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里歸途》毫無意外地成了國慶檔的票房冠軍,作為非職業影視愛好者,我自然也貢獻了一張影票。
電影根據真實事件改編,首次聚焦中國外交官撤僑事件。
張譯飾演的宗大偉和王俊凱飾演的外交新人成朗,手無寸鐵,逆行進入炮火紛飛的戰區,將一百二十五名滯留的同胞安全帶回家。
就電影架構和情節來說,它並不完美。前期的槍戰鏡頭有點太晃,結構上有點鬆散,內在邏輯略有欠缺。 邏輯問題集中體現在成朗和宗大偉在撤僑路上,就“要不要將目的地‘可能’救援未到位的情況告知大家”這一明顯站不住腳的矛盾衝突上。
首先兩人地位明顯是一個撤僑經驗豐富的上級加一個理想化的萌新,哪怕不能“以權壓人”,“以理服人”也有大把的理由吧……一路上有做引導性標記,所以實際目的地有沒有救援,作為宗大偉來說肯定是有個大概預判的,就如他的上級預判他“不會坐以待斃”一樣。
然而,沒有解釋。菜鳥卻出奇地執拗,後面給出解釋竟然是因為個人經歷而“討厭欺騙”……這,還不如讓他“鬧”出來呢,人們因為恐慌而產生分歧,讓他知道此時“統一行動聽指揮”才是唯一的正解,也算是給他上了一課。
這件事他似乎是為了做而做,沒有基本的審時度勢,為了矛盾而矛盾。
而王迅飾演的工人也因為“可能”沒有救援的事而擅自行動,糾集了幾個人決定自己走到邊境。且不論這個可行性有多大,你對外交官都不信任只信自己,那你是能自己聯繫車聯繫飛機嗎?
拋開這些不完美,在人物的塑造上,《萬里歸途》沒有一味追求偉光正,體現了人物的弧光,張譯的演技實至名歸。
而戰爭場景的殘酷與真實更是讓人身臨其境,其中的恐懼與緊張也足夠感染人,也越發讓人覺得這盛世真是來之不易,你我尤當珍惜。