之後,年世蘭就成了一個乖張、跋扈的女人。

人都是這樣,當你有,別人沒有時,你總是能懷着“悲憫”之心,得饒人處且饒人地勸自己要大度些、寬容些;可當別人有,而你沒有時,你的心態就崩了。

年世蘭就是這樣,當初她剛入府邸時,也是小心恭謹、寬厚平和的。

奈何大胖橘朝三暮四,熱衷於搜集“宛宛類卿”,才讓年世蘭在沒有安全感的情況下,性子越來越乖張。

可歷史上的年氏,卻始終“秉性柔嘉,持躬淑慎”。

即便是四公主、七皇子都相繼夭折了,年氏也沒有怨天尤人,而是繼續兢兢業業地為雍正開枝散葉。

只是,比起鈕祜祿氏的“福澤綿延”,年氏實在是個“福薄”的女人。

她素來就身子羸弱,多生孩子看似是恩寵,實則卻是走在“生死一線”上的活兒。

(康熙54年,生四公主、康熙59年生皇子福宜、康熙60年生皇子福惠、雍正元年生皇子福沛。)

密集、頻繁的生孩子,讓本就身體羸弱的年氏,身子大不如前。

尤其是在年氏懷福沛那年,突逢康熙去世。

年氏挺着孕肚,數次磕頭、行禮,動了胎氣。

所以,福沛一出生就沒活下來,年氏也因喪子和體弱,而在2年後,走到了生命的盡頭。

有些事看上去是好事,實則卻不一定是好事;有些事看上去是壞事,實則卻是天大的福氣。

比起年氏的“福薄”,鈕祜祿氏雖然一直沒有得到雍正過多的寵愛,卻在皇后、年氏相繼去世後,母憑子貴,成為了皇宮裡最尊貴的女人。

3.

在《甄嬛傳》中,甄嬛因為長得像純元皇后,而得到了大胖橘的喜愛。

不僅生的孩子最多,從甘露寺重新回宮後,還被大胖橘賜了“鈕祜祿”的大姓。父親甄遠道更是從寧古塔被接回了京。

但歷史上的鈕祜祿氏,卻並沒有被雍正如此看重。

“鈕祜祿氏”雖然是滿族八大姓氏之一,擁有無上殊榮。

但嫁給雍正的鈕祜祿氏卻容貌普通、資質平庸,13歲入府時,只是個地位不高的小妾。

十幾年來,雍正對鈕祜祿氏都是不溫不火,要不是康熙49年,雍正生病,烏拉那拉氏身子抱恙、側福晉齊氏有孕,也不會輪到鈕祜祿氏去雍正身旁照顧。

幾個月來,鈕祜祿氏盡心竭力,不敢有一絲一毫的怠慢。

都說是患難見真情,雍正在病中,看到鈕祜祿氏對他的無微不至,既感動又感激。

痊癒後不久,鈕祜祿氏就有了弘曆。

人在脆弱時,都會對拉自己一把的人感恩戴德。雍正也是如此,他的心也是肉長的。

但感動始終不是愛,後來年氏入府,鈕祜祿氏便又成了雍正後宮中,可有可無的女子。

事實上,《甄嬛傳》中,大胖橘為甄嬛所做的一切,其實是歷史上雍正對年氏的深情。

年氏病重時,正逢康熙皇帝的忌日。

雍正既要去拜祭,又要準備祭天大典,忙得焦頭爛額,分身乏術。

為了給年氏“沖喜”,雍正還是在百忙之中下旨進階了年氏的位份。

奈何年氏氣數已盡,沒等到冊封儀式,就永遠告別了雍正。

雍正悲痛欲絕,他很自責在年氏病重的這三年,沒能在她身邊留心詳查,而是全都委託給了大夫。

所以不僅按照“貴妃”的規格厚葬了年氏,更為此而輟朝五日,甚至命令親王、近支為年氏穿“孝”。

對年羹堯的處置,雍正也充分考慮到了年氏,只處置了年羹堯一脈,並沒有責及其他人。

年氏去世後,雍正更是將所有的父愛,都留給了年氏的兒子福惠。

然而,正當所有人以為,福惠會是下一任儲君之時,福惠卻於8歲那年夭折了。

至此,年氏在這世上,再無子嗣。雍正與年氏之間,唯一的羈絆也沒了。

4.

無論是在《甄嬛傳》中,還是在歷史上,年氏對雍正來說,都是特別的。

雍正的母親偏愛十四弟,康熙有35個兒子,最疼的也不是他。

所以從小到大,雍正的心都是孤獨的。

成親後,雍正渴望能找到一位懂自己的福晉。

奈何烏拉那拉氏束於皇后的身份,雖然是個賢內助,卻總是與雍正以禮相待,無法走進他的心裡。

只有年氏,她願意去了解雍正、走進雍正、成全雍正。

遺憾的是,年氏無法陪伴雍正到老,更無法看着她和雍正的孩子長大成人。

看《甄嬛傳》時,總以為有福之人,會享盡天下的好。

什麼尊貴位份也好、子孫綿延也罷;皇帝榮寵也好、兒孫孝順也罷,統統都該是有福之人的“標配”。

但人到中年後才發現,人生中有“缺憾”、有“不如意”,不一定是壞事。

甄嬛的人生大起大落後歸於榮華,鈕祜祿氏一生都沒得到過雍正的愛,卻成了宮裡最有福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